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之母獨孤伽羅和隋文帝約定“不生異腹子”,這個約定實現了嗎?

ft2883407


自古君王多薄情,但歷史上有幾個君王總體來看還是很痴情的,譬如隋文帝楊堅。他與其皇后獨孤伽羅攜手相伴數十載,從年幼時的兩小無猜到統一中原的共同進退,再到稱帝后的相敬如賓,他們的愛情故事可謂羨煞旁人。據說當年他們曾許下“不異腹子”的誓言,那這個誓言最終實現了麼?

“不異腹子”指的是不與他人生孩子。從結果上看,楊堅確實做到了。他一生共有五個兒子與四個女兒,而這九個孩子皆是獨孤氏所生。但是我們稍加思索就會發現,“不異腹子”實際上是要求彼此一生忠於愛情,不能移情別戀、更不能寵幸他人。如此理解,楊堅並未實現誓言。

首先,楊堅統一中原、登基為帝后就冊封了數名佳人。她們分別是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與弘政夫人陳氏。她們皆來自陳國,且個個姿容婉麗、儀態大方。面對這些美人,楊堅雖有所心動,但由於獨孤氏十分善妒,故而很少臨幸她們。儘管當時楊堅最愛的人依舊是獨孤氏,但他心裡裝有他人已是不爭的事實。

其次,如果說冊封佳人是遵守皇家禮法的不得已之舉,那楊堅揹著獨孤氏偷偷找美人則是他背叛誓言的主動行為。開皇二十年(600)秋,獨孤氏臥病在床,楊堅得以清閒。一日午後,他於後花園散步,遇上了一位姓尉遲的宮女。經詢問,得知她是叛臣尉遲迥的孫女。幼時被迫入宮,現已長大成人。她不但長得亭亭玉立,而且才情出眾。楊堅不禁對她產生憐愛之意,於是偷偷召幸了她。沒過多久此事就傳到獨孤氏耳中,她得知後悲憤交加,不顧病痛,親自帶領數百名宮女將尉遲氏拿下,並命人把其亂棍打死。獨孤氏的行為使楊堅倍感窩囊,竟一氣之下搬到宮外居住。好在楊素等大臣從中斡旋,他們方才和好。儘管一切都過去了,但獨孤氏卻因此事傷心不已。幾年來每日鬱鬱寡歡,最終奄然辭世。

失去愛妻的楊堅十分後悔。62歲的他冒著嚴寒親自送亡妻到幾百裡外的陵園下葬。又一反節儉之風,不但修建了一座極其奢華的禪定寺為妻子祈禱冥福,還將釋迦牟尼佛牙舍利供奉於此。由此可見,楊堅對獨孤氏用情至深,不過他終究沒有做到從一而終。

獨孤氏薨世不久,他就將陳氏、蔡氏先冊為貴人、再封為夫人,並十分寵愛她們。另外他在臨死前發現太子楊廣真面目時,竟發出“獨孤誤我”的感嘆。雖然楊廣的上位與獨孤氏息息相關,但獨孤氏到死都被矇在鼓裡,而且楊勇也不見得比楊廣好。更何況“子不孝、父之過”,楊堅怎麼能把罪責全部推給獨孤氏,讓她一人承擔世人的責罵?由此可見,楊堅最終還是負了獨孤氏。


鄧海春


實現了!隋文帝楊堅五子五女均為獨孤伽羅所生,次子為隋煬帝楊廣。

公元544年獨孤伽羅出生於河南洛陽,她是北周衛國公獨孤信嫡女。公元557年,獨孤信把13歲的獨孤伽羅嫁給了16歲的楊廣。兩夫妻婚後月餘,獨孤信與北周權臣宇文護政鬥失敗被逼自盡,他的妻兒被流放到蜀地。因楊家不肯依附宇文護,再加上與獨孤信聯姻的這層關係,導致楊堅連續八年原地踏步不得升職,甚至不時有性命之憂。

