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銀元俗稱“大洋”、“洋錢”或“花邊錢”。銀元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是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大約在明萬曆年間銀元流入中國。清乾隆五十八年,清政府首次在西藏鑄行“乾隆寶藏”銀幣。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道光年間,臺灣福建等地也曾仿製銀圓,稱為銀餅。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光緒十六年清廷開始正式鑄造銀元“光緒元寶”(即龍洋),各省紛起效尤。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後,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銀元是近代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1914年,袁世凱在北京以大總統的名義公佈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則》,規定“圓”為一個價格單位,每枚銀元重量為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這年12月,由天津造幣廠開始鑄造鐫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1915年後,各省仿鑄,到1923年止,共鑄發7500萬枚。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1928年國民政府草擬了《國幣條例草案》15條,確定“本位幣:銀幣一圓”,“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零八毫為價格單位,定名曰圓”。“一圓銀幣總重量為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清代民國時期的錢幣~《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