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錢幣之王--“光緒元寶奉天一兩金幣”


近代錢幣之王--“光緒元寶奉天一兩金幣”


幣王奉天一兩

近代錢幣之王--“光緒元寶奉天一兩金幣”


幣王奉天一兩

近代錢幣之王--“光緒元寶奉天一兩金幣”


幣王奉天一兩

2015中國國際錢幣(北京)展銷會將於5月22日-24日在北京正式舉行。據悉,該錢幣展被譽為錢幣界頂級盛會,本次展會特別邀請到資深藏家周大為展出“奉天癸卯一兩”,這枚極具傳奇色彩的幣王在2011年被周大為以2500萬購入,從美國輾轉至臺灣到內地,多次刷新中國錢幣拍賣紀錄的幣王幸得榮歸故里。

1991年古德曼中國錢幣專場拍賣專場的標王,以當時的天文數字18萬7000美金成交的奉天省造光緒元寶癸卯庫平銀一兩,簡稱“奉天一兩”。在民國年間,它就被稱為傳說中的銀幣。時至今日,它已被泉界公認為中國龍銀大珍、錢幣之王,與之匹配的則是其每次引領的一個又一個價格高峰。從KANN專場到1991年GOODMAN專場,奉天一兩不斷打破中國錢幣的成交記錄。要知道,1991年的18萬7000美金在當時已經是絕對天價,據悉拍者心理價格是50萬美金。

奉天一兩在1991年拍回後,一直受到嚴格保護,以至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即便是在臺灣鴻禧美術館舉行各類展出,它也沒有亮相。直至奉天一兩由周大為帶回內地,大家有幸能一睹國寶幣王風采。“銀元網”公眾號。周大為是85後資深錢幣收藏家,從啟蒙時對錢幣之王的敬仰到如今擁有“奉天一兩”,除了幸運更彰顯其對錢幣收藏的狂熱興趣。

本次錢幣展定位為國際性錢幣展銷會,屆時將有來自全球知名錢幣機構、錢幣經銷商、收藏愛好者等前來參展。這枚頗有歷史淵源的傳奇幣王“奉天一兩”原定在博物館舉辦首秀,正是周大為看重這次幣展的重要意義和規模,最終決定在第一屆中國國際錢幣展銷會上正式亮相。

奉天一兩背景資料:

名列中國龍銀大珍之首的“奉天癸卯一兩”,是中國近代貨幣史上著名的“圓兩之爭”幣制大討論下的產物。圓兩相爭多年,主張制定“兩”為銀幣面額單位的保守勢力曾暫居上風,因此在光緒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間,無論是中央或地方,都曾進行試製“兩制”的金銀幣。

同時期戰亂甫定,百廢待舉,商民元氣未復而市面銀錢俱缺,奉天省當局認為幣制混亂有待整理,因此盛京將軍增祺將造幣廠與機器局分開,單獨設立奉天製造銀元總局。因此推測“奉天癸卯一兩”就是在中央與地方都在醞釀幣制措施的情形下,奉天製造銀元總局試製的。

 

近代錢幣之王--“光緒元寶奉天一兩金幣”


美國路易斯安那世界博覽會繪圖記錄

近代錢幣之王--“光緒元寶奉天一兩金幣”


中國參展品目錄

目前所知,“奉天癸卯一兩”最早見諸文字記載是見於中國參加1904年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安那市舉辦的世界博覽會的《中國參展品目錄》上,在這本由中國海關編寫的目錄上,奉天省海關牛莊口(Newchwang)展項內,載有奉天造幣局“嘗試製作了一兩銀幣,因不受歡迎,未流通而取消”。收藏大師耿愛德在其1954年出版的《中國幣圖說匯考》的第328頁轉述以上內容。耿愛德特別提到他多年以來不遺餘力追求此幣,直到1950年10月,耿愛德從香港得到一張清晰的拓片並按出讓者的索價支付了2000美元,才輾轉納入收藏。

耿愛德逝世後,遺藏分批拍賣。第一場在1971年6月舉行(盒子背面下方標註)。奉天癸卯一兩的成交價為3000美元,而20年後的1991年6月加州“古德曼中國錢幣集藏”(The Irving Goodman Collection of Chinese Coinage)專場拍賣會上(盒子背面中間標註),起拍價35000美元為該場次2000項拍品中最高的。經過激烈的競拍,最後以含手續費一成的總價18.7萬美元成交,創下中國錢幣在國際拍賣會上的激烈,落槌後在場人士全體起立鼓掌。得標者系臺北鴻禧美術館。臺北鴻禧美術館珍藏20年後於2011年轉內地藏家接受,在2012年經PCGS評級入盒。此幣自20世紀50年代公開以來,每20年才曝光一次。

中國錢幣以往在國際上成交價偏低,究其願意是以往國人富裕程度不足,無力將珍貴文物購回,最近10年形勢已經扭轉,流失在外的國寶級古玩珍寶逐漸迴歸。此乃中國之幸,收藏之幸。

此幣奉天的英文拼法為FEN-TIEN,與七錢二分上的FUNG-TIEN不同,漢語拼音在當時並無統一標準,不能視為錯誤。奉天癸卯一兩在見諸報道後近半個世紀,世人方得識其真面目,迄今該幣仍為孤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