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導致教師不敢管,家長不讓管,孩子不願管?

青年大學習


主要是法律規定了保護學生權益而沒有規定老師的管理權。



現在老師管理面臨一個尷尬的難題。學生調皮,如果老師管理了,家長理解還好班辦。如果家長不理解,家長會給老師造成很多麻煩。特別是老師說了學生、罵了學生,更不要說學生調皮,老師打了學生。只要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受到委屈,家長就有可能去找老師講理,甚至告老師。五蓮的楊老師就是一個好的證明。



而老師和家長的對決,受傷的總是老師。為什麼?就是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教育法》都規定了老師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這就是家長維護自己孩子的法律保障。有次此保護,老師罵了學生、打了學生,家長告老師,老師一定輸。而法律對於老師管理學生的規定太模糊,沒有詳細的規定。這導致老師究竟該怎樣管理學生,如何管理調皮學生都是一個無法界定的問題。



幸好,現在教育部對於懲戒權已經有了規定。這將有利於老師管理學生,有利於學校的管理權。


初中人教版英語


都有問題,所有的層面都出了問題了,不是到達公安的原因。

就家庭來說,一般生一個的家庭拿著孩子當寶貝,打不得罵不得,恨不得天天捧在手裡含在嘴裡,省吃儉用給個孩子買最好的吃最好的,孩子說往左不敢往右。就拿我一個朋友的孩子來說吧,孩子的衣服鞋子不是阿迪耐克的不穿,因為他覺得別的孩子可以這樣,她家的孩子也不能差了。

老師呢?整天我們的新聞鋪天蓋地的就是孩子遭受校園霸凌了,老師打孩子了,孩子殺了老師了,要不然就是孩子跳樓了家長告了學校了。這麼一堆破事兒,學校老師為了自己的飯碗才懶得管呢,在學校的當祖宗供著,反正孩子的將來需要埋單的是家長,老師糊弄過一年是一年。

社會呢?孩子三點多放學,家長沒精力沒時間就只能放到輔導班,天天在輔導班真正能輔導出來的孩子有多少?學校老師都不管,輔導班老師更別提了。如果是有老人在家帶孩子的,孩子看手機看電視既管不了,也捨不得管。手機電視荼毒了多少的孩子呀,尤其是網路不良信息真是坑害下一代呀。


喜洋洋的小秘密


這些問題歸總在一起,還是家庭教育問題。

首先孩子出生後,第一應該訓練的是規矩意識。比如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尤其是媽媽上班,產假只有56天,媽媽就必須訓練孩子大約兩個小時吃一次奶,因為媽媽56天上班後,兩個小時回來送奶。如果不提前訓練,媽媽兩個小時回來孩子哭死了。那時候孩子是按時把尿的,這也就訓練了孩子拉屎撒尿要遵守規矩。後來不知哪個專家說孩子把尿不好,應該用尿不溼,於是孩子都用尿不溼了,屎尿也沒有規矩了。後來產假延長了,再後來有了更人性化的照顧,孩子餵奶也沒有規矩了。也就不知道規矩是什麼東東了。

孩子上學以後,學校是有規矩的地方,聽課有規矩、作業有規矩、值日有規矩、站排有規矩、上課有規矩、下課有規矩、遊戲有規矩……孩子學前沒樹立規矩意識,到學校不懂遵守規矩,那就會被老師修理。老師的修理自然就是批評、懲戒。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懂規矩守規矩的孩子自然就是好學生,反之,學生經常違規違紀,自然就經常被修理,孩子不願意,家長不願意,都對老師有意見,矛盾就來了。

社會輿論,還不是那些對孩子被老師修理有意見的家長,忽悠起來的聲浪。

怎麼解決?第一家長先有規矩意識,做孩子榜樣守規矩。第二管教孩子守規矩,嚴格按規矩要求自己要求孩子。第三孩子不管在哪裡違規必須糾正,絕不姑息。如果所有家長都嚴於律己,嚴於教子,則社會風氣很快好轉,人人上進,公檢法下崗回家哄孩子。哈哈哈哈


