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同心:紅枸杞帶來的火紅生活

寧夏同心:紅枸杞帶來的火紅生活

農戶們正在把採摘的新鮮枸杞過秤。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

東南網7月8日寧夏專電(本網特派記者 顏財斌)一張桌子前放著一臺秤,農民們提著剛採摘下來的新鮮紅枸杞,排成長隊等待過秤。在這裡,每採摘一斤枸杞,農戶可以領取1.2元。

7月7日,“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網絡媒體寧夏行採訪團來到寧夏同心縣同德村的枸杞莊園,記者看到,莊園內一派忙碌的景象,上千名村民正在這裡參與枸杞採摘。一輛輛卡車在枸杞園與加工廠之間來回奔忙,第一時間將過秤後的新鮮枸杞送往附近的加工廠。

馬巧玲今年12歲,早上6點多便與爺爺奶奶和弟弟妹妹來到枸杞園參與採摘。“我一天可以採60多斤,賺70多元。”馬巧玲告訴記者,每年暑假她們都會來這裡做個零工,賺的錢一部分給家人,還有一部分會用來購買一些學習用品。今年,她8歲的弟弟也參與採摘,儘管技術還有些生疏,但全家人在一起勞動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記者從枸杞園發現,與馬巧玲一樣全家總動員的農戶還有很多,今年11歲的楊曉彤和弟弟也是一大早就跟著媽媽來枸杞園採摘枸杞。小小年紀的她採摘手法之嫻熟不亞於成年人。說起她的採摘故事,她透露,以前爸爸媽媽都外出打工,而採摘時就可以和家人多些相處時間,這讓她很開心,“我是家中的一份子,所以我也要幹活分擔爸媽負擔”。

採訪中記者也瞭解到,這些過秤後的新鮮枸杞將會送往附近的潤徳莊園。在那裡,枸杞經過深加工後成為幹枸杞、枸杞食品、枸杞酵素、枸杞原漿等多種類產品銷往各地,滿足市場需求。

據瞭解,寧夏同心縣位於寧夏中部乾旱核心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宜種植枸杞這種耐旱植物。同心縣同德村是“十二五”期間同心縣建設的最大生態移民村,2018年底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000元。在探索村企聯建的工作上,同德村配合支持潤德公司做大做強有機枸杞產業,組織本村5名黨員在內的12名致富帶頭人與企業簽訂務工合同,組織300多名群眾成為產業工人,人均年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在6至9月採摘高峰期,每天2000多群眾參與採摘枸杞。每年群眾從採摘費、田間勞作費和流轉費中獲得2000多萬元,枸杞產業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宁夏同心:红枸杞带来的火红生活

12歲的馬巧玲與家人一同採摘枸杞。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

宁夏同心:红枸杞带来的火红生活

剛剛經過烘乾處理的枸杞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

宁夏同心:红枸杞带来的火红生活

工人們正在將枸杞分類。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

宁夏同心:红枸杞带来的火红生活

工人們正在篩選清洗新鮮枸杞。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

宁夏同心:红枸杞带来的火红生活

工人準備將烘乾後的枸杞進行深加工。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

宁夏同心:红枸杞带来的火红生活

農民參與採摘枸杞。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

宁夏同心:红枸杞带来的火红生活

在枸杞採摘期,每天都有上千名農民參與採摘,增加收入。 東南網記者 顏財斌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