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電影的“詩意”表達|專訪《美麗童年》導演陳靜

導語

從優秀的中學老師轉型做導演,一種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促使她完成了近10部兒童故事片的創作。《胖胖的夏天》《丁了歷險記》《大沙河會記得》等兒童題材電影作品,都是陳靜導演對“現實主義童話”的成功嘗試和對兒童題材電影的一種“詩意”表達。

如今,陳靜導演作品《美麗童年》即將上映,電影聚焦“美麗的謊言”,講述一個看似渺小卻波瀾壯闊的成長故事,通過兒童的視角展現複雜的現實世界。在導演陳靜看來,“真善美”是兒童電影創作中最非常重要的元素。

兒童電影的“詩意”表達|專訪《美麗童年》導演陳靜

電影《美麗童年》海報

博爾塔娜

首先恭喜影片《美麗童年》將在7月13日與觀眾見面。作為《美麗童年》的導演、編劇,你最初是怎樣決定創作這樣一部影片的呢?

陳靜

拍攝《美麗童年》的初衷,不僅僅是創作一部兒童片這麼簡單。我們在溫州採風時,這座城市帶給我很多感悟。人們都知道溫州的經濟十分發達,但在這座城市的某些地方,一邊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另一邊卻是雜亂的城中村,讓我感覺這就像是正在發展中的中國社會的縮影,我想在影片裡去探索生活在城中村裡的這些孩子是如何成長的,以及貧富不同階層之間的碰撞。

博爾塔娜

曾創作《胖胖的夏天》《丁了歷險記》《大沙河會記得》等兒童電影,你是怎樣聚焦到兒童題材影片進行創作的呢?

陳靜

我以前的作品也不都是關於兒童題材,也有成人主演的文藝片,但兒童片佔了很大比重。步入兒童片行列純屬偶然,2009年7月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畢業後,9月份就拍攝了第一部長片——數字電影《胖胖的夏天》,這部影片也是中國唯一一部入圍了多倫多國際兒童電影節和維也納國際兒童電影節的兒童片。這之後就連續拍了幾部兒童片。可能跟讀研前曾經做過7年中學班主任有關,我在面對孩子的戲時會有特別強烈的掌控慾望和信心,就是會有興奮點。但拍著拍著,又昇華出一種使命感。我們當下的孩子能看到的真人兒童電影太少了,好的兒童電影更是有限,自己既然已經花了這麼長時間在兒童片的領域,就有責任拍出好的兒童片來給孩子們看。

博爾塔娜

與此前的作品相比,《美麗童年》有哪些特別之處?你想要通過《美麗童年》向觀眾傳達一種怎樣的情感?

陳靜

《美麗童年》和之前的影片比起來,應該是在現實主義創作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關於夢境、幻覺以及恐懼等心理時空上的拓展,在詩意現實主義的表達上也更近了一步。我很希望通過《美麗童年》來展現兒童眼中複雜的現實世界。

孩子的世界裡都有什麼?成人的世界又以何種方式滲透和影響著孩子的世界?一條河隔開高樓大廈與城中村,令我難以撇開社會的現實,去純粹地講述關於孩子的故事。我之所以沒有為了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而設置跌宕起伏的情節,而是通過一件極其尋常的小事展開故事,是因為對我而言,孩子撒謊過程中的每一次心理波動、每一處糾結迷惘,都是看似渺小卻波瀾壯闊的成長故事。

兒童電影的“詩意”表達|專訪《美麗童年》導演陳靜

電影《美麗童年》劇照

博爾塔娜

你曾經是一名非常優秀的中學教師,後來是怎樣決定踏入影視圈的呢?此前的工作經歷是否對電影創作產生了哪些影響?

