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两幅“重担”一肩挑

一场依然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的“三八”妇女节很不寻常。在最近这一个月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已然有太多的女性用自身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也用满腔的爱心与情怀,战斗在“抗疫前沿”,奔走在“保障一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杨凌抗疫一线的巾帼英雄——杨陵区五胡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娟。

巾帼战“疫”| 王娟:两幅“重担”一肩挑

初见王娟,是在杨凌新冠肺炎定点隔离观察点里,她走起路来脚步轻快,即使戴着口罩也没能藏住爽朗性格之下满满的笑眼。本以为30天的隔离区持续坚守,她会多少有些疲惫,但一声响亮热情的招呼,瞬间让人忘却这明明就是在一个让人紧张又惧怕的隔离区。

护好隔离人

回想起第一天进驻杨凌新冠肺炎定点隔离观察点,王娟记忆犹新,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忙”。

“疫情太突然,我当时接到电话就说让我把手头上的事安排好,就赶紧去隔离区。”王娟告诉我们,2月7日她还在社区值守,接到任务后,她简单收拾了洗漱用品和换洗衣服,和家人交代完,就匆匆赶到定点隔离观察点。

具体工作在现场交接,自己又被任命为杨凌新冠肺炎定点隔离观察点医护组组长。面对来自不同医院、不同行业的22名同事,王娟心里有了压力。

巾帼战“疫”| 王娟:两幅“重担”一肩挑

“病毒你看不见,但并不代表不存在,这些临时调配的医护人员很多人没有经验,稍有差错,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月7日,国家卫健委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正式发布,王娟到岗当晚,就要求所有人员在线学习理论,并进行基础操作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统一考核。

临时磨刀不快也光,这让王娟稍有安慰,但因在隔离区,酒店服务员不能到岗,她们除了要承担隔离区隔离人员护理工作,就连后勤保障、物资保障、卫生打扫都要互相穿插去做。安全隐患不得松懈,再加上还有不少老人,人员身份特殊,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巾帼战“疫”| 王娟:两幅“重担”一肩挑

“这里面住的上有70多岁的老人、下有3岁小孩,哪个都不敢有闪失。”为此,王娟和同事专门制定的一份“突发事件预案”,里面详细预判了近六种突发事件,隔离对象突发心脑血管怎么办?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怎么处理?隔离区发生火灾怎么逃生?隔离人员离开后怎样消杀?……小到一罐灭火器在哪放,都要细致的标注在方案里。

“我是党员,咱在这个岗位,干这件事,就要把这事干好,没有病毒最好,但是这些危险我不能不想,咱都是医生,知道很多突发情况来不及反应,有了预案,再加强学习,每个人心里也就有了底。”王娟诚恳地说到。

强化专业管护是对所有隔离人员、工作人员的一种责任,人文关怀则体现了王娟的一份担当。要知道,在隔离区人最多的时候就住了90多人,照顾压力骤然增加,她和里面33位同事每天都是陀螺似的出现在各个工作环节。

直到现在,她还清晰的记得,316房间的人不吃鸡蛋,218房间的人不吃肉,138要梳子,303要洗发水,318牙痛,136饭量大要两份饭,307温度计打破了等等,都是小事,但都要记录并熟知。

巾帼战“疫”| 王娟:两幅“重担”一肩挑

2月14日情人节,她还专门给隔离区医护工作者准备了康乃馨,虽然事情小,很多隔离区的护士被感动到晒出了朋友圈。

希望总会降临。2月25日上午,杨凌唯一确诊患者康复出院。当天,王娟现场对接,当看到120车开进酒店时,她高兴地跑到患者妻子窗前,叫她赶紧打开窗,看看平安归来的爱人。

“我当时就让她叫娃都来看一下,我说你看你爱人啥都好着,吃的白白胖胖的,看一下你就放心了。”王娟爽朗地说到。

一天最多的时候,她就接了19个人,但2月25日那天王娟虽然也是接人,但却感受到了坚守以来从所未有的轻松,激动、释然、疲惫的复杂情绪让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随着杨凌被正式划分为低风险区,再加上杨凌新冠肺炎定点隔离观察点始终保持的零感染,王娟心里尤为高兴,坚持这么多天,辛苦没白费!

