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出關,是避難還是自殺?學者:當時他太痛苦

孔子和老子,作為中國兩個最出名的思想家、學者,他倆在人們眼裡的身份是不一樣的。人們總喜歡把孔丘稱作聖人,但是卻把老子稱為神仙。

這或許是儒家與道家的根本分歧,但是在關於兩人的傳說中,就能覷得倪端。

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出關,是避難還是自殺?學者:當時他太痛苦


老子為什麼被當做是神仙?這得從他西出函谷關開始說起。很多人覺得老子西出函谷關後不知去向,是因為他隱世了,也有人認為他是去避難去了,有人說他是去教化胡人去了,也有人認為他是直接昇仙了,但是也有學者認為,老子當年西出函谷關之後,是自殺了。

木心以及不少學者就人物,老子出關,是自殺去了。因為當時的老子。實在是太孤獨又痛苦。

老子出關

當年的周代,有一個叫做尹喜的人,他自幼博覽群書,而且還精通曆法,也學習了占星之術。

當時的周代,有一個叫做李耳的人,他出生於貴族之家,在周朝的國家圖書館做官員,把一個國家的文化了解於心,開始參悟起一個別人從來沒有參悟過的道路。

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出關,是避難還是自殺?學者:當時他太痛苦


周敬王23年,天下大亂,諸侯割據,周王朝腐敗,當時已經做到了周大夫的尹喜對周王朝統治失望,於是就辭去官職,從洛陽跑到了函谷關,在函谷關做了一個小令,過著每天優哉遊哉的生活。

一日尹喜觀天象,忽有紫氣東來,尹喜大喜,知道這是有聖人出關的徵兆。果然沒過多久,尹喜就看到了一位老者騎著牛優哉遊哉的走過。這位老者,就是已經得到的老子。

尹喜慌忙留住老子,希望能讓老子指點一下自己。老子感嘆後,在函谷關逗留了幾天,留下一本五千字的《道德經》。這就是老子出關的故事。


在魯迅先生的小說《出關》中,孤獨而痛苦的老子

孔子與老子爭辯,孔子敗下陣來,但是孔子的“入世思想”還是在他心裡面留下了印記。他已經知道了周王朝的腐敗,自然對這種思想甚是感慨。在眾人都追求功名利祿的時候,老子卻想著“無為”,眾人皆醉我獨醒,這不是寂寞是什麼呢?

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出關,是避難還是自殺?學者:當時他太痛苦

在魯迅先生的文章《出關》中,描畫了一個有點呆呆的老子,那個時候的老子,是在跟孔子會面之後了。

“站住!”幾個人大叫著。

老子連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動也不動,好像一段呆木頭。

“阿呀!”關官一衝上前,看見了老子的臉,就驚叫了一聲,即刻滾鞍下馬,打著拱,說道:“我道是誰,原來是老聃館長。這真是萬想不到的。”

——魯迅《出關》


在尹喜終於逼迫著老子寫出五千字的道德經之後,終於心滿意足了。但是當時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魯迅《出關》裡面寫道:“老子像一段呆木頭似的坐在中央”,從“白鬍子裡面的嘴唇”中講他那些“道可道,非常道”之類的話時

“大家彼此面面相覷”,“為面子起見,人們只好熬著,但後來總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著自己的事”

直到最後“書記先生竟打起磕睡來”,而他的《道德經》也與“充公的鹽,胡麻,布,大豆,餑餑等類”放在一起。


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出關,是避難還是自殺?學者:當時他太痛苦


魯迅筆下的老子,那種孤獨感是那麼的深刻,他的思想、價值觀就明顯的不同:中國,上、中、下三等人,都尊“天”為無上的主宰,尤其是儒家,以及後來的理學家,說到“天”,就跪下來了:“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天人合一”,“天命不可違也”。


獨有老子,一上來就拆穿把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叛逆的氣勢好大!


當然,奴隸們不服,反問道:“那麼聖人呢,聖人是最仁的呀。”老子立即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出關,是避難還是自殺?學者:當時他太痛苦


老子自己也承認自己孤獨:

老子當時太孤獨了,太痛苦了,整個世界都沒有人能理解他。也許真理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就像後來的哥白尼與伽利略。

也正是這種孤獨,讓他做出了西出函谷關這種自殺的行為。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兮其若海,飄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偉大的思想都有毒的,你能抗毒,你得到益處老子的觀點和方法,可供與老子同品格的人借鑑應用。

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出關,是避難還是自殺?學者:當時他太痛苦


全世界讀《道德經》的人,還真不少。二次大戰前,德國大學生讀尼采。大戰後,必讀李耳。

尼采和老子的觀點有點相似之處:宇宙觀決定世界觀,世界觀決定人生觀。老子、莊子、尼采、釋迦牟尼,都從這樣順序而思考的

白巖松就很喜歡讀老子。他在義烏演講過關於一場《道德經》——我的生命之書的演講。其中就說了自己在50歲的時候經常困惑,在讀完道德經之後,才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漫漫感悟。


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出關,是避難還是自殺?學者:當時他太痛苦

而馬雲同樣崇拜老子。他的公文包裡面,時長裝著一本道德經,沒事兒的時候就翻翻看,雖然道德經只有五千字,但是在不同的時間翻看《道德經》,得到的感悟自然也是不一樣。

有的人說,自己的文言文水平不高,想讀道德經但是又讀不明白,把自己讀的雲裡霧裡的,怎麼辦?

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出關,是避難還是自殺?學者:當時他太痛苦

我看的這本道德經,是帶著有原汁原味的原文,還有每個詞組的註釋、以及整句話的解釋以及故事引申的。即使文言文的毫無基礎的人,也能將《道德經》理解透徹了。


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出關,是避難還是自殺?學者:當時他太痛苦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或者無聊之際,玩玩手機,看看電視劇,真的不如讀書帶來的好處多。

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出關,是避難還是自殺?學者:當時他太痛苦


一本好書給你帶來的好處,是提升你的格局,培養你的大局觀,緩解你的浮躁,給你帶來最精神上的享受。

老子留下《道德經》後出關,是避難還是自殺?學者:當時他太痛苦


或許我們少一頓菸酒,少一頓可有可無的聚餐,精神食糧的價錢出來了。這套《道德經全註釋全翻譯》足足4本,厚厚一大摞,才賣68元。

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