陳靜

說起來還是緣起25歲那年去北京的一次旅遊,當我走在北京老胡同裡,抬頭望見牆外的天空,那一刻忽然很想有所改變。我覺得當時的自己像浮萍,有一種無根的虛浮感。即使自己努力嘗試在課堂上有所突破,卻無法改變教育存在的問題。

因為我的父母年輕時都是影迷,我從小就愛翻看家中爸媽自己手工穿線裝訂成冊的《大眾電影》雜誌全年本。別人來到北京都要去故宮長城,我卻只想去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看看。走在校園裡感覺很美好,回去時還順帶買了兩本書,一本叫《表演指南》,另一本是《導演基礎知識》。回家後,忽然我就想,為什麼我不能當導演呢?準備了兩年後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畢業後第三年,在導師章明的監製下,我編劇導演了一部叫做《紫香槐下》的教育題材電影,講述祖孫三代教育工作者的故事,影片直擊了當下教育改革的重點所在——教育如何解決效益與公平的問題。我過去的學生在看著鏡頭跟蹤片中女演員的背影時,紛紛說很像當年的我。片中的女主角在一定程度上幫我實現了曾經的教育理想。

博爾塔娜

在《美麗童年》小演員陣容的打造方面,你是如何考慮並最終決定的?在你看來主演周詩琪在影片中的表現如何?

陳靜

項目起初就確定了兩個小演員選擇的方向,一是從溫州當地選;二是從海選範圍裡選。覃月這個角色的確定上,也經歷了一個相對比較“漫長”的過程。我希望找到一個有著一雙會說話的眼睛的小姑娘。全片的故事展開都是以覃月的視點來呈現的。這雙眼睛要表達很豐富的內心層次,它們要憂鬱,但又不能直白和刻意,很多時候我希望這種憂鬱是淡淡的,甚至感覺不到憂鬱。對於周詩琪來說,她的眼睛裡有我想要的這些東西。

隨著拍攝一步步接近尾聲,擔心的事一個個解決,我也欣喜地看到周詩琪已經完全“化身”覃月,她的表演越來越具有一種節奏,該留白的,該細膩的,她都能信手拈來。最後一天,周詩琪的媽媽說,她都快忘了女兒原來的樣子了。我認為從一個“傲慢”的“小公主”轉變為一個迫於生活困境,過於早熟的“乖乖女”,周詩琪付出了很多。並且她能在主創以及家人們的支持下,讓自己真正融入角色。

博爾塔娜

兒童電影的主角都是小朋友,那麼你在拍戲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哪些困難?如何與小演員做好溝通呢?

陳靜

首先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在表演過程中,即使是有難度的部分他們也是可以演繹出來的,並可以有很好的分寸感。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孩子們充分發揮他們融入角色的“天性”,讓他們相信自己就是劇中人物,並逐步進入人物內心。

這部戲對攝影師也有很高的要求,也許孩子最好的表演是在較為放鬆的走戲時,也許孩子最好的狀態只有一條,所以攝影師要在每一條拍攝時都能把它當成最好的一條去拍攝。同時,使全劇組形成習慣,走戲即開機。錄音、攝影等各部門進入實拍狀態,製片部門保證規範有序的創作環境。

兒童電影的“詩意”表達|專訪《美麗童年》導演陳靜

電影《美麗童年》劇照

博爾塔娜

在兒童電影創作中,你認為如何把控好“幼稚”與“說教”的平衡?如何用適合兒童的表達方式進行創作?

陳靜

藝術家都抗拒電影的說教作用,他們要求電影必須是藝術的表達,在觀眾的心靈裡產生美好的藝術共鳴。可“教育”功能是兒童片一個不可忽視的作用,因為兒童片總有義務給兒童觀眾展現一個真實的、也許是複雜而多變的、隨著他們的人生體驗而存在的世界,總有義務給予孩子美的薰陶。需要強調的是,尚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或懵懂、或劇變、或有待完善階段的孩子們,將從這些他們看到的影片裡汲取無法預知的信息。

所以,兒童片中的“真善美”是格外重要的東西。所有的兒童片其實都是關於“成長”的,作為創作者,我們得心中有數,這些天真的孩子會從我們的影片裡得到什麼。一定程度上,我們也是老師,也是有使命和良知的老師。我們應該用真誠的情懷去點燃孩子們心中的光,照亮他們的勇敢、堅強、善良和純真,讓他們在瞭解了這個世界紛繁複雜、美醜並存的真相之後,還能溫柔地愛它,還能微笑著前行。

博爾塔娜

《美麗童年》講述的是孩子們的故事,同時也是一部值得家長看的影片,對於兒童電影的“閤家歡”模式,你有怎樣的看法?

