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洋,發行量有多少?


民國22年船洋共生產了4640萬枚。1934年10月以後出廠的紀年改為民國23年,至1935年底,生產了約9878萬枚。在不足3年的時間裡,共計生產了1億4744萬枚。據當時擔任財務部顧問委員職務的耿愛德表示,船洋幣模全數由美國費城造幣廠代制,平均該廠每月使用模具40套,初期每模壽命只有4萬~6萬枚,後來逐漸提高,總平均值每組衝壓壽命為20.8萬枚。以產量而言,每日工作10小時生產約21萬枚。


“船洋”幣設計新穎,鑄工精湛,銀元直徑39.4毫米,重量為26.69克,成色88%,含純銀達23.49克。船洋製作精美,整齊劃一,生產標準甚高。因重量和成色必須精準才能確保“廢兩改元”最終成功,故每一枚幣壓印後均經稱重、目視外觀以及聽音等環節,剔除次品,次品淘汰率約15%。船洋各版並無明顯差異,耿氏將民國23年船洋分為一正四副:幣邊凸緣寬約1釐米者為正,窄緣者為副。另外,背面的“圓”字、水波、船錨及甲板等亦稍有不同,泉界以往多不重視。

聽音辨幣。目視檢查表面有殘缺及花紋不清晰之次品,並以聽音剔除幣內因有氣孔而造成的啞版,此處發現的廢品約有1%,不良品約佔成品的15%,大多數是重量不準。


因此,1935年(民國24年)11月4日政府緊急實施法幣政策,改行管理通貨制。規定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3家銀行所發行的紙鈔為法定貨幣,限時收兌市面流通的銀圓,使銀圓不再具有貨幣屬性。次月,又規定中國農民銀行所發行的鈔票亦為法幣。“銀元網”公眾號。從此,銀圓的生產也畫上休止符。據估計,當時銀圓流通額約6.5億圓,實施法幣政策後約收回4億圓,並於1936年及1937年依先前與美國簽定的協議,輸出白銀2億多盎司,以換得外匯與擔保貸款,這筆鉅款對抗戰初期的國內財政,有極大的幫助。



在銀圓時代,中國物價堪稱穩定,實施法幣政策初期,亦算平順,當時美金一元的官價約合法幣三元四角,但後來隨著抗戰爆發,通貨急劇膨脹,紙鈔信用一落千丈。1949年(民國38年),局勢對國民政府更加不利, 才發行的金圓券已貶值至駭人聽聞的地步,民眾對紙幣毫無信心,當局被迫於7月初正式公告恢復銀本位幣制,並重新制發與民國23年船洋形式完全相同的銀圓。當時除了上海中央造幣廠生產以外,成都、重慶、廣州、 臺北等地都曾生產。另外,當局亦向美國訂購3000萬枚。總計上述各廠 在1949年所造船洋約4500萬枚。雲南當時也製作176萬餘枚。綜觀這一版開幕於上海,落幕在臺北的孫中山像帆船銀,生產總量接近2億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