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厚重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得大病了?

渝華姐快樂生活


舌苔厚,從解剖學角度說,可因病後食減,舌的機械摩擦減少,或因發熱失水、唾液分泌減少等,影響舌的自潔作用,引起絲狀乳頭延長所致。

在中醫舌診來講,舌苔厚,表示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病邪入裡,病情由輕變重。相比薄苔,它的確是重一些,但也要看舌的其他情況。

厚苔只顯示了原發病的輕重變化,但是不是重病,是由原發病的性質決定的,而與舌苔厚薄無關。

簡單來說,舌苔先看苔色。

1、白苔,一般表示為表證、寒證;黃苔主裡熱證;灰苔主裡證。還有黑苔,大多由黃苔或灰苔轉化而成,黑苔一般可認為病情嚴重。

2、其次是潤苔、燥苔。舌苔潤滑多津液,為津液未損傷,稱為潤苔。津液損傷,就是燥苔了。

3、腐、膩苔。苔質顆粒細小緻密,中厚邊薄,刮之易去者,稱為膩苔。常見於溼濁、痰飲、食積、溼溫等;苔質顆粉較大,疏鬆而厚,形狀似豆腐渣堆積於舌面,刮之易去者,稱為腐苔。腐苔為食積腸胃、痰濁內蘊及潰瘍之證。

題目所說的舌苔“厚、重”也可能是有腐苔、膩苔的情況。所以,就算患者同時具備舌苔厚膩的情況,一般也不會是什麼大病。

4、舌苔還有剝落情況。剝苔表示的是胃氣受損,花剝苔,多為氣陰兩虛。

5、有根苔、無根苔。就是看舌苔是否易刮落。不易刮落者為有根苔,多為實證、熱證;反之為無根苔,多見虛證、寒證。

6、全苔、偏苔。舌苔佈滿整個舌,稱全苔。舌苔僅佈於舌的某一部分,稱偏苔。全苔代表溼痰阻中之證。如果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裡卻未深入,但胃氣卻受傷。若舌尖部分無苔,而其餘地方有苔,代表腸胃有積滯或有痰飲。舌苔偏於左側或右側,表明病邪半表半里,亦可有肝膽溼熱;舌中央無苔、舌邊緣厚苔而中央薄苔,為陰虛、胃氣損傷或血虛之證。

7、點刺舌。舌苔不多,薄苔,舌上有很多紅刺群凸出舌面,像草莓的果實一樣。點刺出現於舌尖或舌邊,表示熱盛,可見於各種發熱感染性疾病或大面積燒傷病人;點刺出現於舌中,多為熱毒更盛或熱入血分,容易發生休克、神志昏迷。

8、光剝舌。即整個舌頭上沒有一點舌苔,光滑得像鏡了一樣,多是由於胃陰枯竭造成的,這些人多有維生素B12及體內鐵元素的缺乏。如果沒有舌苔,而且舌質暗紅,像牛肉一樣,叫作牛肉舌,多見於由於煙酸酶的缺乏而導致的糙皮病。光剝舌的出現,兩醫還可見於有惡性貧血和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人。

中醫認為舌苔的形成是胃氣上蒸而成的,所以舌苔主要反應的是胃氣的盛衰。厚苔雖然表示病邪入裡,但由於原發病的限制,未必是重病。像題目的情況,不是厚腐苔,就是厚膩苔,一般痰溼、溼熱情況較重,都可出現此種情況,對症調理,很快即可痊癒,不用擔心。


純鈞LHGR


一、舌苔厚白的發病因素

舌苔是舌背上的一層苔狀物,其由唾液、細菌、白血細胞等組成,出現了舌苔厚白,預示著胃腸道出現了問題。有實踐證明胃炎還有腸炎會讓大家在生活中出現舌苔厚白。在平時的生活之中喝水少,舌苔會呈現黃色,口乾,要是不注意的話,病情就會變的更加嚴重。

體內的溼氣比較嚴重,從而會導致口腔的唾液分泌,浸軟了舌頭的角化細胞還有角化不全細胞,細胞腫脹並且不易脫落;加上舌組織水腫和淋巴迴流障礙,舌面上老的角化細胞不脫而新的角化細胞又增加堆積,所以也會出現舌苔白厚的症狀。

一些慢性疾病同樣也會引起,慢性腎炎、支氣管炎、以及結核性腦膜炎等等,對於大家的身體傷害都有非常大的影響,都會造成舌苔變白變厚的併發症狀。

二、舌苔厚白的注意事項

舌苔白的人特別多,與平時的飲食上有特別大的關係。主要是吃寒涼的食物過多或貪吃冰鎮所造成的疾病。在生活之中要注意保暖,減少寒冷對身體的一些影響,身體內的寒氣逐漸少了,舌苔發厚並且變白的情況也會逐漸有所好轉。

每天要堅持鍛鍊身體,至少要在半個小時以上,增強身體抵抗力,還會加速身體血液循環,增強脾胃功能的功效比較好,鍛鍊身體的時候要控制好時間還有方法才是關鍵。


沃的課堂


我們先來看一下舌苔是怎麼形成的。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舌苔主要是由脫落的上皮細胞、滲出的白細胞、食物殘渣、細菌、唾液等成分構成,但現代醫學對舌苔的重視程度遠不及中醫學。