獨孤伽羅因為嫁給了楊堅而免遭流放之罪,孃家的鉅變,讓丈夫對她更為愛憐有加。少年男女兩情相悅,又有建功立業的共同理想志向。情到濃時,夫妻倆約定誓無異生之子。

公元581年,40歲的楊堅即皇帝位,建立隋朝,3天后冊封37歲的獨孤伽羅為皇后。夫妻倆朝夕相伴,情深意長,六宮常年虛設。但晚年時隋文帝楊堅臨幸了淪為宮女的尉遲迥的孫女。獨孤伽羅悲憤交加,盛怒下殺死了尉遲迥的孫女。公元602年,與隋文帝楊堅攜手走過45年後,獨孤伽羅病逝,享年58歲。獨孤伽羅去世後,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都受到隋文帝楊堅的寵愛。

604年,在位23年的隋文帝楊堅被次子楊廣謀殺,享年63歲。終其一生,只與獨孤伽羅生育了10名子女。



元來大


我覺得這是個非常美好的誓言,是隋文帝楊堅情到濃時給小蘿莉許下的承諾。而且楊堅本人也嚴格兌現了諾言,終身沒有與第二個女人生孩子。

首先,我要聲明一點:獨孤皇后並沒有逼迫隋文帝發誓,是隋文帝自發主觀的行為。關於這件事,《隋書》裡的記載是:“高祖與後相得,誓無異生之子”。將這句話釋義成百話文:“高祖(楊堅)和皇后彼此相投合,發誓不會和別人生育子女。”

當然,很多網文都有獨孤伽羅逼迫楊堅新婚之夜發毒誓這樣的描寫,我特別想問單憑這句話是怎麼得出這種結論的?為什麼我就看不出來?邏輯何在?或許她們覺得一個無父無母孃家失勢的女人,根本不配得到家世顯赫貴族男人的喜愛,以致YY出新婚之夜逼楊堅發誓的梗,而無視史書裡真實的記載。既是逼迫得來的誓言,自然並非出於本心,不足一月獨孤家便已垮臺,可楊堅為什麼還要信守諾言?

其次,楊堅的確信守了承諾,與獨孤皇后育有五兒五女。大家不要相信小說裡,那些作者為了故事情節需要,可能會給人換媽。比如某個編劇就特別喜歡給人換媽,我覺得還是以史書為準吧?

“蘭陵公主,字阿五,【高祖第五女也】。美姿儀,性婉順,好讀書,……【諸姊】並驕貴,主獨折節遵於婦道……”這裡明確表示是“諸姊”,蘭陵公主是最小的女兒,其他的都是姐姐。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發生了著名的三總管叛亂,楊堅派柱國王誼討伐司馬消難,同時為了拉攏這位老同學,把年僅六七歲的小阿五嫁給了王誼的兒子王奉孝。

“先是,幷州謠言:「一張紙,兩張紙,客量小兒作天子。」時偽署官告身皆一紙,別授則二紙。諒聞謠喜曰:【「我幼字阿客,'量'與'諒'同音,吾於皇家最小。】」以為應之。”楊諒,幼字阿客,是皇家最小的孩子,他是楊堅第五個兒子。在開皇元年,封為漢王。

由此可見,楊堅所有的孩子都是在北周出生的,而隋文帝楊堅本人在登基之初,曾驕傲的和大臣說: “「前世皇王,溺於嬖倖,廢立之所由生。【朕傍無姬侍】,五子同母,可謂真兄弟也。豈若前代多諸內寵,孽子忿諍,為亡國之道邪!」”

雖然史書裡並沒有記載蘭陵公主的生母,但依然能看出她的母親是獨孤皇后。

隋文帝楊堅登基時並沒有姬妾,如果蘭陵公主不是獨孤皇后所生,難道楊堅自己能生?這也太反人類了吧?