小昭150294089


今天有幸回答導致“教師不敢管,家長不讓管,學生不願管”的原因。


原因一、家長過分寵溺。現在物質生活條件好了,家長的觀念已經改變,加上子女少,怕孩子吃苦受累,心疼孩子,溺愛孩子,家務事基本不讓做,導致孩子惰性,生存能力差;孩子都是皇帝或公主,是父母爺爺奶奶的祖宗,千嬌百慣寵著,在學校犯了錯老師是不敢動他們,批評時連重話都不能說,否則吃藥上吊,有的家長護子心切,會找老師的麻煩。

原因二、家庭教育嚴重缺失。

許多家長沒有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年輕的父母由於種種原因,將子女扔給爺爺奶奶、公公婆婆監管。由於祖輩年齡大、精力、經驗和學識缺失,很少能與孩子溝通,造成孩子性格內向、與人交往困難、孤獨和能力缺失。有的家長缺乏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本身知識能力欠缺,認知偏差,怕吃虧,好佔便宜等。種種情況讓孩子成了脫韁的野馬,讓老師難以馴服。



原因三、網絡媒體宣染負能量過重。

老師上課不講補課講,老師兇殘毆打學生,老師收授紅包等負面新聞在網絡上一但出現,一定會招致罵聲一遍,眾人都認為教師群體的門坎低、素質差,而且假期長、工資高、補課、受賄、毆打辱罵學生等。現如今,教師已經到了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今年7月份,我看到重慶私立學校無教師資格證的所謂“老師”無情暴打學生事件時,眾網友還沒弄清楚打人者真實身份,就一股腦兒地痛罵全國老師,認為所有公辦老師也混賬,給全體老師群體帶來了很深社會仇恨。這種情況下,老師們自然不敢放手管理學生了。



原因四、教師地位太低不服眾。

之所以全社會對教師群體不滿,眾人皆可貶低和謾罵;學生越來越不佩服、不尊重、不聽老師的話;連老師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外出時老師們不好意思承認自己的教師身份。如此怪相,主要是老師待遇太低,從而造成社會地位低。把教師的待遇提高了一切也能迎刃而解,其他的什麼教育懲戒權,吸引報考免費師範等等措施都是捨本逐末。只要提高了教師待遇,就能提高教師地位,教師說話就有分量,就有威信,教師就能贏得尊重和信賴,學生和家長也會尊師重道,老師就可以放手管!


只有解決好了以上問題,家長、學生才能和老師一條心,在同一個陣營努力耕耘,老師、家長和學生的關係才能成為戰友關係。教師不需要戒尺,他們只需要全社會發自內心的對老師的尊重,否則教師們無法安心教書育人,長此以往,禍害的不僅僅是一個學生一個家庭,而是整個中華民族!


獨寒老師



體罰和懲戒沒有具體的區分標準,很多人將懲戒誤認為是體罰。現在老師不敢管,家長不讓管,學生不願管的現象不在少數。原因是多方面的。

1.老師管的後果可能是丟工作。

五蓮二中的楊老師因為學生遲到、逃課用課本打了孩子幾下,結果差點丟了工作。如果不是媒體輿論的壓力,五蓮縣教育局不一定撤銷對楊老師的追加處分。

這就是管的後果。有人會認為楊老師這是體罰,的確很難界定,如果楊老師沒有管學生的心思,肯定不會有用課本打學生的舉動。只是她管的方法有些欠妥,或許不應該用課本打孩子。

2.家長不讓管。

現在的孩子大多比較嬌慣,家長自己都捨不得打罵孩子,哪裡有老師的份?

還有的家長認為自己懂法律,以此來訛詐老師。孩子稍微有事就找老公理論,把《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不不準、六不》搬上桌面,找老師扯皮,賠償醫藥費、護理費、營養費、精神損失費……這一系列下來,老師就不用上班了。


3.學生叛逆。

現在很多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不光是不願老師管,家長管都不允許。前幾天有一個男孩因為家長輔導作業時被批評,離家出走。

上海某學生因為母親批評直接從橋上跳下去,高三孩子跳樓,這樣的事例層出不窮,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4.學校領導息事寧人。

老師如果因為懲戒學生(有的的確有體罰的嫌疑),造成後果的,領導絕對不會支持老師的行為,受處分的絕對是老師。安徽周老師還是因為正當理由與學生有肢體接觸,就被迫給學生道歉,最後甚至丟了性命。