在中醫學的認識中,舌苔是胃氣燻蒸於舌面形成的。舌苔的正常形態為:薄白,即正常人的舌苔是白色、薄薄一層的覆蓋在舌面上。

在祖國醫學的認識中,舌苔的變化,能夠反應人體病理改變。比如題主問的舌苔厚重,其實這並不是一個科學描述舌苔的名詞,我們看舌苔,要看其薄厚、潤燥、腐膩、剝落以及顏色的變化等等。


舌苔厚重,假如是舌苔黃厚且膩,一般是有溼熱;如果是舌苔黃厚但乾燥,一般是胃火亢盛;如果舌苔厚重,苔質疏鬆,顆粒較大,刮之如豆腐渣樣,多為食積胃腸或痰濁內阻。當然,舌苔僅僅是望聞問切中的一個指標,還要結合病史、脈象、病人主觀感受等資料綜合判斷身體哪一臟腑出了問題,才能對症下藥。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e醫路同行


舌苔厚重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得大病了?

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叫舌苔。舌苔由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細胞等組成。正常情況下,由於咀嚼和吞嚥動作,以及唾液、食物的沖洗,經常不斷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質,僅表現為薄白的一層舌苔。當進食少或只進軟食,使咀嚼和舌的動作減少,或唾液分泌減少,舌苔就變厚。常見的舌苔有白、黃、黑三種。祖國醫學認為,舌苔是由胃氣所生,從舌苔的白和黃,可辨病之寒熱;從舌苔的薄和厚可辨病之深淺;從舌苔的變化,可辨病之轉化。

有的人,伸出舌頭可看到其舌上有一層像垢物一樣黏黏厚厚、不易颳去的舌苔,這在中醫上稱為“舌苔厚膩”,提示病人“溼氣”較重。這種情況多由於飲食過量,過食油膩食品或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足。當出現厚膩苔時,病人會出現肚子脹,食慾不振,甚至出現腹瀉等症狀。

如果舌苔呈黃厚膩,說明病屬“溼熱”,病人往往會伴有口苦、口臭、渴不多飲、尿少而黃,甚至面目皮膚髮黃等症狀。這種情況下病人應少吃辣椒、生蔥、生蒜等辛辣食物,多食用薏苡仁、冬瓜、綠豆等具有清熱利溼功效的食物。嚴重的可以服用甘露消毒丹來治療。

如果舌苔呈白厚膩,說明病屬“寒溼”,病人往往會伴有肚子脹,噁心嘔吐,口中無味,大便稀溏,頭身困重、畏寒怕冷等症狀。這種情況下病人應少食冷飲和西瓜、綠豆等性寒的食物,多搭配食用生薑、蔥、蒜、胡椒等辛溫發散的食物和薏苡仁、冬瓜等利溼的食物。嚴重的亦可以服用香砂養胃丸、參苓白朮散來治療。

舌苔厚,很多人自己會吃些“敗火”的藥。然而,舌苔厚膩最常見的症狀並不是“上火”,而是“食積內停”,即整個消化系統功能的減退,一般多見於吃大魚大肉、辛甘厚味的人,此時,最好吃點開胃健脾、助消化的藥物,如果盲目敗火,反而會“引火燒身”。另一種舌苔厚膩的情況多見於脾胃弱的小孩、老人,久病或是大病初癒的患者。這些人由於氣血虧損,消化功能比較弱,無法正常地消化吸收和排洩,導致舌苔厚膩,中醫把這類情況叫做“本虛標實”。此時服用一些敗火的藥物,就會使原本虛弱的脾胃功能乃至整個機體,在清熱瀉火藥苦寒藥性的重擊之下出現更大的損耗。

我是黃志豔大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舌苔厚重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黃志豔大夫


舌苔由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舌面滲出的白細胞等物質組成,正常人的舌苔薄而均勻地鋪在舌面,中部、根部稍後。

舌苔的多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人的咀嚼、吞嚥、刷牙等動作都會讓舌苔變薄,而自身新陳代謝又會不斷產生新的舌苔。

舌苔厚膩多為以下原因

1、脾胃虛寒

胃寒溼者舌苔白膩,即舌苔白白的,厚厚的,不易刮除。

2、體內有溼熱

舌苔發黃,厚膩,伴有口臭,喜冷,說明體內有溼熱。

3、氣虛

舌苔厚膩、發黃,但沒有明顯上火症狀,多為氣虛引起消化不良說之,宜用補氣、補腎的藥材,來幫助脾胃運化。

舌苔的形態、多少最能直接反應一個人的消化狀態,偶爾有其他疾病忌口,只能吃流食的,由於咀嚼、吞嚥等力度減少,會出現舌苔厚膩的情況。

一般而言,健康狀況的判定需要結合望聞問切,僅憑舌苔並不能完全斷定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熬夜、飲食等生活習慣也會對一個人的舌苔形態產生影響。


執業藥師yang


不要盲目下定論聽醫生的


錦繡中原434


出現這種情況是體能溼氣太重,要及時諮詢醫生合理用藥,多鍛鍊身體,提高身體素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