天上白玉京z


這個約定實現了。隋文帝的十個子女都是和獨孤皇后所生。儘管作為皇帝,隋文帝不止獨孤皇后一個女人,但是他深愛的女人只有一個——就是獨孤皇后。

1.門當戶對的婚姻

獨孤皇后名叫獨孤伽羅。她和楊堅可謂是門當戶對,兩人的父親在北周身居高位,楊堅的父親楊忠是北周的柱國大司空,獨孤伽羅的父親獨孤信是北周柱國大將軍。

除了門當戶對,兩人還是郎才女貌的天合之作。楊堅生就一副異相,他身長腳短,面帶威嚴。北周奠基人宇文泰曾經說:“此兒風骨,不似世間人。”

獨孤伽羅的父親獨孤信是著名的美男子,有如此優良的基因,獨孤伽羅也有著沉魚落雁的容貌,並且她知書達禮,聰慧過人,絕對是男人事業上的好幫手。


公元557年,獨孤信將14歲的獨孤伽羅許配給楊堅。

2.獨孤伽羅鮮卑式的愛情觀

由於獨孤伽羅是鮮卑人。鮮卑人當時仍受母系遺風影響,在家庭關係中,婦女地位要高於男子。

鮮卑社會觀念的影響加上獨孤伽羅出身高貴,造就了她剛烈、妒忌和強勢的性格。

新婚燕爾的兩位新人,沉浸在幸福之中。獨孤伽羅向楊堅提出了自己的鮮卑式愛情觀:“一生一世只愛自己一個人,誓無異腹之子。”

婚後的楊堅早已被美麗動人而又充滿智慧的獨孤伽羅吸引,聽到愛妻的要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3.做楊堅事業上的得力助手

獨孤伽羅是楊堅事業上的得力助手。“公元580年,荒淫無度的周宣帝宇文贇病死,他的兒子宇文闡年幼,此時的楊堅中了大獎, 御正下大夫劉昉、內史上大夫鄭譯偽造詔書,讓楊堅輔佐朝政。


楊堅輔政後,排斥異己,先後清除將北周宗室中有實力的五王,又派兵平定了尉遲迥的叛亂。在鞏固自己的輔政地位後,楊堅已經不甘於只做輔政了,但是他對於謀朝篡位還是猶豫著,畢竟這是高風險的活。

此時獨孤伽羅堅定的站出來支持自己的夫君,她對楊堅說:“大事已然,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

楊堅聽了,知道自己已經騎虎難下,於是堅定信心,不久之後就改朝換代,建立了隋朝。

做了皇后的獨孤伽羅絕非花瓶,她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智慧。

大都督崔長仁是獨孤伽羅的表兄弟,他觸犯法律,按律當斬。但是楊堅看在獨孤伽羅的面子上想饒他一命。但是深明大義的獨孤伽羅勸諫說:“國家之事豈可顧私!”於是楊堅依法處決了崔長仁。

獨孤伽羅的兄弟獨孤陀因為殘害百姓曾受到獨孤伽羅的指責。獨孤陀對獨孤伽羅懷恨在心,於是在背後詛咒獨孤伽羅。此事被人揭發後,楊堅毫不猶豫地命人處死獨孤陀。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獨孤伽羅站出來為獨孤陀求情,她對楊堅說:“如果獨孤陀是因為禍害百姓而被處斬,我不敢求情。但是他現在是因為詛咒我而獲罪,我請求饒他不死。”楊堅於是赦免了獨孤陀。

4.楊堅的十個子女同母,但是最後卻手足相殘

對於誓無異腹之子的誓言,楊堅確實恪守承諾做到了。楊堅共有五子五女,全部都是和獨孤伽羅所生。

十個子女同父同母,這在古代帝王中是十分罕見的。楊堅曾經得意地對大臣們炫耀:“我的五個兒子同母,是真正的兄弟。”

儘管楊堅的五子同母,但是他們並不像楊堅期望的那樣兄弟情深。相反,在權力的誘惑下,楊堅的五個兒子勾心鬥角,先是太子楊勇被嫡次子楊廣構陷,被廢為庶人。後來楊廣繼位後將楊勇賜死。

