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

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


文章开始前,想请大家设想这样几个情境:


1、某次活动你因故不能参加,你寄放在别人那里的活动服装被另一个人在你不同意的情况下临时穿了两个小时。你会特别在意吗?

2、某次活动你的活动服装太大了(但这是你自己事先预定的尺码),另一个因故没来的人的服装尺码刚好适合你,你会在对方不同意的情况下穿了别人的衣服并且理直气壮说我只穿了两个小时吗?

3、某次活动你受别人之托保存其服装,在对方不同意的情况下,将服装转借给另一个人穿吗?

4、某次活动你受人之托领取其服装,发现在你拿到服装之前,它已经被人穿过了,对方有些介意,你该怎么处理?

5、你身为这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在事情发生之后,双方在公共微信群里互相谩骂,你该站出来协调还是默不作声?

6、你身为活动中理智健全的热心人士,双方在公共微信群里互相谩骂时,你是否会站出来调解?

7、你是哪个穿了别人衣服的人,你会不会在对方介意的情况下,不承认自身错误还将问题不断转移给其他人?并在别人出面调解的时候不领好意甚至将矛头指向热心人士?

相信看到这里大部分人都觉得作者吃饱了撑的写这篇文章,就这么个小事情做这么多假设,叽叽歪歪如果这个如果那个。但是请看下去,待会再点“关闭”不迟。

回到正题,上述假设都是真实事件,而且答案几乎都是消极的。其实事情总结起来特别简单:A在B不同意的情况下,从C那里拿走了B的衣服并穿了两个小时,D帮B领衣服发现被换,在传达过程中起来了消极的作用。导致AB在微信群里骂战。主要负责人E从头到尾没有发声,热心观众FG调解,却被A各种无理纠缠。但事情从开始到现在共六天时间,仍未能妥善解决。

作者为亲历本次事件的相关人F。从开始到现在想且只想对上述除G以外的所有事件相关人说三个字:情!商!低!

再加两个限定条件吧,主要事件相关人物A、B,男生,博士。

2016上半年一部《欢乐颂》刷爆了朋友圈,口碑和口水共飞。剧中的傻白甜邱莹莹更是“一马当先”地揽下了观众对于这部剧的大部分吐槽。只要邱莹莹出场,弹幕就唰唰唰得满屏幕飞,其中大半都是在骂她情商低。她将失恋归结于小曲横插一手,将失败归结于不懂所谓的“成功学”,丝毫不领安迪的好意。邱莹莹其实是剧中最有现实意义的一个角色,她的经历也是我们普通人曾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的。但为什么放在电视上就那么惹人讨厌呢?并不是观众不肯正视这个像极了自己的小人物,而是因为她不仅悲惨,还情商低得让自己一步步走向更悲惨的境地。所以观众正是哀其不幸,怒其情商低。对,她不笨不傻,就是情商低!但这情商也已经低得足以让许多观众一看到邱莹莹出场就选择快进。相比之下,留学归国的安迪,名校毕业留任外企的小美都显得聪明多了。更是有人直言:果然啊,学历高的人就是情商高。

早几年,随着《生活大爆炸》的火热,剧中几位高智商的科学家萌遍了全世界。以谢耳朵为首的略带些乖戾感的科学家们得到了一众忠实的拥护者。谢耳朵为什么红呢?因为他聪明且不谙人情世故,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纯洁简单直来直去,他不刻意照顾别人的感受但是偶尔来一点小浪漫会将观众迷得稀里哗啦。这些都是谢耳朵带给观众的感动,也会属于他的特色。也是他作为一部成功商业影视剧角色所具备的“火爆”因素。他存在于电视剧里,所以剧中人的尴尬可以惹得观众捧腹大笑。他存在于遥远的美利坚合纵国,情商高低,智商高低,甚至工资高低都与你无关。但试问,假若你身边有这样一位高智商低情商的朋友,你还能如同欣赏谢耳朵那般欣赏他嘛?再回到上一个问题上去,真的学历高的人,智商就高吗?现实生活中,高学历就等同于高智商+高情商吗?我觉得不。


高学历人群的智商与情商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性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我之前也接触过类似的话题,不过一笑置之,总觉得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一方面人各有异,另一方面也是见仁见智。然而经过文章开始提到的那个“换衣风波”,让我觉得确实存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刻严肃讨论的必要。


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


我是一名博士生,文科,来自国内一所一流的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选择读博对我而言没有特别多的纠结,觉得喜欢读书,喜欢学校这个大环境,所以就留了下来。相比于我们学校理工科的博士生而言,文科博士的科研压力确实小了很多,所以我喜欢四处看看,也喜欢参加校内的众多活动。但是在学校里,我能接触到的人群主要是老师、本院的学生、全校范围内博士以下学历的学生。对我而言我们学校的师生散发着蓬勃的气息,每一天都像是有花开放的日子。我喜欢这里。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参加了学校主办的一个以博士生群体为主的训练营活动。这个活动主要是针对未来想要从事选调生和公务员的博士生展开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参加这个训练营的学生95%以上都是理工科的博士生。将近两个月的培训下来,我觉得很失望,甚至觉得浪费了这两个月的时间。需要说明的是,学校为我们制定的培训方案非常完备,从理论培训,到工作能力提升,到实地考察调研,事无巨细。但学员们的表现却并不令人满意。木讷迟疑犹豫不决,不谙人情世故,不懂见好就收,不知互相体谅谦让。上述事件也正是发生在我们实践调研的过程中。在幼儿园才可能会发生的

“糖豆豆”争夺事件,居然又一次发生在一群博士身上。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高学历绝对不等于高智商+高情商。

刚才我用了几个也许并不是那本恰当的词语——不谙人情世故,不懂见好就收,不知互相体谅谦让。我知道这些词说出来难免有些道德绑架的意味。也许就有人觉得,我的东西就是我的,谁都不能动。也会有人认为,尽我所需有什么错!甚至有人会觉得,博士怎么了?博士就不能有自己的情绪了?答案是当然可以,你有选择的自由,不犯法不违纪,就像上述两位博士一样。活得自我,活得自在。可是,这次事件之后,就我而言,我不会选择跟他们做朋友,原因就是——情商低。相处起来会特别累,就像身边放了个定时炸弹,没准什么时候就炸得你灰头土脸。而且恕我直言,这个训练营里的博士生都是有着未来从事选调生等基层工作目标的人,以后让这样的人去服务群众,调解纠纷?结果会怎样我想说却不敢说。

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


情商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这里的情商并不是要求你察言观色,阿谀奉承,或者一副谄媚嘴脸。“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绪商数,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我所理解的情商就是在不伤害自我利益和尊严的前提下尽可能照顾到别人的感受。让别人感到舒适,也让自己过得顺心。人为什么要尊重和照顾别人的感受呢?因为你也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照顾吧。尤其在一个公共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频繁,懂得控制自我,照顾别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不是情商研究专家,不知道怎么系统地教人提高情商和处事方式。因为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目标。人与人之前千差万别,你的过去造就了如今的你。但是从今天开始,你得学会情绪控制。不管你是谁,我的建议是,细心体会别人的善意,同时对这个世界保持善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