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的範圍是什麼,具體是怎樣?

龔一鳴


環保所包含的範圍有很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大氣汙染環境治理環保。

主要汙染物包括粉塵、氮氧化物,硫化物、二噁英、有機氣體等一系列有毒有害氣體。

比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粉塵中可攜帶重金屬之類。

主要處理方式,除塵,脫硫,脫硝。

2.水質汙染環保

其中無機汙染物包括氮、磷、非金屬(如砷、氰等)、金屬與重金屬(如汞、鎘、鉻)。氮、磷是導致封閉性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物質。許多重金屬對人體和水生生物有直接毒害作用。

有機汙染物又包括可生物降解和難生物降解汙染物。其中可生物降解汙染物降解過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引起水體缺氧和水生生物死亡,破壞水體功能,厭氧條件下有機物被微生物降解產生硫化氫、氨氣、低級脂肪酸等有害或惡臭物質。難生物降解汙染物如農藥、鹵代烴、芳香族化合物等,一般毒性大、化學及生物穩定性強、易於在生物體內富集。

主要處理方法,通過沉澱池,配合水處理設備循環綜合等方式處理。

3.土壤汙染治理環保。

主要汙染物包含空氣和水中的汙染物,及一些其他化工汙染原和核汙染。

主要修復方式,經過長時間的土壤修復工程達標。




看世界千奇百態



對環保關停大潮的來臨,有些合法企業或者有一定歷史的因政府原因造成手續缺失的企業在遇到環保關停的壓力下,是否需要成為關停大潮的犧牲品?

北京吳少博律師事務所吳少博律師結合多年企業行政維權經驗總結: 大部分法律規範傾向於把行政關停作為一種行政處罰來定性,但是還有一些情況把行政關停戴上了行政強制的色彩,企業關停的法律定性不清晰。

一、關停的原因我們總結了以下五種因素:

1,政策性關停。

徵收方以一個任務或者命令式的政策關停企業,是帶有政策導向性的。針對的是一個省或市的範圍內所推行的整體工作,政策性關停可能會出現大範圍內的關停或者某一類具有共同特徵的企業被關停。在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浙江的“三改一拆”等都是政策性的關停。

2,環保性關停。

環保性關停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概率逐漸變高,特別在江浙滬地區尤為常見。汙染行業的關閉關停是大勢所趨,企業主要對這方面有充分認識。

3,產業性關停。

像上海的“198工業用地減量化”和“五違必治”,這兩項政策主要是對一些工業上能耗大、汙染大並且經濟貢獻比較低的工業場地進行關停和騰退。這是繼續發展必然必然會遇到的選擇性問題。

4,用地性關停。

用地性關停主要是企業可能涉嫌違法用地的情況,這種性質的關停就很有可能會導致企業被拆遷的結果。很多企業在實踐中改變了集體土地的用途,農用地或者養殖地卻被用於了工業建設,被相關部門認定為違法用地進行拆除。

5,處罰性關停。

企業關停最後一般都會落實到處罰和強制行為上。處罰性關停是指企業存在消防、安全、環評等不達標的情況,為了達到處罰的目的,徵收方會採取一些關停手段。

6,舉報性關停。

如,企業距離居民區附近,群眾舉報,這個時環保部門在立案、調查後發現該公司送達了《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告知企業違法事實、處罰依據和理由,作出處罰決定,並告知企業有陳述、申辯和申請聽證的權利。若企業收到此決定未作出任何的回覆,則相關部門會視為放棄,若企業申請要求聽證,在陳述意見中承認違法行為,接受處罰時,但考慮企業特殊性,是都可以暫緩關停企業,繼續生產,因為有些企業一旦關停造成損失是比較大的,因為關停時間太久導致企業無法繼續恢復。環保部門收到此申請後,會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和影響進行核實考慮,該公司提出的申辯理由不影響對違法行為認定和處理。

綜上所述,提醒廣大企業主們,企業面臨被關停一定要引起重視,任何一種關停行為對企業造成的損失都要進行補償,另,企業自身違法被處罰關停除外。

二、有這麼多情況都會使企業面臨被關停的風險,當面臨關停的時候,企業要思考哪些事情呢?

(1)瞭解關停的相關政策 ,瞭解政策的大趨勢是什麼,才能更好地維護權益和發展;明白作出關停的的行政主體是誰,才能有針對性地實施下一步的複議或者起訴;知道補償政策是怎樣的,才能遊刃有餘地和徵收方談補償;對關停週期的安排瞭如指掌,才知道應該如何確切計算停產停業損失等。 除此之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看,沒有規定企業必須全部直接關閉關停,有的時候還會實施限電限產、罰款、實行停業整頓或實行一次性關停關閉,這方面存在著法律的遞進關係,這是關於企業關停的具體實施程序。

(2)如果沒有到期關停,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企業由於主客觀原因沒有按照徵收方的指示到期關停,由於關停具有強制性,徵收方就可能會採取一些處罰措施和強制手段。輕則罰款,責令停產停業強制關停,重則被吊銷營業執照和許可證,甚至還會出現暴力執法、暴力拆除等,這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遇到過的。企業關停的後續措施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界定,所以企業主遇到關停會六神無主。整改後能不能重新申請許可證和營業執照,關閉關停後能不能重新營業?重新營業的標準是什麼?關停後的資產如何處理?補償怎麼計算? 損失額度統計或評估以及可否滿足轉產要求?要求相關部門賠償損失的數額一定要結合實際,做到心裡有數。不少企業在被關停以後,為了繼續生存下去往往會採取一些措施進行轉產。要把賠償的數額和企業下一步發展結合起來。

三、我們對被關停企業維護權益的路徑有以下建議:

1、向關停主管部門陳述企業自身情況,包括損失,企業發展前景,企業關停後續安排爭取政策扶持。

2、向企業產業發展主管部門反饋情況,積極爭取產業導向政策和資金。

3、對關停行為要求其上級機關進行復議審查或進行司法審查。

4、對企業的改造升級進行預訂方案設計。

5、協調徵收相關部門積極談判。

北京吳少博律師事務所溫馨提示:因各地企業的類型、面臨的情況以及面臨的困境,文章內容並不能完全針對您的情況,為節省您的時間,建議您撥打我們的免費律師服務熱線:010-61057018或點擊網站上的在線諮詢按鈕與我們的專業律師及時溝通,我們將第一時間為您解答。我們的律師將免費回撥給您以便更好的幫您解決拆遷徵收環保關停的問題。

私信我們,獲得一對一法律免費諮詢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