三子楊俊,被他的妃子崔氏下毒毒死。四子楊秀,在群臣中頗有聲望,為楊廣嫉恨,楊廣登基後將楊秀關押起來。後來江都之變,楊廣被殺後楊秀也被眾人殺死。

五子楊諒,在楊廣繼位後起兵造反,失敗後被楊廣囚禁,最後鬱鬱寡歡而死,死時年僅三十歲。

5.狠狠整治小三

獨孤伽羅可謂是古代的反小三鬥士,她嚴防死守,杜絕楊堅出軌的可能。她廢除了三妃六嬪,禁止宮中女子濃妝豔抹,不許她們隨意接近皇帝,而且她特意“精選”那些又老又醜的宮女侍奉楊堅。

楊堅和獨孤伽羅感情很深,但是楊堅畢竟是皇帝,而且他是漢人,從小接受的是“夫為妻綱”的思想,指望他從一而終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儘管獨孤伽羅對小三嚴防死守,楊堅還是耐不住寂寞出軌了!

開皇二十一年(公元601年),楊堅在仁壽宮偶遇一名十七八歲的女子,楊堅被這名年輕貌美的女子打動了,經過交談,楊堅瞭解到她原來是尉遲迥的孫女。楊堅一高興,就和她共度過一個纏綿的夜晚。

第二天早上楊堅去上朝後,收到風聲的獨孤伽羅帶著一群宮女,殺氣騰騰地找小三問罪。獨孤伽羅怒斥尉遲氏,然後一聲令下,命眾宮女將尉遲氏亂棍打死。

6.干涉兒子和大臣們的感情生活

獨孤伽羅不僅嚴格要求自己的夫君,她還以自己的標準干涉兒子和大臣們的感情生活。

獨孤伽羅為太子楊勇選定元氏之女為太子妃。但是楊勇卻不喜歡元妃,他喜歡側妃雲妃。後來元妃英年早逝,獨孤伽羅懷疑是楊勇害死了元妃,再加上楊廣為了奪位從中挑撥,所以她愈發不喜歡楊勇。於是她不斷地在楊堅面前數落楊勇的不是,於是楊堅改變了對楊勇的看法,最後將楊勇廢為庶人。

獨孤伽羅不但干涉兒子的感情生活,對大臣們的感情生活她同樣指手畫腳。

大隋第一謀士高熲的原配夫人病逝後,楊堅準備幫他娶妻,但是高熲卻以思念愛妻拒絕了。不久之後,高熲的小妾生了孩子,獨孤伽羅勃然大怒,她對楊堅說:“陛下幫高熲娶妻,高熲卻偏心愛妾,欺瞞陛下。這種人陛下不可再相信他了。”楊堅於是漸漸疏遠了高熲。

7.獨孤伽羅病逝後,楊堅縱慾身亡

仁壽二年八月(公元602年),獨孤伽羅病逝。

之後的楊堅開始像脫韁的野馬,先後寵幸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等。從此楊堅每天沉浸在溫柔鄉,夜夜笙歌。

但是楊堅畢竟已經六十多歲,加上縱慾過度,很快他的身體就垮了,此時他才後悔地說:“如果皇后在此,吾不及此。”

仁壽四年(公元604年),楊堅去世,終年六十四歲。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也許就是這對情深伉儷的最後願望吧。


雨夜讀史


他們確實沒有生“異腹子”,但是他們貌似約定的不止是不生異腹子,而是約定的楊堅終生只能愛她一個,不娶其它妻妾呀。

  • 大女子主義的獨孤伽羅倡導一夫一妻

獨孤伽羅之所以提出這個要求,可能是受她姐姐影響吧,另外也是她們鮮卑女人本來地位也高吧(魏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時期女人當政現象非常多),所以在她觀念裡,一夫一妻是天經地義的,“男人三妻四妾,女人吃醋”就是不尊婦道這是沒道理的!