其實,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家長的嬌生慣養,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別人說“窮養兒子富養女”,現在是“富養兒子富養女”。 甚至很多家長對男孩兒比女孩兒更嬌慣,有的男孩兒脾氣也比女孩兒更大,受挫能力還趕不上女孩兒。

如果不想社會被毀滅,不想家庭被毀滅,不想孩子的未來被毀滅,還是拿出正確的方法來管教孩子吧。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教育,關注孩子。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三大原因分析】我認為現在出現學校不敢管,家長不讓管以及學生不願管的現象是很尷尬,究其原因,個人看法分以下幾點:

1. 曾經嚴厲的教育政策和學校規定“去而難返”。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村裡唯一的一名老師很有聲望,也是教了我們父輩再教我們的,只要是孩子不聽話,他除了有嚴厲的教訓之外,還有讓學生們自備的人手竹片戒尺一條。受罰之後,學生無怨言,家長更支持老師的做法。然而當我上初中之後,學校就逐步要求禁止體罰學生,訓斥學生也要注意方法,慢慢老師就都換了“軟式”教育方法。從歷史根源來說,我認為自從教育政策和學校規定曾經的“人性化”慢慢導致了現在的“三不管”,學校不敢管,因為學校和老師失去了管的保障。

2. 獨生子女太“寶貝”。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有的甚至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這一個孫子或孫女,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家庭裡面,孩子獨佔雨露,也容易恃寵而驕,家長生怕自己的“獨苗”受損,含在嘴裡怕化了,又怎麼能容許他人(學校和老師)嚴厲管理?更別說出一個什麼受傷或者更嚴重的意外了,所以學校的“硬”管理就更加隔靴搔癢,更別說嚴厲了。

3. 媒體引導的氛圍。近些年我們在報紙,手機上等等看到的有關教育的新聞,只要你稍微一想,是不是都是幾乎偏向於保護孩子一方的?只要老師稍微動手,基本上就要上新聞,甚至嚴重的情況上法院。這些媒體的“帶風向”唯恐天下不亂的情況,(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學校和老師管理適當),慢慢讓學校和老師縮手縮腳,不知如何下手,不知不覺間加深了教育和受教雙方的矛盾。

綜上所述,如果要真的做到學校敢管,家長讓管,甚至學生願服管,首先再次確定較嚴厲的管理政策和措施(政策和措施最好能得到大多數家長的意見共識,制定前多調研),然後“軟硬結合”,從政策和規定面進行制度保障。其次,家長應該支持,甚至可以在每次開學時簽署自願把孩子交給學校和老師管理的協議,當然也需要具有監督權,保持學教雙方管理透明,溝通暢通。

你是否贊同呢?

個人意見,共賞共鑑。


小毅談PMP


我讀了幾篇評論文章,他們都寫得非常好,確實切中要害。現在出現的這些問題是教育改革和教育開放後慢慢形成的,直到最近幾年問題越來越多。首先現在就讀的孩子的父母親都是獨身子女比較多,當時的父母親一輩對他們就寵愛有加,當時的學習氛圍都是對老師比較尊重的,孩子也能靜心的學習,外來流動人口也不多,更少有外籍文化的入侵,一旦小孩讀書不好,當時父母親還是耍管的(因為這一輩的父母親知道沒有文化的苦衷),也支持老師管的,社會環境在當地都是傾向於教育的。後來流動人口多了,外籍文化也慢慢地滲透到地方、學校、學生漸漸的在教育領域中出現了一些不和揩的情況。我個人看法有以下幾點:1,教育的大環境變了,從過去的德智體教育慢慢地轉移到智體德教育再往後就突出了智力教育為主,某些學校都以升學率和分數來評優和獎金考核,宣傳謀體也則重報導什麼高考狀元,某學校本科升學率是多少,小學、中學也則重報導重點小學和中學的升學率。所以從幼兒園就開始就學習了不該過早接觸的知識。因而產生了校外輔導班,逐步地到遍地開花。2,由於出現了重點學校重點班和民辦學校及校外輔導班就帶來了教師人材的稀缺,出現高薪到公辦學校挖人才,對穩定教師隊伍產生了負面影響,從而滋漲了某些教師的傲氣而直接影到教師的執教行為。3,因為獨子女一代居多的父母親過去受到過寵的教養,其性格有些偏執,初為人母一切都想按自己的思維來要求自已的子女,處處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高人一等(當時獨子女時代也有很多人擔擾獨子女今後性格的不完美),同時也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往往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過於偏擔,造成了師生及家長之間的矛盾。4,現在人口交流又多又頻繁,外地人在各城市拼慱後在當地落戶,自己耍繼續工作,把遠在他鄉的父母親接來照顧兒孫,由於歷史原因他們的文化水平不太高,生活習慣也不一樣,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樣,促使原住民和外來人口的矛盾也影響到孩子,所以學校出現霸凌事件較多的原因之一,過去就讀學校都是附近居民,抬頭不見低頭見,老師也是家鄉的居多,矛盾就相對少了。五,由於選擇學校原因,出現天價學校和高價學區房,付了大價錢的父母來該校就讀,一旦學習跟不上或者老師嚴格教育過了些頭,某些父母親就承受不了就和學校及當事老師睜吵也就見怪不怪。六,由於某些不良社會風氣影響到家長,家長請客送禮,目的想讓教師對自己孩子能特殊照顧一下。當孩子們看到這些情況就對老師有了看法,甚至少數同學對老師就不尊重了,認為老師收了父母親的禮就應該對我好,不應該來教訓批評我。凡此種情況導致現下局面。通過教育部的新規校風一定會好起來的。


