三九四九,凍死豬狗!舊時客家“取暖神器”你還認識嗎?

烘籠,竹編器具,西南地區特有的一種取暖工具,用竹篾編成,內置一瓦缽,用時,撮上一點燃燒的木炭,放在瓦缽內,上面再用一點已燃燒過的木炭灰蓋上,就可以使用。不管是坐茶館還是村落聚會,都非常方便,而且還十分經濟。

三九四九,凍死豬狗!舊時客家“取暖神器”你還認識嗎?

這樣的取暖工具在兒時比較常見,雖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已很難再見到,就算是成都東山客家區域中的各大老場鎮中也是難得一覓。如今,這種舊時的“取暖神器”已然都成了老古董。如若在今天,你還能看到烤烘籠的場景,那麼它傳達給你的一定是一種來自記憶中的古老。

三九四九,凍死豬狗!舊時客家“取暖神器”你還認識嗎?

(圖片來源:成都老客家-馬子 攝於新都泰興鎮)

各地烘籠的稱呼

烘籠,客家話叫作“火蔥”,烤烘籠也被客家話叫作“扎火蔥”。四川話略帶兒話音,把烘籠喊作“烘籠兒”。川中各地的叫法也多有不同,比如:在宜賓叫作“霍爾”,也叫“烘籠”;在隆昌叫作“豁兒”;在敘永叫作“烘兜”;在重慶榮昌叫作“烘寵”。

烘籠的歷史

古籍《石窟一徵》中記載:俗冬月暖手足具無銅製者皆用竹木為之,竹製者圓其形如籠,名曰火窗,按蔥籠聲相近,窗當是籠字之訛。木製者方其形如鬥,名曰火斗。

四大名著《水滸傳》中的第五六回:“另用一箇小黃帕兒,包著一條雙獺尾荔枝金帶,也放在包袱內,把來安在烘籠上。”

由此可見,烘籠使用的最早歷史可追述至古代宋朝時期。

民國時期的烘籠

自來成都天回鎮的本土作家李劼人先生,其代表作《死水微瀾》長篇小說中的第六部三節中,這樣寫到:“蔡大嫂的烘籠放在腳下”,文中講述的就是成都東山石板灘鎮中,蔡大嫂與袍哥羅歪嘴的故事,描述了蔡大嫂用烘籠取曖的方式,也讓後人感受到東山客家石板鎮當時在國民時期的市井人文風情。

三九四九,凍死豬狗!舊時客家“取暖神器”你還認識嗎?

客家烘籠故事

清末民初年間,茫茫東山地處龍泉山麓,地形複雜,林密草深,各大林盤與淺丘山坡錯綜複雜地交織在成都城東的這片客家區域,常有土匪襲擾各大場鎮村落。在洛帶長鐵村,黃家老屋的主人黃家太公,就被盤踞於鄰近龍泉山脈金龍寺山頭的土匪擄上山過。只因黃老太公做得一手好篾(竹編篾匠),編的竹烘籠編得特別的好,才倖免於未被山中土匪所害。因家中又剛建了宅院,家人一直沒有籌夠足夠的錢將黃老太公贖回。就這樣,黃老太公被土匪們扣在了山上的土匪窩,專為土匪們做烘籠。

這是一段與烘籠有關的充滿傳奇色彩的客家老故事,也是一個真實發生過的的故事。詳情可見推文《一座土匪都不敢來襲的百年客家祖屋——洛帶黃家老屋》。

文人雅士與烘籠

成都著名詩人流沙河的一首《夜讀》,其中提到過烤烘籠。句中“腳踏烘籠手搓手”,形象而生動的描述了舊時手足並用,趣味而富有詩情畫意的烤烘籠場景,其詩句如下:

一天風雪雪斷路,

晚來閉門讀禁書。

腳踏烘籠手搓手,

一句一笑吟,一句一歡呼。

記憶中的烘籠

兒時的週末,筆者常常獨自跑到家婆(外婆)家裡玩。在家公(外公)還沒去世的那些年,每到中午吃過午飯,家婆總是從來不讓我洗碗,儘管我主動提出,但年事已高的家婆從不讓我做任何家務。那時,尚還年幼,在家婆的教導下,自認為還算懂事,直到長大後,才知出生於民國1917年的家婆,那是受舊社會封建思想影響所至的陳舊教育觀念。然而,記得最清楚的,唯一在家婆那做的家務就是——給家公換烘籠碳炭。

還記得,那些年的寒冬時節裡,家公特別喜歡烤烘籠,家公年長家婆十歲左右,年老行動不便,需要照顧。一般情況下,我們吃完飯後,我就會將家公腳下的烘籠提到舅孃家的灶頭(柴灶)前,用火鉗將舅孃家做飯後,灶中剩下還未燃盡的碳灰,一夾一夾地夾入烘籠。將烘籠中先前的碳灰重新換上,再次交到家公手裡,置於家公坐著的楠竹椅下,放於圍腰(一種土布圍裙)下的兩腿之間。

二十多年過去了,家公的形象早已模糊,家婆也在去年仲夏仙逝,烘籠的故事成了我與家婆家公三人間唯一的情感記憶。

(完)

好了,你還記得這些兒時的老物件,老故事嗎?

是不是也冷得想來上一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