至此,杨凌已实现确诊和疑似病例“双清零”。

守好社区岗

“身在曹营心在汉”形容王娟比较恰当。此次疫情期间,2月7日以前她坚守社区,2月7日以后,虽在隔离区,她却同时兼顾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大年三十,一家湖北武汉返乡人员的消息瞬间打破社区宁静。

“当时说什么人才公寓,去了人家说不是,是林学院对面有个人才楼,最后加微信,开导航才找到,我们陆续送去了体温计,口罩、酒精和84消毒液。”王娟告诉我们,她们随后还通过微信给对方推送体温计使用方法,消毒液使用方法,还有居家隔离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巾帼战“疫”| 王娟:两幅“重担”一肩挑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她就和同事一起吃了碗方便面,算是过年了。

对王娟来说其实每一次接密切接触者,都是一次临场大考,危险无暇顾及,顺利接回每个人才算一次小小的“及格”。

巾帼战“疫”| 王娟:两幅“重担”一肩挑

有很多的密切接触者担心被周围人看到,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人要求她们必须夜深人静才能来接,有的要求不能穿防护服,有的要求他们不能进小区等等,要求很多,合规可以通融,不合规,她们还得一一做思想工作,为此熬夜已是常有的事,甚至还要忍受难言的委屈。

“我和万传慧主任接第三例密切接触者是田园居的,凌晨一点去的时候,这个人有抵触情绪,不愿去隔离点,思想工作做到三点都不去,家属还打电话骂我们,我第二天眼睛肿多高。”王娟说到。

再委屈工作还是要做,直到天亮她们才把人成功接走。

杨凌正式确诊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后,恐惧瞬间笼罩了整个杨凌,没人再敢出门。身处隔离区的王娟,此时,却忙得不亦“累”乎,因为她又要争分夺秒去接人。

“那天晚11点,我开车接上社区主任万传慧,带了两个消杀人员,就去松园接送确诊病例的妻子和她的两个孩子。当时防护服紧缺,只给一个消杀人员穿着,我们只带了口罩,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王娟对当天记忆犹新。

巾帼战“疫”| 王娟:两幅“重担”一肩挑

李台街道办所属社区是杨凌人口最多社区,总人口近8万多人,社区防控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可以说所有工作都要做到事无巨细,环环相扣。因此白天镇办排查走访,晚上推送居家隔离名单,她都得第一时间一家一家送防护物资。即使进入了隔离区,社区工作依旧要保持“两手抓、两不误”,用手机将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事。

其实她一直还牵心着村改社区,因为这些社区流动人口大,村卫生室一旦有发热病人被预检出来,缺少一个可以隔离病人的留置点,王娟一直在琢磨。

巾帼战“疫”| 王娟:两幅“重担”一肩挑

“我想到了一个又实用又容易复制的办法,就是在每个卫生室门口建一个简易隔离区域,只要有人疑似,让他就呆在那个区域等待120。”王娟落实的第一个“留置点”,就在永丰家园东门口徐东湾村卫生室门口,周围还着拉警戒线。

巾帼战“疫”| 王娟:两幅“重担”一肩挑

最近,她们的社区重点观察人员,除了湖北返乡、重点省市等人员,复工人员也纳入了健康管理名单。

我们看到了疫情防控形势逐渐转好,交通防控卡点已经撤离,但她却依旧坚守在隔离区,守好社区岗。

说起家人,爽朗的王娟语气变得柔和了许多。今年她家孩子上高三,正是关键时刻,她也没在这个时候多照顾一下孩子。但她也说了,孩子自觉,自己能安排好学习起居,也算是欣慰。

三八妇女节来临,王娟此刻最大的心愿,只盼疫情早点结束!

(M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