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文 | 我要我的天空1994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談笑那風生,只靠那三寸不爛······”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很多人會想起《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劇。

說起《鐵齒銅牙紀曉嵐》,就不得不提一下著名的“熒屏鐵三角”:王剛,張國立,張鐵林。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大家最初發現他們之間的友情,就是在《鐵齒銅牙紀曉嵐》四部曲裡。

據統計,認識以後,在各種電視劇裡,他們累計合作了得有300多集。

他們這種中年人的友情,更像一罈陳年老窖。埋在地下不覺味,開壇便是十里香。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真正的好朋友,是在他/她面前,能肆無忌憚展現孩子氣的天真

相較於娛樂圈中,大部分明星表面上互相奉承的相處模式。

王剛、張國立、張鐵林之間的互動,可謂是讓人大跌眼鏡。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三個加起來得有兩百多歲的老大爺們,在對方面前卻像頑皮的小男孩。這不,在晚會上,他們仨又懟起來了。


張國立在節目中懟王剛:“你又不是人家和大人,60歲老來得子,70歲還在外面賺奶粉錢。”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張鐵林接著調侃:“這說明人家和大人風采依舊!”引得場下笑聲連連。

在私下的相處中,他們也充滿了孩子氣的天真。

他們在雪地裡瘋狂地打雪仗,扔雪球砸對方。三個人互相叫對方小名,張國立叫“立立”,王剛叫“剛剛”,張鐵林叫“磨嘰”。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可能大家會問,為什麼他們能肆無忌憚地,展現自己幼稚的一面?

因為他們彼此信任,瞭解對方,知道朋友的安全區和逆鱗在哪裡。只挑一些能夠開玩笑的地方調侃。


不是隻有好的愛情才會讓人變得天真,好的友情也能讓人返老還童。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真正的好朋友,是在你脆弱的時候,默默支持你的人。

在拍攝《鐵齒銅牙紀曉嵐》第四部的時候,王剛的母親住院,他每天都很焦急。張國立和張鐵林都表示理解,並且主動熬夜,先把他們兩個的戲份拍完,好給王剛留出時間。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一天拍完戲,張鐵林和張國立堅持讓王剛留下來吃個飯。

王剛很生氣,對兩個老朋友發了頓脾氣。

“這都什麼時候了,我每天來回跑,這麼忙哪有精力吃飯。”

誰知道剛一推開飯店房門,王剛就看到了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張國立和張鐵林為他齊聲唱起了生日歌。

王剛當時感動到哭。他竟然忘了今天是自己的生日。而兩個老朋友卻銘記於心。

張愛玲說:“到了中年的男人,時常會感覺孤獨,因為他一睜眼全是要依靠他的人,而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在生病的母親面前,王剛是撐起一切的主心骨。在年幼的孩子面前,王剛是頂天立地的父親。

只有在張鐵林和張國立面前,他才是一個需要被呵護、被關懷的小公舉。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張鐵林和張國立不僅在他心理最脆弱的時刻,給與溫暖與支持,也見證了王剛人生中每一個重要時刻。

王剛大女兒結婚、喜得外孫、小兒子出生滿月酒,都是張國立和張鐵林跑前跑後操辦的。

再發狠打拼的人也會有軟肋,只不過從不在人前流淚。再成功的人,也會因孤獨夜不能寐,渴望有人能懂他傷悲。 ​

有了這些老朋友的支持和理解,哪怕前方是深淵,也願意奮力一搏。因為覺得人間值得。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縱使千萬人誹你謗你,猶言一句“我信你”。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人世間最難得的,莫過於有一個充分信任你的朋友。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張鐵林、張國立、王剛的私人生活,在外界看來都充滿爭議。光八卦小報的捕風捉影,就有無數個版本。

在個人生活上,張鐵林早年離婚後,奉行不婚主義,與大女兒常年分離。

張國立和鄧婕再婚後,不要自己的孩子,而是選擇領養。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王剛第三次結婚,娶了比他小20歲的嬌妻,60歲老來得子。他的外孫和小兒子同歲。​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一生怎樣過的自由。

只因為他們是老戲骨,便引起了外界的惡意揣測和指指點點。

光憑各種帶節奏的誇張報道,我們其實很難對一個人真正下結論。各中真相如何,恐怕只有當事人心裡才清楚。

但是他們不在乎外界的指指點點,選擇信任眼的朋友,而不是偏聽謠傳的風言風語。

只因信任,他們之間的友情,很難被小人讒言挑撥。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一段友情能相守幾十年,勢必要處理好“利益”這個問題。

王剛在接受遼寧衛視專訪時,曾經這樣說:

“你知道很多朋友多少年來,一直和平相處,為什麼忽然說崩就崩了?那多半是因為利益,我們仨似乎沒有利益上的這種衝突。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其實身處娛樂圈,他們不是沒有利益的衝突。而是在利益衝突來臨的時候,他們選擇了為對方著想。

在張國立籌備導演電視劇《五月槐花香》時,張鐵林和王剛都二話不說,助力主演。

當時有一個戲份吃重但是表演難度較大的範五爺角色,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演員。

張鐵林自告奮勇頂了這個角色。

張鐵林完完全全打碎了之前“吹鬍子瞪眼”的固有套路。他成功地塑造了劇中設定的“下等人”的角色。

在這部戲裡,張國立、張鐵林、王剛可以說是為對方著想的同時又相互成全。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王剛和張鐵林的鼎力支持、努力付出成全了《五月槐花香》這部劇。而《五月槐花香》電視劇裡的範五爺和藍一貴這兩個角色,又成全了張鐵林和王剛。

在名氣上,他們有共同的奮鬥理念:戲比人大。

在現在流量當道的娛樂圈裡,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明星新戲宣傳的時候都在撕番位。

就連在電視劇裡演CP的男女主角,戲外也要為“一番二番”這種事情撕個你死我活。

買水軍、控節奏,勢要奪得名利場上的“第一把交椅”。

可是張國立、張鐵林、王剛,卻從來沒有過要搶對方風頭。

王剛曾經說過:

“在我們之間,有的時候別人看來,可能有名的方面的衝突,比如誰排前邊了,誰排後邊了。但是大概因為我們三個人的共同經歷,這些都看透了,自然也就愛護這種友誼。”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這三位老戲骨在演戲的時候只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默契配合去演好一臺戲。

2017年,張國立、王剛、張鐵林一起合作話劇《斷金》。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張國立和王剛都有豐富的舞臺經驗,唯獨張鐵林,他平時拍電視劇比較多,在舞臺上略顯生澀。

他們倆就帶著張鐵林一遍遍地走臺詞,不斷打磨。張鐵林也很努力,肯下狠功夫排練。最後,他們一起貢獻了精湛的演技。

話劇《斷金》豆瓣給出了8.8的高分。

獨木不成林,一臺好戲離不開每個演員的默契配合。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在他們心裡,一場戲的成敗,遠要比個人的角色是否搶鏡,要重要的多。

“戲比人大”是他們的共同理念。

正如王剛所說,對娛樂圈的咖位、排名這種事,他們都看得很透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草一堆草沒了。”

他們早已在娛樂圈裡摸爬滾打遍、歷經了幾十年風雨了,明白這些虛名,不過是轉瞬即逝的東西。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對於他們來說,比名利和金錢更珍貴的,是三人幾十年的真情。

活了大半輩子,錢財和名利是身外物,唯有人與人之間,肝膽相照的真心,才是老來真正值得回憶的東西。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情義更比千金重。

可能在一些人脈學裡,會有這樣一種理論。

“一個人只有在他擁有利用價值的時候,人們才願意與他交往。”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這麼冰冷。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在心理學中提到過,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類擁有穩定的情感,而動物只有短暫的情緒。

正是因為人類擁有穩定的情感,所以才有了“肝膽相照”“風雨同舟”“生死之交”這些典故和真情。

一段幾十年的友情,放在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也是極其難得的。

真正的朋友,就像張國立、王剛、張鐵林的友情一樣。從雄姿英發到兩鬢蒼白,依舊在一起。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電影《千與千尋》用坐車來形容人的一生。

“生命是一列轟然向前的電車,每個人都只拿到單程票。旅途中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步履不停。”

詩人晏殊有一句詩形容這種人生感悟。“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曾經可以交託後背的朋友,有人為攀高枝漸疏遠,有人為爭名利撕破臉,有人為圖富貴冒風險·····

走過半生,驀然發現,當時和你一起出發的人,已所剩無幾。

潮起潮落,大浪淘沙,歲月只會留下對的那個。中年人的友情儘管沒有少年人的衝動熱血、快意恩仇。但勝在“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重聚:加起來超過兩百歲,玩起來像兩歲孩子

中年人的友情,不再勸酒拼一醉,而是開始擔心你的胃。不再徹夜蹦迪唱K,而是開始送你保溫杯。

不再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你,而是懂得你的心酸與苦淚。

長夜裡抱頭痛哭,黎明後各自打拼,才是人生的常態。

【排版 | 沐漪】

【每日話題】關於張國立、王剛、張鐵林只有的鐵三角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柴叔愛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