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電線電纜成纜工藝技術成為電纜高手

導語:成纜工序做為電纜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藝參數的選取對電纜產品的質量及生產成本都有一定的影響。選取合理的電纜結構及成纜工藝參數有助於提高產品的性能及降低生產成本,本文主要敘述了高壓電纜分割導體成纜和中壓電纜成纜工序中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掌握電線電纜成纜工藝技術成為電纜高手

  一、成纜絞合方向

  成纜絞合方向有左向和右向之分,區別的方法與絞合線芯相同,即將絕緣線芯成纜後,水平放置向前看,如果是左旋為左向,右旋為右向,電纜最外層成纜應為右向。在生產過程中面對著絞線機或成纜機的前端(即放線端),絞籠是順時針旋轉,絞出的線芯為右向,反向為左向。判別已絞好的線芯絞向可用手去比試,拇指沿著電纜線芯軸向,其餘四指與郊線方向一致,若與左手相同為左向,與右手相同為右向。如圖4——1所示。

  成纜機一般可以分為籠式成纜機和高速籠式成纜機兩種。其中高速籠式成纜機是用於銅芯鋁絞線、裸鋁線的絞合,同時還可以用於塑力電纜、橡套電纜等產品的成纜。

  二、成纜機的用途:

  該系列產品適應於各種截面的多芯橡膠電纜,橡皮電纜,信號電纜,塑力電纜,交聯電纜,電話電纜,控制電纜,等成纜廠家使用。

 

 三、成纜機的特點:

  本系列成纜機是生產電纜的必要設備,該設備品種多規格全,適用廣,用戶可按照自己的生產產品需要選擇相應的成纜設備。該設備具有退扭和不退扭功能,退扭方式有退扭環退扭和進行星輪系退扭及鏈輪式退扭。預扭形式分為手動預扭和電動預扭,線盤夾緊分手動夾緊和電動夾緊,收線分為有軸和無軸形式。

  四、設備組成:

  放線架、絞籠體、線模座、繞包機、裝鎧機、計米器、牽引裝置、收排線架、傳動系統及電器系統。

  五、主要技術參數:

  1、成纜截面 2、絞龍轉速 3、成纜節距 4、繞包頭轉速 5、繞包節距 6、牽引輪直徑 7、出線速度。

  六、成纜機的種類

  用於成纜的設備,也就是把絕緣線芯絞合在一起,並加以填充、繞包的設備,稱為成纜機。成纜機有普通式和盤絞式兩種。普通式成纜機有籠式和盤式兩種,成纜速度一般在10m/min 以下。大型成纜機制成盤式,能進行三芯、四芯及五芯電纜的成纜。如1+3/1600 和1+3/2400、1+4/1600、1+4/2400 成纜機,最大放線盤分別為1600mm 和2400mm。中、小型成纜機制成籠式,絞合部分如同絞線機的絞籠,有1+6/1000 和1+6/400 型等規格形式。盤絞式成纜機是較新的成纜設備,生產效率高,速度一般在30m/min 以上,適用範圍大,能用於各種電力電纜的成纜,也可用於通信電纜和控制電纜以及大截面超高壓電纜分裂導體的纜合。

  七、變頻器在成纜機中的應用

  1、放線系統

  由12臺被動放線單元組成放線架,放線張力由鋼帶摩擦固定放線盤轉軸產生,實現導線被動帶張力放線。

  2、牽引系統

  採用多股導線、皮帶壓輪牽引,實現系統速度給定和系統速度基準,變頻器通過RS485通信接口將速度有效值輸出到PLC,PLC在處理絞弓、收線機驅動器數據後,再通過RS485接口將數據輸出到絞弓和收線驅動器。

  3、活套(dancer)

  通過調節導線經過的過線輪配重或調節氣缸氣壓,實現導線張力調節;收線機在收線過程中,經過活套(dancer)位置變化,將活套值送入PLC,調節由卷經變化引起的收線機收線速度的變化,實現恆線速、恆張力捲曲控制。

掌握電線電纜成纜工藝技術成為電纜高手

  4、縱包帶機

  縱包帶機是實現電纜絕緣帶或者電纜屏蔽層絞合的機械裝置,此裝置無動力系統。電纜在絞弓和收線電纜盤的共同作用下,產生恆定的線速度和穩定的節距,使電纜向前運動和轉動,從而帶動電纜屏蔽層或絕緣帶被動運行,而縱包帶機放出帶的張力則由鋼帶摩擦固定包帶的轉軸產生。

