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鏡子”遊戲,對寶寶好處多多,這個月齡玩最佳


“照鏡子”遊戲,對寶寶好處多多,這個月齡玩最佳

“哎,有口難言,無力吐槽。”朋友老秦的寶寶6個月了,最近老秦與我聊起她和婆婆育兒觀念存在衝突,老人自有一套帶娃的法子,只要朋友表示該行為不科學時,老人就會懟一句,“不科學,我咋帶大了3個娃。”

老秦老公是家中老么,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因為老一輩重男輕女觀念的侵害,老秦老公的出生才讓婆婆在家裡挺直了腰桿,所以婆婆對於兒子的重視程度可以想象。

說是最寵毫不為過,自從老秦懷孕之後,婆婆就自告奮勇地趕來照顧,在孩子出生之前,婆婆都還能聽老秦的,讓老秦頗感欣慰,結果孩子出生之後,老秦漸漸發現婆婆有些觀念不僅陳舊還迷信。

老秦本著科學育兒的思想,想要鍛鍊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時,就想到給娃照鏡子。結果,這個行為直接被婆婆叫停直言,“娃娃不能照鏡子,要嚇到娃娃,而且不吉利。”

要嚇到娃娃?老秦就問我這個過來人,當初咋個做的!

我回答,“照鏡子”這類親子游戲,非常值得一玩,對於寶寶的自我認知有較大幫助,完全可以玩起來,而且寶寶不會被嚇到,反而會很開心。

“照鏡子”遊戲,對寶寶好處多多,這個月齡玩最佳

一、為什麼要在嬰兒期間就玩遊戲

在有關嬰兒遊戲論文的研究裡,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劉鑫與首都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劉曉曄寫的《家庭環境中嬰兒早期遊戲的發生於家長支持》中明確表示:

有研究運用0—3歲嬰兒家庭環境評定量表,對6-8個月嬰兒的家庭環境質量的6個維度(反應性、容忍性、環境組織、提供玩具、遊戲參與性、刺激多樣化)進行考察,結果發現只有提供玩具和父母的遊戲參與性兩個維度的評分與嬰兒智力水平呈高度相關,並會對兒童的社交傾向、合作性、快樂程度、對外界興趣、向目標努力、注意力及能量水平產生顯著影響。

此外,美國數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納什根據貝洛醫院的研究報告指出:

“遊戲不充分或很少被撫觸的兒童,他們的大腦比同齡正常兒童的大腦要小20%—30%”

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家長花時間陪伴孩子玩遊戲,引導孩子探索他所在的天地這件事情本身,就是有意義的,因為我們能夠通過這種行為,看到孩子更多的笑臉,這種純真的快樂,讓我相信也會對他的身體、認知、社會性、情感、個性等各方面來帶積極的意義和作用。

“照鏡子”遊戲,對寶寶好處多多,這個月齡玩最佳

二、為什麼推崇“照鏡子”親子游戲

其實,照鏡子對於寶寶來說,本身就一件非常愉悅的事情,所謂的被嚇到還是有些偏頗,因為照鏡子時我們大人不可能去營造的恐怖的氣氛,照鏡子只是順應孩子的自我認知與喜好進行的活動。

  • 1.鏡子裡也有一張“人臉”

《發展心理學》中表示嬰兒從出生起就喜歡聽到所有人的聲音,注視所有人的臉,看到人的臉和聽到人的聲音就會手舞足蹈的開心。

而鏡子裡就會呈現出一個嬰兒應該熟悉的人臉,就是他自己的臉。

  • 2.嬰兒在鏡子前會展示自我認知能力

嬰兒的自我認知發展是漸進的,他不是某一天突然意識到他與這個世界存在主體、客體的區別。

在兒童心理學中有一個在嬰兒鼻尖塗上一個紅點來揭示嬰兒自我認知的“紅點子”測試,在嬰兒13-14個月大時,會對鏡像表現出小心翼翼的行為。

後來心理學家哈特提出嬰兒主體我和客體我的發展模式。

5-8個月,嬰兒對鏡像表現出興趣,但還意識不到鏡子裡就是自己的像。

9-12個月,嬰兒有對自己作為活動主體的認識,以自己的動作引起鏡像中的董總,並會感到開心。

12-15個月,嬰兒已經能夠區分自己做的動作和他人做的動作,這時嬰兒已經懂得將自己與他人分開。

  • 3.鏡子前培養嬰兒的社會性

現在我們的孩子,很多時候是缺乏同齡寶寶玩耍陪伴的,但研究表明嬰兒從出生後半年起就開始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同伴社交行為。

當我們讓孩子在鏡子前玩耍時,可以引導孩子的“社交指向行為”,鏡子裡的那個孩子,可以成為他最初最親密的玩伴,微笑、說話都能讓孩子感覺新鮮新奇。

“照鏡子”遊戲,對寶寶好處多多,這個月齡玩最佳

三、“照鏡子”遊戲怎麼玩?

我是從4個月左右,開始慢慢帶寶寶在衣帽間的大鏡子前轉悠,當時只是將鏡子作為房間裡的某個擺設,讓她熟悉家中環境。

後來,我慢慢的發現,在6個月左右,指著鏡子叫寶寶名字時,她會抬頭看我,即便她對著鏡子正在微笑,但是她並沒有很明確的知道鏡子裡的她是另一個她。

也漸漸地發現,她把鏡子裡的那個“她”當成了一個好朋友,在剛學走路時,她在鏡子前會兩手去摸著鏡子裡的寶寶,然後主動去親表達友好。

等她自己和鏡子裡的朋友玩好了,我再介入與她一起在鏡子前玩。

1. 對著鏡子做表情

我會對著鏡子說話,然後做一些誇張的表情,讓寶寶模仿,然後拍拍鏡子,讓寶寶和我一起拍鏡子。

2. 照鏡子認識五官和身體部位

先摸寶寶的頭、鼻子、嘴巴等部位,在對著鏡子慢慢引導寶寶懂得五官和身體各個部位的名字,以疊字為名,會問她,“肚肚在哪裡?”然後指著她的肚子說,“喔,肚肚在這裡。”慢慢地她就知道自己每個身體部位的名字,問她時,她會用手拍對應的部位。

3. 引導她和鏡子裡的她做朋友

在鏡子前,會放一些有趣的玩具,然後讓她自己主動爬過去與鏡子裡的小朋友玩耍,好奇心驅使下,一般都會爬過去,這時我會在旁邊說,“哦,你好呀,寶寶給你打招呼啦,你也和寶寶打招呼呀。”建議就讓她爬過去,因為順便也鍛鍊了她的大運動。

總結:照鏡子游戲,是我們引導孩子認識自我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等寶寶長大之後,我們從顯性的鏡子還能引入隱性的“鏡子”,讓孩子對自己更加了解,自我剖析更為精準。

我是曼陀 歡迎關注 曼陀說育兒 以史為鑑,以科學為本,育兒路上這些坑,我們一起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