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甲状腺结节,就意味着癌变?并非如此,得看后续2类检查

随着我国居民主动检查

意识的提升,以及医疗检测技术的进步,近些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态势。

以往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时,很多甲状腺结节并未被检测出来。

一听到“结节”字样,许多人会第一时间联想到“癌变”。心中不免咯噔一下,感觉天都要塌下来。

发现甲状腺结节,就意味着癌变?并非如此,得看后续2类检查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有甲状腺结节,绝大多数情况下,与甲状腺癌无关。甲状腺结节很常见,我国居民甲状腺结节的平均患病率为32.4%,但只有5%的结节是恶性的。

但为了排除这5%的概率,首次发现结节的患者,依然需要进行后续检查,以明确处理方法。

下面,“问上医”就为您详细介绍发现甲状腺结节意味着什么,又该怎么处理。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有啥关系?

甲状腺结节,是一个影像学术语。即检查发现甲状腺上有一处异于正常组织的肿块。它并非一种疾病,准确来说是一种症状。

临床上,很多甲状腺疾病都可导致甲状腺结节。如甲状腺自身的炎症改变、甲状腺良性或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甲状腺退行性变,都可在影像学检查上,呈现出“有结节”这一结果。

只不过不同甲状腺疾病的结节,有差别。

正是因为这些差别,医生们可借助多种检查手段,就得明确这个结节是普通的肿块,还是恶性肿瘤(甲状腺癌)。

发现甲状腺结节,就意味着癌变?并非如此,得看后续2类检查


怎么判断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1)必做

甲状腺功能检查:通过血液检查,分析出甲状腺激素和相关抗体的水平。这些激素、抗体之间包含着重要的病理信息,是医生推测出病因的重要参数。

甲状腺彩超:查看结节的大小、形态、回声情况,并提供可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级诊断的TI-RADS分级数据。

发现甲状腺结节,就意味着癌变?并非如此,得看后续2类检查

TI-RADS是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结果及含义如下:

  • 0级:没有结节。
  • 1级:绝大多数结节为良性,恶性可能性为0%-7%。
  • 2级:部分可能为良性结节,恶性可能性为7%-23%。
  • 3级:不能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结节,可能需要活检,恶性可能性为24%-50%。
  • 4级:恶性结节的可能性为51%-90%,需辅助活检。
  • 5级:高度怀疑为恶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可能性为91%-100%。

(2)选做

必做检查的结果出来后,若提示有恶性结节可能,医生常会建议进行下2种检查,以确诊。

穿刺活检:用穿刺针取甲状腺组织,在显微镜下寻找有无癌细胞。它是检测甲状腺癌的“金标准”。

发现甲状腺结节,就意味着癌变?并非如此,得看后续2类检查

甲状腺核素扫描:甲状腺是体内唯一的、能够浓缩碘的器官。患者服用含放射碘的药物后,依然保持摄取碘能力的结节,称为热结节。失去摄碘功能或摄碘率极低的,称为冷结节。

热结节一般是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冷结节则有癌变的可能。

(1)良性结节

初次检查发现良性结节,一般不推荐手术、放射性碘131治疗或服用相关药物消除结节。推荐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具体复查频率需与医生商定。

若复查结果显示结节在增大,则医生可能会采取活检或直接手术的方式进行干预。

发现甲状腺结节,就意味着癌变?并非如此,得看后续2类检查

(2)恶性结节

恶性结节,一般推荐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有些情况较为严重的,还可能需要进行放疗等手段进一步消灭癌细胞。

在这里,“问上医”要告诉大家的是,即便是甲状腺癌,也不必过于担心。甲状腺癌是最容易治愈的癌症,临床治愈率很高。

唯一不足的是,切除甲状腺后,患者需要终生服用人工甲状腺激素。


“问上医”-来自古城西安的医生团队,为您分享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

更多甲状腺疾病专业知识,查看《 》专栏,与221名患者一同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