用戶9579905807333


那裡出了問題,是領導出了問題,大家怕校鬧。和醫生怕醫鬧一樣,教師沒有安全感,領導怕出問題,就拿教師收拾,動不動就處理,開初,教師好欺,在他管轄之下,校鬧就不敢處理了,他們更怕家長告到上級,怕官帽子保不住。教師很受氣的。教師受的攻擊太多了,媒體要為教師伸張正義,至少不能讓人利用媒體攻擊教師。七十歲國家的生日過了,七十年成績很偉大,有的人娃娃考不好,就拿教師生氣,這不行。七十年成績很偉大,是以科教興國才有的,科學家都不敢忘教過他的老師,但老師還要受小家長的氣,受校長的氣。有人說考考考,學校的法寶。現在各單位也是考考考了。但是有人批應試教育,那麼多偉大的科學家,使我們的工業基礎那麼好,科技那麼好,科學家還不是老師數出來的,文化的傳承,科技的付承,還不是要靠老師。我最反對打擊老師,攻擊老師,汙隘老師。全社會都要保護老師,尊師重教。


鍾靈毓秀饒


你要說教師不願管,學生不願讓別人管同意,要說家長不讓管就有點趙高的味道了。學生不願讓別人管是天性,這是沒辦法的事,但家長是願意讓老師管的,但不是打學生,萬一打壞了,那是一輩子的事,賠多少錢都沒用。而說老師不願管還是有道理的,誰不想清閒的掙大錢啊?其實,有些老師是依著不讓打未成年學生的理由而想清閒的掙大錢,有些人其實也明白靠簡單的打人手段搞教育是錯的,只不過想要清閒的掙大錢而已。


漢字拼音化科學


導致老師不敢管學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挺複雜的。首先在於社會輿論、一些媒體,一旦極個別老師出現一些道德問題,或是老師嚴格管理學生出現的個別狀況,它們迫不及待地去挖掘,去報道,甚至無限地放大老師的負面影響,可真是“一竹竿打死一船人。”人們受其影響,對“師道尊嚴”產生了質疑,認為老師不再是“傳道授感”,受人尊重為人師表。其至有人不滿老師,師家關係緊張起來。老師也人人自危,不得不自保。當然,這不是普遍現象。

其次在於家長,一方面有的家長對老師產生不滿情緒,對老師有偏見,所以老師管理自家孩子,如果嚴厲了,他們會認為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會認為老師故意為之,針對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家長過於寵愛孩子,不能讓孩子受一點兒委屈。所以,老師對孩子管得過嚴,他們就不樂意了,有的還在學校鬧,鬧得不依不饒,沒完沒了。老師不怕才怪呢。

再者,一些人認為,只要孩子快樂就行,他學習好壞都無所謂。學生不好好學,作為老師肯定要教育他,批評他。受到批評的孩子當然不快樂了。看到自家孩子不快樂,一些家長也不快樂,就指責老師。老師見家長不願自己嚴管孩子,只好作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