陳靜

一個影片拿到影院裡,給不同的觀眾看,不同的觀眾能從中看到不同的東西,這是電影作為文本來說最本分最自然的事情。一個兒童片,是不是一定只能給孩子看?如果一個兒童片,孩子看的開心,家長也能坐得下來,對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的兒童片來說,應該都是件值得開心的事。畢竟,買票與否,這個權利大部分時候還是掌握在家長手中。一直心心念想做家長和孩子都喜歡的閤家歡電影,這次算是以文藝片《美麗童年》做一次初級的探索吧。

博爾塔娜

隨著影視行業的繁榮和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影人、觀眾開始關注兒童電影,你認為兒童電影的未來有怎樣的發展方向?

陳靜

在我個人這些年的創作經歷中,其實還是真切地體會到兒童電影受重視的程度是越來越大了。如果它可以看成一個片種,那無疑在當下中國所有片種中,唯有兒童片還是一個存在懸念的藍海。當然兒童片本身不是一個類型,它有很大的寬容度,可以做很多類型的探索。我所期待的是,隨著電影產業的逐步完善,未來的兒童電影在題材樣式上能有更加豐富多樣的突破,既有以兒童故事為主的真人閤家歡電影作為兒童片的商業主流,也有百花齊放之下的各種藝術探索。

兒童片的觀眾市場其實是巨大的,但也是有年齡分層的。兒童電影也應該在商業上有很好的前途,除了票房,也應該有與兒童消費有關的電影衍生品甚至主題樂園等等可以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我希望自己能夠為這個理想的局面努力奮鬥添磚加瓦。當然,這樣局面的形成,不僅需要好的政策和投資環境,更需要兒童電影創作者自身的努力,人類歷史的大多數創新和突破,都是由個體的探索帶動的。

兒童電影的“詩意”表達|專訪《美麗童年》導演陳靜

電影《美麗童年》劇照

博爾塔娜

在《美麗童年》之後,你還有哪些創作規劃?除了兒童片、文藝片,會不會在商業片領域進行一些嘗試?

陳靜

畢業九年,拍攝內容不斷拓展,從兒童片、主旋律、文藝片中積累了豐富的製作經驗,也讓我養成了“痴心妄想”的習慣——在每一次條件有限的創作中,在束縛裡去努力實現哪怕一點點的自我突破。有時候覺得自己的創作像小草,生命力頑強,給點兒空隙就要發芽。當然內心的創作興趣和慾望更像是一塊幹海綿,能喝下一個海。想嘗試的領域很多,遇到能讓自己興奮的商業項目當然不會排斥。希望未來除了能堅持創作精良的兒童電影,也能在自我表達以及各種類型的題材上有更深的探索。

博爾塔娜

兒童電影是很難拍的電影題材,在你多年的創作過程中,有哪些創作技巧和感悟與大家分享?

陳靜

一部兒童影片,如果只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裡做了一個遠離現實的夢,那麼這部電影就是失敗的。孩子總要長大,總要走出“楚門的世界”,兒童電影應該為他們打開一扇窗,甚至一扇門。尚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待成熟、完善階段的兒童觀眾,有可能從電影裡汲取創作者無法預知的信息。我認為兒童電影中的真善美是格外重要的元素。

兒童電影其實更適合找到一種“詩意”的方式來表達。在創作《胖胖的夏天》和《美麗童年》的時候,我們的定位是做一個“現實主義童話”。那時,只是希望能把這個現實的故事拍的有趣。現在看起來,這個定位的根本意圖是想用一種更容易被兒童觀眾接納的方式來創作影片——既呈現兒童世界的真實、又自由而富有創造性地表現這種真實,藉由某種“意象”進行“比喻”或“隱喻”,以期達到抒發某種情感、讓兒童觀眾更容易產生認同和共情的目的。當然,我也不敢斷言這些影片都是具有“詩意”的,只是希望朝著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方向前進,並期待能走的更遠。

結語

陳靜認為,“我們應該用真誠的情懷去點燃孩子們心中的光,照亮他們的勇敢、堅強、善良和純真,讓他們在瞭解了這個世界紛繁複雜、美醜並存的真相之後,還能溫柔地愛它,還能微笑著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