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杰未必真名士,仁者必是有心人:宋代“客商荒山遇险案”原委

四川黎州(今四川汉源)有位客商王万,要到成都府做买卖,行至离城四十里之遥的潘家岭时,由于天色已晚,只好就宿于附近祝婆的店里。因与汉州(今四川广汉)客商沈明同店居住,故而闲聊时,王万问起对方何方人氏,要去哪里经商。沈明客气应道:“在下汉州人氏,预备前往成都做些小买卖,兄台何不与小弟同行?”两人买酒对饮,订约为兄弟之交,喝至更深夜尽,欢悦奋然,同床共睡一宿。

豪杰未必真名士,仁者必是有心人:宋代“客商荒山遇险案”原委

次日天色渐晓,两人吃过早饭,整顿行李,辞别店主动身。行至万松岗,四无人家,但见山间峻石岩崖,松林遍布,道旁有口古井,数十丈之深。王万见沈明随身携带财物颇丰,腰间鼓囊,心欲图谋,故假意招呼道:“日色炎热难行,不若解担稍歇一番。”沈明点头赞同。二人放下行李,同坐石上,交谈良久,路上悄无人行。王万突然诈称腹疼,求沈明上前帮忙抚摩。

沈明哪知这位刚结交的兄弟竟潜谋不轨,只知尽心替他分忧。王万趁沈明不注意,猛地用力一推,沈明立足不稳,登时倒退跌落荒井,王万“尽夺其财而去”。沈明在井底放声叫屈,奈何无路可走,即便有人路过,“皆莫知之”,以致苦饿一天有余。次日有数位温江的客商,也因解担稍歇万松岗,忽闻井内传来微弱的呼救之声。

豪杰未必真名士,仁者必是有心人:宋代“客商荒山遇险案”原委

几位客商面面相觑,颇为疑怪,于是解开笼索,互相连结,投入井内。沈明见有绳索落下,心内大喜,自谓苍天有眼,便以绳索紧系腰间。客商见绳索抖动,急忙合力拽起,沈明方才得以脱困。众客问他缘故,沈明满心憋屈,说出遭遇同行客人谋陷之事,连续几日未曾进食,濒临绝境,饥馁困苦,几欲断命。众客也是漂泊奔波的行商之人,唏嘘之余,无不哀怜,纷纷拿出自己的口粮分给沈明。

由于急着赶路,众客商也就没有久歇。沈明望着渐渐远去的一群好心人,思量自己的钱财化为一空,又身无长物,无处投奔,只好兼程来到成都府衙申诉。行至府前,竟遇见王万正于府前商铺买办。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沈明怒火中烧,一个箭步,近前双手扯住,厉声喝道:“好你个奸贼,还我财物!”

豪杰未必真名士,仁者必是有心人:宋代“客商荒山遇险案”原委

王万正眼一瞧,这不就是自己推落荒井、亲手谋死的兄弟么?顿时惊骇错愕,误以为是冤魂取命,全身僵硬,无法走动,不得不被沈明连拖带拽,扯入府衙。知府当堂讯问,搜出赃财,王万心虚理亏,无法抵赖,只得老实招认谋财害人的罪行。官府当场追缴财物还给沈明,王万谋财害命,按律本该问死,所幸沈明没有遇害,得以生还,因此王万罪减一等,发配到地处穷山恶水的蛮荒州郡充军。

--------------

此案译自《百家公案》中【谋并客人财】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