好在她不光是這麼想,她也有這麼做的資本,她有顏、有才華、有家世,楊堅一下被這個奇女子所吸引,答應一生只愛她一個(當然了,當時他還不是皇帝,只是一個貴族公子)他們倆的結合其實也是楊忠和獨孤信這兩個國柱的聯姻,強強聯合。

後來的相處過程中,獨孤伽羅的政治才能,軍事才能,生活中的謀略都深深讓楊堅為之折服,連帶婆家的人都對這個媳婦刮目相看,楊堅自然是沒有二心。

一直到後面她一步步扶持楊堅不斷變得強大,當上了皇帝,楊堅都對她始終如一,獨孤伽羅不僅是楊堅的賢內助,還幫著丈夫把國家管理的很好,兩人每天一起上朝,並稱“二聖”,朝臣都因為有這樣的國母感到幸運。

但是除了一點之外——

  • 獨孤伽羅不僅要求楊堅一夫一妻,更把這個當做滿朝文武升遷的標準

為了製造這種一夫一妻的良好氛圍,獨孤伽羅迫使楊堅發佈詔令:規令家有妻妾的不得從事要職,不得升遷,這樣大家都一樣楊堅作為皇帝也就不會不平橫了。不光這樣,她還拿太子楊勇的例子殺雞儆猴,楊勇因為疼愛小妾不理原配,將原配活活氣死,獨孤伽羅廢了他的太子之位,以此像大家證明:看,我兒子我都敢動,你們誰敢試試?
  • 楊堅沒忍住偷腥了,獨孤伽羅狠下黑手將楊堅氣得離家出走


楊堅在漫長的當皇帝的幾十年中,當然也對其它女人動過心思,畢竟飽暖思淫慾嘛,有一次他臨幸一個宮女,獨孤伽羅知道後趁他上朝之際將宮女處死,楊堅氣憤難耐,但又不好發作,最後策馬狂奔離家出走了,躲到了山裡--我想靜靜~~~~

最後還是他們的好友兼大臣高熲等勸說之下才回去,獨孤伽羅也主動認錯給了他臺階下

  • 最後的狂歡


獨孤伽羅死後,沒人管了的楊堅徹底自由了,終於可以放開了納妾招妃了,他晚年寵幸的女人還不少,比較著名的是宣華夫人,容華夫人等,不過都沒有孩子,畢竟當時年紀也挺大了(60多了),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沒兩年他也一命嗚呼了,死前才感嘆:“如果伽羅在,我斷不會這樣啊”終於還是覺得老婆是真的為自己好。

所以楊堅這一生也算是信守諾言吧,雖然有那麼短時間 的思想出軌,行為偏差,但總體對獨孤伽羅還是非常好的,獨孤伽羅也是一個值得他這樣做的伴侶。

我是歷史隨筆,歷史是一個個故事,更是一個個道理,每天分享不同的歷史冷知識,分享千古帝王事,后妃事,一起學史學做人!歡迎關注我喲

歷史隨筆


這個約定還真實現了,隋文帝自己就曾不無自豪的說:“前代帝王因為兒子眾多,造成儲位爭奪激烈,乃至造成國家滅亡。他的五個兒子都是同母所生,就能兄弟友愛,無前代之患。”結果呢,隋朝皇位的爭奪反倒顯得更加激烈,隋文帝五個兒子無一善終。

一、楊堅與獨孤伽羅約定“此生無異生之子”,大概是在他們成親初期,正當北周建國初期風雲變幻的時代,當時的獨孤家幾近滅亡

星火辰大概計算過,楊堅和獨孤伽羅成親之時,正當北周建國初年,當時北周朝廷內波譎雲詭,權臣宇文護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清除了朝中的大量對手。這其中,就有獨孤伽羅的老爹獨孤信,獨孤信被賜死,獨孤家的人幾乎都被流放。楊堅在這個時候娶獨孤伽羅,可以說是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但至少獨孤伽羅這時候嫁入楊家,憑藉楊堅之父大將軍楊忠的保護,獨孤伽羅免於被流放。由此可見,楊忠和獨孤信是真的最佳拍檔,而楊堅是真心喜歡獨孤伽羅的,因為兩人有這個約定,也就不足為怪了。

