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背后却隐藏着深层含义

民间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背后却隐藏着深层含义

古书中曾这样记载:"人可入棺内,切勿将脚伸入他人履中。履乃个人之物。焉哉焉哉"。

泱泱古国上下5000年

中华上下5000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下来的书籍大多记载着历史名事。也有一部分书籍记载着奇闻异事。但在清朝晚期时候,民间文化慢慢的生枝发芽融入百姓的生活中去。早在宋朝晚期,娱乐场所也有所发展。等到清末的时候,小说文化已经开始在民间盛行起来。

民间文化越来越丰富多彩。渐渐地与百姓的日常生活贴近起来。百姓的认知也随着时代在进步。百姓在书中也获得一些自己的道理。但是百姓终归没有读书人那么高的涵养,也说不出文绉绉的话。但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说出了一些简易通俗但是含有耐人寻味道理的俗语。他们大多在民间通行。

虽然他们比不上成语的博大精深,比不上寓言故事动人。但是这些俗语却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也深受着平民百姓的喜爱。

民间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背后却隐藏着深层含义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的国家。中国经历了那么多的时代。从奴隶主贵族到新中国的成立。我们流传下来的礼仪不计其数。在如今看来,有些我们称之为陈规陋习,比如裹小脚。三纲五常等。有些我们沿袭至今。比如家规家训。俗话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宁可试人棺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宁可试人棺,不可试人鞋。这句话是小孩子在老一辈口中听说。那时年纪尚小,听到老人的这些话就当是笑话,打哈哈便过去了,从没去了解过它的真正的意思。虽然理解不了它的深层含义,但是它的表面意思还是可以理解的。就是说一个人能试试别人的棺材。但是一个人不能试他人的鞋子。

民间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背后却隐藏着深层含义

在古代,每一位登基的帝王都会在生前就为自己寻找好去世时的陵墓。所以都会提前为自己做好一口棺材。皇帝都选用上好的材料。作为平民百姓,老人也有提前为自己准备棺材的习惯。家里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就选择稍差一点儿的木材。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就会选择好一点儿的木材。棺材并不是不吉利的象征。相反,在老人看来棺材是大吉大利的象征。提前备好棺材还可以为老人压寿。也就是可以延长寿命的意思。

此外,棺材的棺谐音是官员的官。人们认为棺材不仅是人们去世后身体的盛放之处。更是寓意着后事子女升官发财。所以人们认为棺材并不可怕,相反如果遇见棺材人们会告诉你,你以后一定会大吉大利,并且步步高升。

在那个还实行着科举考试的年代。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如果看见了棺材,他们便会很开心。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们觉得看见棺材是寓意着升官,寓意着他们能考取状元。

民间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背后却隐藏着深层含义

经商的人如果在路途中遇见别人家的老人下葬。他们便会觉得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好运的象征,寓意着他们这次的经商会收获很多的钱财。因此在那个时候,棺材是人们心中财富和功名的象征。

切莫试人鞋

棺材是可以试的,棺材是一个好运的象征。但是鞋就不同了。鞋有号码就意味着每个人的鞋大小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而且每个人喜欢的鞋子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啊,可以这么说,鞋是每个人自己的专属的私有物品。

古时候的风水大师认为鞋是一个人的运气的。

民间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背后却隐藏着深层含义

鞋中藏有玄机。能从一个人的鞋子看出这个人最近的遭遇。所以鞋不可外借。借鞋会让自己的运气外流。没有人会愿意将自己的好运分给其他人。在利益面前,人们大多都是自私的。农村有许多习语是这么说的。当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你的时候,我们称之为穿小鞋

。穿小鞋的意思就是你的身边会有奸诈的小人在给你使绊子。在背后陷害你。

从这些句话就可以看出。这总体来说能与鞋在一起搭配的词语大部分都是贬义的。虽然这些话没有科学依据。但终究话糙理不糙。

别人东西我不拿,别人物品我不试

其实,不论是棺材也好还是鞋子也好。农村老人所说的只不过是为了告诫后人罢了。老人怕后代人犯下不该犯的错误,所以想出这些俗语说明道理。老一辈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后代本本分分做人。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时,诸侯争霸,天下正处于混乱的时候。有一名男子他偷了邻居家的衣服。然后他想穿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又觉得如果穿出去邻居肯定会认出这件衣服。但是不穿出去摆在家里,他又怕随时被别人发现。他就这样整日惶惶恐恐在穿与不穿中纠结。晚上睡觉时,他就总想着该怎么样把这件衣服穿出去。导致他一夜无眠。

民间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背后却隐藏着深层含义

后来他禁不住内心的折磨。在一个晚上,他便偷偷地将邻居的衣服挂到了院里的衣服架子上。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都能很好的入眠。

这告诉我们拿了别人的东西,自己的内心都会惶惶不安。终究不是自己的。怎么用都不舒心。同样穿着别人的鞋子,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如果人们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就会天下无贼了吧。

这句俗语表面上看起来通俗易懂的。其背后却隐含着深层的含义。棺材与鞋子是两种完全没有联系的东西。用我们农村俗语就是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东西。不是那么好联系起来。人们通过夸张比较的手法将二者联系起来来说明道理。老人常用这样的话来告诫后人。千万不要因小便宜吃大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民间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背后却隐藏着深层含义

无论是寓言故事还是成语又或者是俗语,它们都是含有深刻道理的。它们或许没有多么高级的词汇,但背后的深意却令人寻味。所以老一辈人口中的俗语大部分还是有道理的。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的话是值得借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