  5、絞弓

  絞弓與收線機共同實現高精度電纜節距的無級控制,它們的轉向相同,節距由絞弓與收線機的同相速度差產生,其表達式如下:

  L :節距(由人機界面/編程計算機設定);

  v :線速度(通過牽引機控制實現,由人機界面 / 編程計算機設定);

  d :收線機收線盤卷徑(收卷機初始空盤盤徑,由人機界面/編程計算機設定);

  N1:絞弓轉速;

  N2:收線機轉速。

  絞弓轉速錶達式如下:

  N1 = v╱L (1)

  節距表達式如下:

  L = (N1 - N2) ×π×d╱N1 (2)

  由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到收線機轉速錶達式(3)。

  6、收線機

  收線機是成品絞和電纜的收纜設備,其轉速確定公式如下:

  N2 = v(πd-L)╱πdL (3)

  7、排線機

  排線機是在電纜收線過程中排列電纜的機械設備,其運行速度與收線機有效收線速度成線性比例關係,排線速度等於K×N2,K值可以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進行調整。

  8、可編程控制器PLC

  完成系統邏輯控制,實現收線機、絞弓和排線機驅動給定信號的處理。系統設定值在“人機界面/編程計算機”中設定後,通過RS485接口送至PLC,PLC根據收線、絞弓驅動運行速度,由上述公式得到絞弓、收線機實際運行速度,通過檢測活套位置,微調收線機速度,同時計算出實際收線盤外徑。

  9、人機界面/編程計算機

  用於PLC編程,是系統監視控制上位機,可以完成系統數據統計、故障報警和運行參數設定等功能。如果系統沒有配備監控計算機,上述的設定值可通過撥碼開關直接在PLC中設定。收線機與絞弓的轉向相同,彼此獨立,沒有任何機械聯繫。原系統的收線機設置在絞弓設備上,因此絞弓體積龐大,轉速不可能太快,速度僅為200rpm/min,收線速度60m/min。改造後的機械設計方式,使絞弓結構小巧、緊湊,轉速可以達到1000rpm/min,收線速度達到180m/min,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收線機與絞弓是產生內節距的關鍵設備,其速度的穩定性和精度直接影響電纜節距和頻寬特性,因此這兩臺設備的驅動器選用非常重要。經過對眾多品牌變頻器的技術、性能和綜合價格比較後,決定選用艾默生EV2000變頻器作為收線機和絞弓的驅動。為了滿足設備的速度精度要求,驅動器速度反饋採用編碼器反饋,能同時改善系統力矩響應。收線機和絞弓屬於大慣量設備,為了滿足降速和恆速運行過程中的快速調速響應性能,電機會產生能量回饋,為了避免變頻器直流母線電壓過高,在驅動器上加裝了制動單元和制動電阻。牽引機和排線機採用艾默生EV1000變頻器,由於牽引機是整套系統速度的基準點,因此採用了測速反饋系統,提高系統速度精度。

  七、 電纜成纜機 -成纜機操作規程

  A、成纜機的安裝與維護

  ⒈安裝

  安裝機器前應參照基礎圖尺寸,做好地基和地腳螺絲予留孔,待基礎凝固後方可安裝(各部件的地腳孔位置應根據實配尺寸現場定位後再灌注水泥固定)。首先確定地基上兩個標準點,用墨斗彈出一根墨線,引出機器中心線,然後按照圖紙尺寸與位置,把主機齒輪箱、支承座、絞智能、紙包頭、鋼包頭、牽引輪等部件按總圖依序排列好。同時在墨線的兩端架起兩個一米高的標杆,拉緊一根細線使其通過空心軸在同一軸心線上。然後安裝主機齒輪箱、絞籠、繞包頭、鋼帶頭、萬向聯軸器、27級變速箱。

  ⒉潤滑

  本機各機組採用局部潤滑,齒輪減速箱應加30—40號機油,並經常從視油孔觀察油位,更換箱內油液,各傳動軸軸承加鈣基潤滑脂,箱內需加潤滑油的設備有:

  ①絞籠變速箱 ②轉角箱 ③減速機 ④繞包頭變速箱 ⑤鋼帶頭變速箱⑥牽引變速箱 ⑦排線齒輪箱 ⑧升降蝸輪箱生產滿1000小時,各齒輪箱清洗,更換新油,以後每12個月更換新油一次。

  有相對運動的部位(滑道、絲桿、開式齒輪副等)每班生產前加油一次。

  潤滑脂部位每年加油一次。

  ⒊維護

  齒輪箱每月檢查一次油位,油位低於油線須加註新油,每班生產前應先檢查線框壓蓋的緊固螺絲是否鬆動並上緊。

  生產一個月後應檢查地腳及各螺絲有無鬆動現象,一旦發現及時緊固,各運動部件有無異常,絞籠運行是否平穩,檢查、調整託輪,確保絞籠運轉。

  B、成纜機操作及注意事項

  ⒈開機前的準備工作

  ⑴操作者首先檢查機器所有旋轉部分的潤滑情況,變速手柄位置是否到位,機器所有部分是否正常,絞籠翻轉是否靈活,回扭插銷安放是否正確,搖籃螺栓是否擰緊,一切安全裝置是否良好,檢查妥當後先以慢速運轉。

  ⑵根據產品工藝要求,做好成纜前的準備工作,把要求絞制的電纜線芯吊裝到框架上,並選定使用回扭或不退扭絞制,然後把線芯從線盤上引到分線盤前端,經人工絞頭後穿過線模座,藉助一根牽引纜繩,把電纜頭引出,此時開動機器慢速運轉,使引出的電纜有足夠長度,在牽引輪上繞下幾道後,再次啟動機器,經過一定時間的運轉,絞制的電纜好可纏繞到線盤上去。

  ⒉吊裝線盤及制動器的工作

  使絞籠框架處於上頂部水平位置,拉緊制動器,把軸瓦打開,用吊車將線盤吊裝到框架內,合上軸瓦上緊螺栓,鬆開制動器,把吊裝好的線盤調到下面,須拉緊制動器,然後依照上述方法吊裝其它的線盤

  ⒊注意事項

  非生產人員遠離現場,開機後任何人不得進入禁區更換線盤時,必須先拉閘斷電,再換線盤,以防電器失靈生產完畢後,必須先斷電後離現場修理時應先斷電,待車停穩後方可進入現場,切不可邊生產邊修理,修理期間電器部分應有專人看管或鎖死電閘箱,以防意外。

  八、 成纜工藝常見品質問題及處理

  A.品質不良現象:成纜後電纜蛇形。

  不良原因分析:

  1.成纜張力不均勻.

  2.成纜節距不符合要求.

  3.收線排線亂壓成蛇形.

  解決方案:

  1.調整放線張力。

  2.調整節距。

  3.注意排線緊密齊整。

  B.品質不良現象:扇形絕緣線芯翻身

  不良原因分析:

  1.預扭角不當。

  2.放線盤上的線芯排線翻身,分頭下盤時線芯退扭造成翻身。

  解決方案:

  1.調整預扭角或壓模距線芯導輪的距離。

  2.適當調整預扭角線芯放到線盤兩側板時,要特別注意線芯進入壓模角度。

  C.品質不良現象:

  線芯絕緣損傷

  不良原因分析:

  1.絕緣線芯下盤後運輸和存放時碰傷。

  2.絕緣線芯線盤在成纜過程中因套圈勒傷絕緣。

  3.成纜時*作不當扭傷線芯絕緣。

  解決方案:

  1.存放,搬運時勿使絕緣受到碰傷.

  2.線芯絕緣收排線發現圈套及時處理.

  3.預扭要適當.

  D.少芯:運轉中斷線或結束未及時發現.

  擠出有紋路:單絞成纜有,籠絞.管絞無(絞合方式不同).

  線盤脫飛:卡軸未鎖緊

  E.成纜模具選擇:

  1,併線模:成纜外徑+(1-2)mm

  2,定徑模:成纜外徑+(0.5-1)mm

  3,繞包前模具孔徑=併線模孔徑

  4,繞包後模具孔徑=成纜後繞包外徑+(1-3)mm

  F.成纜繞包帶的選擇:

  1,PP繩填充電纜採用兩層無紡布間隙式繞包

  2,發泡填充條填充時採用一層無紡布重疊搭蓋繞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