二、二人成親後二十多年,楊堅在北周官場上可謂如履薄冰,獨孤伽羅和她丈夫一起,度過了這段艱難歲月

早年,楊堅在官場上最大的問題在於,他不是權臣宇文護的人,甚至還得罪過宇文護。這個宇文護獨掌大權十五年,把北周皇帝都視為孩童,由此可想楊堅處境的艱難。好在宇文護被北周武帝宇文邕幹掉了,大概因為楊堅的家世、以及他和北周明帝是連襟、還因為他的政治立場,楊堅的女兒被選為太子妃,從此楊堅開始揚眉吐氣。但他女婿周宣帝繼位後,楊堅因為被猜忌,又陷入了另一個艱難期,好在周宣帝死了。楊堅在北周機密大臣的支持下,一舉奪權,成為了北周的大丞相,為他篡周建隋奠定了基礎。

這個時期,楊堅有沒有其她女人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這段時期,楊堅和獨孤伽羅的感情很好,不是一般的伉儷情深,甚至有一種兄弟加戰友般的互相支持。

三、楊堅篡周建隋的第二年,楊堅的後宮已經初具規模,那是楊堅不過四十歲,即便楊堅有個小規模(相對而言)的後宮,但他的確沒有和其她女人生子

有些朋友以為,愛妒忌的獨孤伽羅不讓楊堅有其她女人,這其實是不對的。楊堅的後宮在他即位後第二年已經初具規模,這不經過皇后獨孤伽羅同意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獨孤伽羅故意把後宮規模縮小,名位弄得很不規範,這是事實。楊堅後來的確沒有和其她女人生子,他是怎麼做到的,相信自有他那個時代的醫學技術。

四、可惜的是,楊堅和獨孤伽羅的五個兒子沒一個是善終的,這點讓史書都很感嘆

他們長子楊勇,本是原來的太子,結果在與楊廣的爭儲中失敗,被隋文帝隔絕不想見,據說又被楊廣故意幽禁,楊廣繼位後被殺。次子楊廣,就是隋煬帝了,他的頭顱最終被宇文化及取去。三子楊俊,據說因為驕奢淫逸被隋文帝廢掉,還被他的妃子下毒,大概是中毒頗深而死。四子楊秀,在楊廣奪得太子位後,被楊廣陷害,隋文帝將其囚禁,於是長期被監禁,死於宇文化及之亂。五子楊諒,隋煬帝繼位後起兵造反,被楊素率兵捉住,後被害死。


星火辰


隋煬帝之母獨孤伽羅和隋文帝約定“不生異腹子”,這個約定實現了嗎?

  • 隋煬帝楊廣的母親獨孤伽羅,也就是文獻皇后,與隋文帝楊堅感情真的非常的堅定,兩個人恩愛無比,並且許下諾言,“誓無異生之子”。

隋文帝楊堅真的做到了,兩個人一生之中,養育了十個兒女,真的沒有其他的兒女。

這對於一個皇帝來說真的是難能可貴。

  • 當然了,也不是沒有人能夠相媲美。

明朝時期,有一位非常賢明的皇帝,就是明武宗朱厚照的父親明孝宗朱祐樘,一生之中只有張皇后一個女人,而且是歷代史學家所公認的少有的賢明皇帝,可謂皇帝之中的典範。

  • 當然,隋文帝楊堅與明孝宗朱佑樘相比,差了一點點。


隋文帝楊堅的後宮裡,還是有其他的的妃子的,雖然不知道具體的數量,但是根據留下來的歷史記載顯示,除了被獨孤皇后激憤之中所杖殺的一名尉遲氏宮女之外,還有宣華夫人、容華夫人以及弘政夫人等。

所謂的宣華夫人和容華夫人,在《隋唐英雄傳》等表現隋煬帝楊廣荒淫無道的影視劇中,都能夠看到,成為隋煬帝楊廣不顧倫理,霍亂後宮的一個明證。

  • 而獨孤皇后與隋文帝楊堅之間的感情,當然也不僅僅是隻於生活中,實際上,在楊堅崛起,建立隋朝的過程之中,也給予了極大的幫助。

隋文帝楊堅在作為一個外戚權臣,能夠在命運的轉折點上下定決心,改朝換代,也與獨孤皇后的支持與鼓勵是分不開的。

在隋文帝楊堅稱帝以後,每天上朝的時候,獨孤皇后都會一起乘坐車輦送楊堅上朝治理朝政,每到楊堅下朝的時候,專程過來接楊堅下朝。就像現代的恩愛夫妻,將丈夫送去上班,然後提前出門等丈夫下班回來。

