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愚蠢,才聪明?这位29岁瑞典网红用追求“失败”创造千万级流量


越愚蠢,才聪明?这位29岁瑞典网红用追求“失败”创造千万级流量

武侠小说家金庸笔下有个侠客「独孤求败」,因剑术超群,致一生求败而不可得。而真实世界中也有个「求败」的29 岁女孩,却是为消除自己对成功的压力和期望,转而故意尝试创造会失败的事物。而这样的转变,让她成为专有领域中的「天下无敌」。

创新点:制造愚蠢的东西,实际上是很聪明的决定。


本文4 大重点:1. 借着发明「无用」之物,让自己成为「有用」之人。2. 当目标不再是成功,就不用怕结果会是失败。3. 想在所处领域中出类拔萃的最简单方式,就是选择一个小领域。4. 不管是聪明问题或是愚蠢问题,都是通往真理与答案的必经途径。

当我们购物时,决定购买的标准通常是商品是否对我们有用,因为「有用」代表有「价值」,而有「价值」似乎也是一个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但如果有人的目标是专门发明没有用的东西,则是否他的人生就没有价值了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专门发明「无用机器人」的Simone Giertz身上找到。

1. 借着发明「无用」之物,让自己成为「有用」之人

Simone Giertz是一个专门在YouTube频道上发表视频的「YouTuber」,她的订阅者大约200万人,发表过最受欢迎的影片大约有1,000万次观赏。这个数字或许和名人Kylie Jenner等人有上亿粉丝的纪录差距甚远,但大多数名人放上网的都是「有用」的流行生活资讯,而Simone Giertz与他们不同,她专门发明「无用」的机器人,并将它们拍成影片后与大家分享。特别的是,这些看似无聊的发明却成了Simone Giertz赖以维生的职业,为她带来了收入,让她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Giertz会选择这么特殊的职业,则和她的成长环境及个性有关。

Simone Giertz是瑞典人,在距离首都「斯德哥尔摩」约6英里远的「Saltsjö-Duvnäs」长大。她的母亲是电视灵异节目的主持人,父亲则是一名电视制片人,因此Simone Giertz自幼对于传播媒体环境并不陌生,有利于日后成为一名职业的YouTuber。

Simone Giertz的个性也与一般的小孩不同,她不像其他兄弟姊妹,希望父母亲在睡前为她讲床边故事,而小学时她也是班上唯一选择木工而不是缝纫的女孩。随着年纪渐长,Giertz逐渐表现出勇于尝试的性格。她16岁时成为交换学生,前往中国合肥学习普通话。回到斯德哥尔摩三个月后,Giertz继续前往一所瑞典寄宿学校学习非洲的「斯瓦希里语(Swahili)」。然后高中毕业后Giertz又回到中国,这次是在广州外的南海待了半年。

越愚蠢,才聪明?这位29岁瑞典网红用追求“失败”创造千万级流量

Giertz努力取得好成绩,中学时成绩一直保持全A,还以全校前几名毕业。但她上了瑞典皇家技术学院(Swedis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TH)物理系后,却只了念一年就觉得兴趣不合而选择退学,于是前往瑞典官方网站担任编辑,用她的中文技能改善该网站的中文网页。

一年后,Giertz选择就读一所职业学校修习广告,课程要求她必须要有企业的实习经验,于是她前往美国旧金山一家名为「Punch Through Design」的工程公司,获得了设计制造产品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改变了她一生,开启她踏上发明机器的道路。

2. 当目标不再是成功,就不用怕结果会是失败

Simone Giertz的第一个作品涉及制作一个iPhone的蓝牙配件,将智能手机的萤幕变成了临时的吉他指板,为用户提供了实际弹奏琴弦的效果。她还制作了一个可以自行启动的自行车灯,让车手们不必费心记住要打开车灯。Giertz说:「 这工作真是太棒了,因为我是电子工程师团队中唯一没有工程背景的人,因此我可以天马行空的提出想法,然后加以构建并将它们写成教案。」而这种设计并制造机器的乐趣,也让24岁的Giertz在结束实习回到瑞典后,决定从事与工程技术有关的发明工作。

虽然Giertz对发明机器产生兴趣,但她从未在科学或工程领域上接受过正规教育,因此完全靠在Google上自学,而这也让她吃足苦头。尤其个性专注完美的她,总是竭尽全力试图做最困难的事情,但自学组装机器人硬件及技术,势必会导致很多的愚蠢尝试和失败,而害怕被人视为愚蠢及失败,是她当时最大的心里负担。

结果有一天Simone Giertz突然想通了,她决定尝试不同的作法,不再强调要在第一时间找到解决方案,不要担心做出来的项目是否根本无法使用。而一旦消除了对自己的所有压力和期望,这种压力很快就被热情所取代,这使得Giertz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她消除了对完美的需求,结果发现实际上学到了更多。她开始适应风险和失败,甚至故意尝试建造会失败的事物。而追求不成功的结果,反而使失败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她每次都成功的做出失败作品)。一旦Giertz决定制造出会失败的东西,她就能专注于学习和尝试新事物上。

3. 想在所处领域中出类拔萃的最简单方式,就是选择一个小领域

2015年8月,Giertz 将她的第一个机器人视频上传到YouTube,并自封自己为「糟糕的机器人女王(Shitty Robot Queen)」。在这个只有七秒的短片里,Giertz戴着青绿色头盔,头盔上配有机械手臂和黄色牙刷,在Giertz咧嘴一笑的同时,机械手臂挥舞着牙刷。Giertz称此为「自助刷牙头盔」(The Toothbrush Helmet),它能帮助人们刷牙,特别是能解决小朋友讨厌刷牙的问题。

