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成都市民有一個特殊的年俗,全是因為詩聖

正月初七,成都市民有一個特殊的年俗,全是因為詩聖

正月初七在很多地方,已經是復工的日子了。即使並不一定是這一天上班,也要準備新一年中千頭萬緒的工作了。其實,在古代,此時還在新年之中,它叫做“人日”,格外重要。據說,女媧在一年的前六天做出了各種動物,第七天就做出了人。

在古代,這一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往往都是結伴同遊,看遍風景。不過,時至今日,很多年俗已經被人所淡忘了。成都則是一個例外,在“人日”這一天,成百上千的市民匯聚成都杜甫草堂,以師生之禮歡度,已經成為了重要的儀式。這個傳統的習俗,從清朝傳承到現在。

正月初七,成都市民有一個特殊的年俗,全是因為詩聖

杜甫在中國詩壇上享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他生前卻並不如人意。儘管他的才華橫溢,寫出了許許多多優秀詩歌,卻始終不算出名。直到後來,元稹、白居易挖掘到了他的價值,才大紅大紫,甚至比肩自己的偶像李白。可惜此時,杜甫早已死去了幾十年。

杜甫為人敬仰,不光是詩歌本身寫得好,更在於其中悲天憫人的情懷。杜甫一生的經歷坎坷,日子過得悽苦,甚至連兒子都餓死,但他始終將關注的焦點,投向那些底層的百姓。杜甫為安史之亂的苦難痛心,為苛捐雜稅的繁雜鳴不平,更為苦苦掙扎的勞苦大眾吶喊。就是這樣的氣度,才讓贏得了“詩聖”的美名,才讓他的文章不朽。

正月初七,成都市民有一個特殊的年俗,全是因為詩聖

杜甫與成都彼此之間存在不解之緣,他在安史之亂時遷居成都並且居住了近四年的時間,留下了240多首詩歌。他居住的草堂,大名鼎鼎,最開始叫做“成都草堂”,就是因為詩聖的名頭太盛,才叫做“杜甫草堂”。在這裡,杜甫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感慨。

在公元761年,好友高適在正月初七人日的這一天,給杜甫寄去了《人日寄杜二拾遺》。這首詩寫盡亂世人生的無限寂寥,也對杜甫的現狀十分關心: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遠藩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龍鍾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正月初七,成都市民有一個特殊的年俗,全是因為詩聖

這首詩寫過之後,按照杜甫的性格,應該是回詩以酬謝,但已經沒有能夠找到當時的原作了。後來,因為好朋友嚴武的去世,杜甫離開了草堂。高適也在公元765年,也就是此詩寫完後四年去世。

此後,杜甫的生活更為潦倒,不但物質極度匱乏,甚至居無定所,漂泊於潭州、耒陽等地。但他並沒有忘記與高適的友情,在年輕時,兩人曾經追隨李白同遊齊梁,在杜甫涉險時,高適曾經挺身而出。儘管陰陽兩隔,杜甫依然不忘再次和詩《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開,迸淚幽吟事如昨。嗚呼壯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動寥廓。嘆我悽悽求友篇,感時鬱郁匡君略。錦裡春光空爛漫,瑤墀侍臣已冥莫。瀟湘水國傍黿鼉,鄠杜秋天失鵰鶚。東西南北更誰論,白首扁舟病獨存。遙拱北辰纏寇盜,欲傾東海洗乾坤。邊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處覓王門。文章曹植波瀾闊,服食劉安德業尊。長笛誰能亂愁思,昭州詞翰與招魂。

正月初七,成都市民有一個特殊的年俗,全是因為詩聖

寫完這首詩的不久,杜甫也在一艘小船之上溘然長逝,結束了偉大光輝的一生。他和高適雖然都故去了,但他們的友情和才華,卻被後人始終記住。

杜甫離開草堂之後,是由四川節度使崔寧的小妾任氏一族所佔據。也就是在此時,草堂幾乎就被完全損毀了。杜甫去世後,名氣反倒越來越大,他生活過的地方,被當作聖地所膜拜。五代時的詩人韋莊尋訪到成都,在原址重建了草堂。

正月初七,成都市民有一個特殊的年俗,全是因為詩聖

這座草堂也不是現在所見的,它屢遭戰火,又屢次重修。目前的草堂,實際上是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慶十六年兩次大規模重建後的樣子。在清朝咸豐年間,四川學政何紹基率先在人日題寫對聯:錦水春風公佔卻,草堂人日我歸來。這也讓文人騷客得以紛紛效仿,形成了在人日時遊杜甫草堂,並且還形成了祭祀、唱酬等習俗。記得去年,成都甚至還評選了杜甫草堂“人日福娃”,頗為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