  • 並且夫妻二人雖然恩愛,很顯然,獨孤皇后非常的注意分寸,從來沒有干涉朝政,更不要說恃寵而驕了。

作為歷史上少有的明君,隋文帝楊堅一生之中最為奢侈任性的事情,就是獨孤皇后死後的身後事。

隋文帝楊堅夫婦,一生之中共同度過了45年的時光,兩個人在窮苦的時候一起被流放,但是在富貴的時候一起成為天下之主,但是兩個人的感情從來都沒有改變。

  • 在獨孤皇后死後,喪事規格極高,可以說是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

不僅如此,雖然花費巨大,但是一生之中艱苦樸素的隋文帝楊堅,一點也沒有放鬆要求。並且親力親為,60歲高齡,親自為獨孤皇后送葬,一直送到了太陵陵園。這是在歷史上都極為罕見的一幕。

為此,隋文帝楊堅甚至相信佛教所說的,獨孤皇后升上天為了所謂的妙善菩薩,也就是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為此廣建佛寺,想要為獨孤皇后祈福。

  • 兩年之後,隋文帝楊堅時是兩人“同墳而異穴”,真正做到了“生亦同裘,死亦同穴”,成為了夫妻二人生死與共的明證。

我是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獨孤伽羅的名字“伽羅”,是梵語Tagara的音譯,是一種名貴的香木。

十四歲那年,獨孤伽羅嫁給了大將軍楊忠的兒子楊堅。這是一樁門當戶對的貴族親緣聯姻。



婚後第二年,她的父親獨孤信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被逼自盡,舉家流放。獨孤伽羅雖然倖免於難,但楊家也受到牽連。楊堅甚至一度性命難保。

受牽連的楊堅沒有抱怨伽羅,反而向小妻子承諾“誓無異生之子”,相約白頭,永不變心。

從此,他們夫婦在權利鬥爭中低調從事,這一忍就是二十二年。這期間共生育了五男五女十個孩子,他們共同陪伴孩子慢慢長大。


公元581年2月,北周靜帝宇文闡“禪讓”給楊堅。定國號為“隋”。獨孤伽羅,也就成了大隋的開國皇后。

獨孤皇后深度參與朝政,對隋文帝保持了強烈影響力,宮中並尊帝后為“二聖”。

後人對獨孤皇后頗有微詞的是楊堅臨幸一個宮女事件,皇后第二天便殺了她。此事雖然過分,獨孤皇后維護自己一夫一妻的諾言,感於對愛情的真摯熱烈追求還是可讚的。

公元602年,59歲的獨孤皇后病逝於仁壽宮,諡號為“文獻皇后”,甜蜜的愛情一直伴隨了他們終生。

據說獨孤皇后去世以後,楊堅悲痛欲絕,為了紀念愛妻,修建了禪定寺,還將中國唯一一顆釋迦牟尼的佛牙送到寺中供養。

兩年之後,楊堅去世,夫妻合葬於太陵。


知心李姐


就子女出生的結果來看,“誓無異生之子”的約定算是完美收官。但就二人對此約定的理解來看,其過程和結局都不盡如意,尤其是獨孤伽羅。

獨孤伽羅14歲時嫁給年長3歲的楊堅,二人相敬如賓,感情甚篤。“誓無異生之子”既是熱戀男女的情話,也是二人價值觀的統一,即都認為只有一奶同胞的親兄弟才不會出問題,小老婆生的都不靠譜。楊堅當皇帝后,還經常語重心長地向臣子們輸出價值觀,說嫡庶之爭是導致亡國的重要原因,如是親兄弟——比如他和獨孤的5個親兒子就不會。獨孤的表現則更為偏激——這可能和他父親獨孤信成為北周嫡庶之爭的犧牲品有關,將太子楊勇眾多庶出子女統稱為“如許豚犬”。

