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喜劇之王》:當喜劇沒有王

在談論《新喜劇之王》之前,你無法迴避《喜劇之王》。這兩部電影不只有明確繼承關係的片名,從故事到主題,它們都能被當做舊故事的一種新表達。一言以蔽之,這是老湯煲出的新菜品。

有一種電影之於導演或者演員,可被稱作“一生之作”。它未必是代表作,能代表創作者生涯水準,而成為被記憶的典範;它也不見得是最佳作,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有最高的完成度和主題寓意。

“一生之作”,是時也勢也,它甚至不一定是佳片,而是完整反映了電影創作者的模樣,戲裡戲外都成為無法複製的絕品。

《新喜劇之王》:當喜劇沒有王

在很多個角度,《喜劇之王》都能被當做周星馳的“一生之作”,這部電影在戲裡戲外都值得品讀。在戲外,它是作為演員的周星馳的自傳式呈現,而在戲內,“努力!奮鬥!”簡單一句對白,即是周星馳電影一以貫之的故事和精神。

坦率地說,儘管在今天《喜劇之王》被淹沒在無數的溢美之辭裡,它仍然是有明顯缺憾的電影。我們能記住周星馳的個人奮鬥,與張柏芝的患難愛情,甚或在戲裡扮演大影星的莫文蔚,那種若有似無的曖昧感情。我們不太記得住的是,這部戲安排的終結大戲,即是周星馳和吳孟達的臥底交鋒,是完全失敗的。

在當年,在種種外因的影響下,《喜劇之王》的結尾高潮戲被妥協地拍成了。在整部電影裡,一位看到了希望,又終於熄滅了的“死跑龍套的”,又回到了爭一份盒飯的灰暗生活。至於他視若生命的演技,又一次被貶為不值分文。於是乎,周星馳跟著吳孟達做起了臨時臥底,在真實的、殘暴力的差匪故事裡,激發出了最佳表演。

這場戲甚少被提及,經歷了時間的美化,回憶就變得不太可靠了。實際上,《喜劇之王》的好,是他浸潤了周星馳無數的動人細節,而它最緊要的高潮戲完全失效,被我們選擇性的忘掉了。

在今天,把《新喜劇之王》與前作比較起來,我甚至能說在“類型片”的完整程度上,新作更佳。

《新喜劇之王》:當喜劇沒有王

這並不是什麼誇張的說辭,以周星馳的能力成長,一部老湯煲新菜的電影,拍的更完整,故事和人物更豐富一些,談不上高難度的挑戰。假如這樣一個近乎“本命”的故事,周星馳能拍出退步,這反而更像是值得挑戰的事。

在新作裡,鄂倩文扮演了又一位“死跑龍套的”。她的局面比當年戲裡的周星馳,要更復雜一些。性別變了(從男變女),地域變了(從香港到大陸),潛規則變了(從大影星提攜到資本家說了算),就是“死跑龍套”的出身戲都變了(孑然一身的光棍變成了需要與家人和解的女兒)。

當年的周星馳,是追夢的喜劇演員,那是典範的個人奮鬥故事。我們回憶一下,給他製造困難的那些人,絕大多數都不帶有惡意。

在今天的鄂倩文,面臨的局面要更現實,也更殘酷一些。周星馳善於把衝突“漫畫化”,以製造無厘頭的喜劇,消解喜劇骨子裡的苦澀,而在《新喜劇之王》裡,有很幾場戲是笑不出來的,演藝圈底層的壓榨和欺凌,演藝圈的近乎血淋淋的潛規則,資本家傲慢的不是態度而是實力……如此等等。

假如說在《功夫》起,“讓大家笑出聲”之於周星馳,已然是不重要的事。那麼到“西遊系列”、《美人魚》,再到《新喜劇之王》,那曾經個屁屎尿笑料的周星馳,完全從笑鬧劇走向了真喜劇:在笑聲裡品嚐人生之苦。

鄂倩文並不是女版的喜劇之王,事實上她完全稱不上什麼王。假如說頭上插一把刀,是外在的笑料,那麼在片場凌辱、和導演爭機會的戲份裡,你是很難笑出來的。這是一個屈辱的,勉力求生的人,笑出來都是一種刀口見血的殘忍。

正因為這份殘忍,前作裡周星馳和張柏芝的愛情故事,就不夠用了。《新喜劇之王》裡的最佳配角,是鄂倩文的父親,他嘴硬心軟,看起來是不理解不原諒的嚴父,實際卻是脆弱的、柔軟的,也是無力的支持者。

在看到女兒被欺凌之後,老父親挺身而出“你們不能這樣對人”。這句話擲地有聲,是殘忍現實里正常又正義的聲音,然而它也是無力的,周邊人返回給他的,盡是一臉錯愕的表情。

“你說得對,但不重要。”

《新喜劇之王》:當喜劇沒有王

假如說“我養你啊”是用卑微的愛情化解事業的窘境,那父女情則是用家庭的溫暖抵抗生存的殘酷。在《美人魚》裡,林允在片尾遍體鱗傷的模樣,周星馳把它做得很逼真,讓你能感到那種疼痛。在《新喜劇之王》裡,鄂倩文縮面臨的傷害,並沒有被一笑而過,它需要一個演員去一點點消化,而她的家人只能以間接的、不忍的方式去幫助她。

製造一點笑料之於周星馳,依然毫無難度,而喜劇背後的那份無力感,才是圖窮匕首見,是周星馳要給出來的真傢伙。

在我看來,《新喜劇之王》仍然能稱得上是周星馳的時代之作。在戲外,這部電影的“炒冷飯”、“硬植入”等等問題輿論洶湧,在戲內,它們又和一位“死跑龍套”的演員的經歷,一一映照。

《喜劇之王》的片名,是一個小演員堅持自我,努力奮鬥,成為了自己的王;而《新喜劇之王》的片名,則像是一個巨大的反諷,但資本時代之下,再也沒有王,有的只是小人物的勉力求生。

從鬧劇演員到喜劇創作人,周星馳變得更殘忍了,鄂倩文那些讓人笑到想哭的戲碼,不是“努力!奮鬥!”式的小人物夢想,更是沒有自知之明的人,弱勢地、卑微地為了自己的一點夢,努力追尋。

把兩部電影對比起來看,《新喜劇之王》裡所有的欺凌,都更過分一些,這不是不痛不癢的吐槽,不少段落就是血淋淋的傷害。

在戲外,那些說鄂倩文沒有自知之明的人,笑不出來的人,其實正是批評周星馳。在兩部《喜劇之王》裡,一以貫之的精神,即是兩個不合時宜的小演員,不顧他人的冷麵,卑微地逐夢,僅此而已。

表面是小人物奮鬥的燃燒自我,實際是沒有自知之明的人,在打擊甚至欺凌面前,仍然保持著一點“自我肯定”。

那些因為才華,而認為鄂倩文不值得同情的人,回頭看,又與兩部《喜劇之王》裡嘲笑尹天仇的人,有什麼區別?

在戲裡戲外,周星馳曾經成為了自己的王,而他鏡頭下的鄂倩文,如果不是遇到周星馳,要經歷怎樣才能看到機會。而這,就是周星馳在這個時代,給出的新喜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