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抗疫 浙大婦院紀檢幹部認真履職不缺位

防疫抗疫 浙大婦院紀檢幹部認真履職不缺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浙大婦院切實擔負起守護婦女兒童生命健康的責任,紀檢幹部們也認真履職,從未缺位。

守護母嬰健康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當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瑞瑾組成防疫督導組靠前指揮,4次“沉”入一線瞭解各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同時,傾聽黨員群眾對疫情防控的意見和建議,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在她的帶領下,紀檢幹部立足本職發揮監督職能,採取全面自查、重點督查、突擊抽查等方式,梳理了口罩管理、消毒措施不夠完善等問題31項,提出整改建議37條。吳瑞瑾副書記說“非常時期,紀委要發揮“非常作用”,網格化監督管理隊伍要拉網式排查,緊盯防疫薄弱環節,找漏洞、補短板,保患者和職工平安。”在院紀委的全面監督下,醫院精準施策,以問題為導向,落實紀委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防控舉措,有力推動了接診防疫分級分類,捐贈管理規範有序,緊俏物資精準供給等舉措的落地。大家都說,這樣的督查很“硬核”,也很暖心。既掌握了情況,又穩定了“軍心”。

守住門診防疫防護線

疫情期間,醫院調整了部分非急診就診安排,但產科門診照常開診,而且作為全省婦產科領頭羊,接診任務只增不減。如何確保準媽媽們的安全,成了醫院的頭等大事。醫院黨委多次召開視頻會議,商討防控手段,各部門緊鑼密鼓,勇挑抗疫重任。醫院紀委委員、門診辦公室主任洪水玲就是其中一員,作為門診“當家人”,她身先士卒,知難而上,積極配合醫院實施“防”“疏”並舉,“排”“控”同步的策略,既保證準媽媽們的診療需求,又儘可能減少傳染機會。為減少孕產婦來院就診頻次,整理疫情防控期間的就診指南廣而告之,加開醫院熱線電話,積極參與醫院微信公眾號圖文諮詢提供免費諮詢服務,建立“羊水報告服務群”,方便病人居家就醫諮詢;為減少孕產婦在院等候時間,她建議增加線上掛號號源,延長取號時間;積極組織科內“移動監督員”,組建門診“防控巡邏組”,提議成立“黨員志願隊”,監督落實密集人群二級疏散。雖然院日門診量從農曆年初的1000多人次,上漲到現在的2000多人次,但就醫環境井然有序,防控舉措科學完備。

壘實防疫保障基礎線

抗疫期間,公共場所的安全管控成了重中之重的任務。而每年的節假日都是護工緊缺的時期,今年尤其如此。“返工難”“培訓難”“執行難”是近期醫院物業工人管理的三大難點。面對異常嚴峻的保潔防控任務,面對50多名工人不能返崗的現狀,總務科副科長、行政四支部紀檢委員邵衛紅想方設法合理調配有限資源,盡最大可能充分調動工人積極性,確保規範落實各項防護舉措。很多工人因為身處一線又缺乏公衛知識,對防疫工作產生了恐慌情緒,邵衛紅在巡查中發現問題,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化解矛盾。工人群體普遍年紀大,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培訓工作要一遍一遍落實再落實。邵衛紅總是衝在第一線,公共場所接觸面“擦過留痕”,實時公示防疫保潔情況;消毒液濃度測試紙“揣進口袋”,隨時檢測自配消毒液濃度是否準確;指南標準“記在心頭”,走到哪裡問到哪裡,監督查看工人防控知識是否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