大方向一致,唯一不同是理解上的偏差。楊堅“無異生子”的出發點是社稷與權力的穩固,亦即只要沒有庶出就行。而獨孤理解和要求的,則是愛情的排他性,即楊堅不但不能有別人的孩子,還不能有別的女人。這在愛情蜜月期當然沒啥問題,可20多年之後——尤其是楊堅當了皇帝之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獨孤面臨著幾乎所有女人都繞不開的一個問題:自己老了而老公發了。其導致的結果是:獨孤防賊一樣防著楊堅,360度無死角監控,隨時澆滅老公爆燃的荷爾蒙,以延續誓言的餘溫。

有次楊堅實在憋不住,瞅機會臨幸了一個宮女,獨孤二話不說便殺了她。氣急敗壞的楊堅一人騎馬狂奔20裡——一說30裡,邊跑邊罵大街,併發出帝王的怒吼:“吾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此事平息後獨孤稍稍讓步,楊堅才得以親近喜歡的陳氏和蔡氏。但次數有限,睡覺跟過年似的。

愛情可以分享,孩子就堅決不行了——這是獨孤伽羅的底線。獨孤對異腹子的厭惡程度幾乎變態,就連大臣們也不放過:誰家小妾懷孕了,一定讓皇帝老公予以訓斥,或進行組織處理。僕射高熲原配死後“其妾生男”,獨孤怎麼看怎麼不順眼,最終攛掇老公罷了他的官。楊勇不喜歡獨孤給他娶的太子妃,卻和據說有私生女背景的雲昭訓生了孩子,獨孤奶奶竟不惜為此廢了兒子——關於獨孤與高熲的恩怨,以及廢太子的淵源當然不止於此,但作風問題無疑是擺上檯面的一個重要原因。

獨孤如此討厭異腹子,自己當然不會有,也不會讓老公有。獨孤死後隋文帝重獲自由,將後宮由虛變實,隊伍也擴充了一倍。每日花叢飛舞,身體透支厲害。彌留之際楊堅慨嘆:“使皇后在,吾不及此。”對“誓無異生之子”的認識終於上升到了獨孤的高度。楊堅與獨孤伽羅共育有五子五女,獨孤死前楊堅沒機會生異腹子,死後也沒有子女出生的記錄,客觀上實現了當初的約定。


路衛兵


按照《隋書》記載,當時楊堅和獨孤皇后成親之後,有“勢無異生之子”的約定,下面來說說。

遵守約定了嗎?

有了這個誓言,那麼楊堅和獨孤皇后的這個約定實現了嗎?縱觀隋文帝楊堅的後代,五男四女,皆是獨孤皇后所生,所以這個約定是“實現”了,哪怕獨孤皇后先走一步,這個約定也沒有被打破,在結果上的確遵守了約定。


被迫遵守而已

那麼楊堅是主動遵守的約定還是被迫遵守的約定呢?答案是被迫的。楊堅若是沒有當皇帝,那麼可能會主動遵守約定,問題是楊堅後來當上了皇帝,歷史上皇帝后宮配置在一個手指頭之內特別是是一兩人的情況並不多,特別是天下太平盛世之時。楊堅當然就有了擴大後宮規模的想法。

當時楊堅的心還是蠻癢的,但是楊堅又是一個妻管嚴,這種滋味楊堅當然覺得不好受,平時被獨孤皇后管的死死的,楊堅平時就沒有機會“出軌”,有一次獨孤皇后生病之際,楊堅獨自在花園散步,碰到了尉遲迥的孫女,然後就寵幸了她,結果獨孤皇后發現了,趁楊堅上朝之時就殺掉了這個女子。楊堅聽到消息後非常憤怒,但是卻不敢向獨孤皇后發火,就撒氣跑了出去,不想當皇帝了,之後消了氣才回來。從這次事件就能看出,楊堅有打破約定的想法,但是被獨孤皇后抓的死死的。



所以說楊堅雖然完成了他當時對獨孤的“約定”,但這是在很不情願的情況下完成的,故獨孤死後,沒有了約束的楊堅沉迷女色,只是沒兩年楊堅也駕崩了,若是再活久一點,這個“勢無異生子”的約定只怕就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