Giertz还发明了一个早上能叫人起床的「叫醒机」,这是一个带有橡胶手臂的闹钟,可以反复拍打她的头直到她清醒为止;还有一个「早餐机」,这是一种机械手臂,能将谷物和牛奶倒入碗中,但缺乏精确性;还有一台「剪发无人机」,这是一架带有自动剪髪机的飞行器,Giertz建议最好还是先买了人身保险之后再来使用它;另外因为她吃素,因此她也发明了一台能自动帮她切蔬菜的机器。

随着时间累积,Giertz的「糟糕机器人」系列视频变得越来越长,也越来越精致。Giertz在一年内上传了12个片段,所有片段都记录了她尝试构建和测试设备的经过,而这些设备都是以最单纯,也最直接的天马行空方式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Simone Giertz的视频吸引了成千上万人订阅,她成了专门发明无用之物的发明家。制造「糟糕的机器人」,意味着即使机器人本身发生了故障,Giertz也永远不必面对失败。从那以后,Giertz就在网路上为自己设计了这个专门制造失败的小世界,并在这个世界里称王。她开玩笑的说:「如果你想在所处的领域中出类拔萃,最简单方式,就是选择一个小领域。」而她所选的领域确实够小,小到根本就没有人想进去,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做被人视为无用或愚蠢的事情,因此Giertz也不必担心会有竞争者。所以Giertz说:「

制造愚蠢的东西,实际上是很聪明的决定。」

4. 不管是聪明问题或是愚蠢问题,都是通往真理与答案的必经途径

但老天爷却在Simone Giertz 努力发明糟糕机器人解决生活问题时,对她开了一个大玩笑。

2017年春季,Giertz开始注意到她的右眼皮肿胀,而Twitter上的一位粉丝也发现并对此公开问她:「您的右眼怎么了?好像眼皮上有个肿块。」一年后的2018年4月,Giertz的眼睛开始疼痛,经过医学仪器扫描显示,她的大脑前半部长了个脑瘤。Gierz没有预料到会有这种发展,但她仍乐观的将她的脑瘤昵称为「布莱恩(Brian,和大脑Brain拼法很像)」。手术当天,Gierz记下了手术前的紧张状况,并在医生要将她的头骨切开之前,发布了一段59秒的视频,片尾以「我希望你过得愉快,再见!」做为收场。

经过九个小时的手术,Gierz开始了她的康复过程。但由于肿瘤靠近她头部的其他关键结构,医生无法将肿瘤全部去除。这让「布莱恩」剩下的部分又开始增长,而且速度比任何人预期的都要快得多。手术的八个月后,2019年1月Gierz宣布她的脑瘤又回来了。在宣布肿瘤复发的视频中Gierz显得有气无力,她在T恤上印了一个中间有个洞的大脑,但仍很有生意头脑的在线上商店Teespring中贩售它们。

越愚蠢,才聪明?这位29岁瑞典网红用追求“失败”创造千万级流量

经过一系列放射性治疗,Gierz在2019年5月再度重返创作岗位,将她的防辐射面罩改装成LED灯罩。但手术过后,Gierz发现她的体力变得很有限。其实在发现脑瘤之前,她就开始觉得故意创造出「失败作品」变得越来越难了,她一直很担心「糟糕机器人」的自我嘲讽笑话终将结束,到时她将无处可去。于是为了摆脱对失败和能力的焦虑,Gierz决定对「糟糕的机器人」说再见。

越愚蠢,才聪明?这位29岁瑞典网红用追求“失败”创造千万级流量

这个防辐射面罩改装成的灯罩作品超过100万次点阅(图片来源:Wired.com)

2019年7月,Giertz在创作者募资平台「Patreon」上分享了一篇博客文章,解释她不再制作「糟糕机器人」视频的原因。她说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现在她必须在肿瘤再度占满她脑部之前把时间花在真正「有用」的事情上,而那不再是制作「糟糕的机器人」,而是致力于使事情变得可行。

如今,29岁的Gierz正在尝试设计和建造有用的产品。她的新节目是用长达一年的时间,将一辆Tesla电动车改装成「皮卡车(Pickup Truck)」,以解决耗油的商用车为什么没有电动车的问题。她将她的电动货车称为「Truckla」,而观众对此反应很热烈。她制作的「Truckla」31分钟YouTube影片成了她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视频,观看次数超过1000万次,超越了以往娱乐性强的「糟糕机器人」,甚至让Tesla老板Elon Musk都注意到了这段视频,跟随Giertz推出Tesla电动商用车「Cyber​​truck」,并邀请她参加2019年11月下旬举行的新车发表会。

Gierz还打算尝试太空旅行,她想证明的是一个脑部有缺陷的人也可以成为太空人进入太空。于是她DIY做太空人的零重力飞行训练,将自己锁在密闭空间中数天,并公开幻想可以将她的脑瘤炸入轨道。这段纪录培训过程的影片也成为她第二个最受欢迎的视频,观看次数达到940万次。

成绩证明了Simone Giertz的新方向是可行的,她的成功来自于她从「拥抱失败」的过程中接受了自己的缺点,并专注于学习和尝试新事物后,培养出坚强的实力,然后在一场大病后体会到时间有限,于是转而拥抱宏伟的议题及太空梦想。她说:「有很多完美的东西真是无聊,完美像是件紧身胸衣,它会让你透不过气来。」

对Simone Giertz而言,创造无用之物其实有其作用,它真正的美在于承认了人们不总是知道最好答案,但这不应该成为熄掉求知欲望的借口。她的「糟糕的机器人」视频也许不会是好答案,但至少有抛出问题。因为不管是提出聪明问题,或是「糟糕机器人」等愚蠢问题,都是通往真理与答案的必经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