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旅項目開工簽約熱度漸起;華僑城、新華聯發債募資紓困

地方文旅項目開工簽約熱度漸起;華僑城、新華聯發債募資紓困

作為文旅業者,我們都期待能對這個不斷趨前、變換不斷的文旅時代的每一個重大事件、每一個關鍵節點,有著更多的瞭然於心,知曉它的變革、冷暖及趨勢。

於此,執惠統籌分析一週文旅最新動態,試圖從這些鮮活的元素中尋找發現每個領域中值得再加記錄的最新事件或信息,基於一定的框架、視角或維度,來探析它們帶給文旅業發展,帶給我們的價值點。

文旅惠評【第28周】,文旅一線情報,一週深度評析。

文旅“戰疫”

地方文旅項目開工簽約熱度漸起;華僑城、新華聯發債募資紓困

本週,地方政府關於文旅產業扶持的政策繼續不斷出臺,涉及區域包括上海、江西、江蘇、浙江、陝西、海南、成都等。“金融扶持”、“資金獎補”、“稅收優惠”、“企業減負”“穩定市場”仍是政策的關鍵詞。

先看上海,在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后,市文化和旅遊局搭建金融服務平臺、提供政策諮詢,幫助文旅企業對接再貸款專用額度上海地區承貸銀行。此舉是在普惠性金融政策的基礎上,由旅遊主管部門會同金融機構,面向文旅企業提供更精準的金融服務。此舉將有助於相關承貸銀行對中小微文旅企業進行精準快速信貸投放。

同時啟動金融扶持計劃的還有江西省,由江西省旅遊集團旗下省旅遊科技集團、省旅遊資本管理集團共同發起“旅遊供應鏈金融專項扶持計劃”,為受疫情影響較重的文旅企業提供低至零利息的扶持資金,將首批扶持20家企業。

此舉可以理解為大型國企履行一定責任,也可視為國企背後地方政府通過市場手段來幫扶文旅企業的行動,此外也是“救他就是救己”的邏輯,上述兩家集團通過供應鏈金融對自身產業鏈企業進行資金扶持,對當前穩定這些企業經營及疫情後復甦等都有作用,同理對集團自身業務穩定和復甦也是如此。而對緩解文旅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程度幾何,要看該扶持計劃的資金體量和門檻要求。

再看江蘇、成都等地最新政策,主要聚焦文旅企業緩繳社保、降低小規模文旅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國有物業減租等。

本週浙江省的政策可關注下,浙江省農辦、省農業農村廳、省文旅廳聯合下發《關於加快鄉村休閒旅遊業有序恢復營業的通知》提出,優先將符合條件的農家樂、民宿等鄉村休閒旅遊業態納入工會療休養的接待範圍。同時,把鄉村休閒旅遊業經營主體列入小微企業、旅遊企業,同等享受有關財政、金融、稅費、用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這裡的一個背景是,鄉村旅遊是疫情影響下率先復甦的領域,且在未來發展趨勢方面也是可見的,對鄉村旅遊進行扶持,對地方文旅經濟恢復也有幫助。

此外,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制定旅遊業恢復發展預案,鼓勵出臺旅遊惠民政策,其省會西安市決議將免除在西安市從業導遊2020年全年會費,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將推出“海南遊、疫安心”旅遊綜合保險產品,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疫情得到逐步控制的基礎上,目光已逐漸鎖定文旅消費者與從業者的信心恢復重建,與文旅場所有序恢復開放共同進行的,後續各地各類惠民舉措也可能繼續大量出臺。

整體來看,近期地方政府不斷髮文,以定向資金、相關費用減免等措施對文旅企業進行3-6個月的短期施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文旅企業的經營壓力。但從目前全國各地的專項資金髮放力度來看,能夠具體惠及每一家企業的額度受限,企業仍需在政策救援的基礎上,修煉內功,改善自身的經營方式。

另從目前國家部委和各地政府在疫情期間出臺的政策來看,文旅產業的扶持機制尚停留在傳統旅遊要素的幫扶層面,恢復文旅經濟、鼓勵業態創新、刺激文旅消費等字眼雖也在政策中多有提及,但未形成針對“文旅+”更廣泛領域的具體扶持舉措,滯後於產業實際的發展。因此,對各級政府而言,需從當前文旅產業結構出發,逐步建立覆蓋文旅大消費全產業鏈的扶持機制,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

文旅巨頭行情

地方文旅項目開工簽約熱度漸起;華僑城、新華聯發債募資紓困

本週文旅巨頭行情可結合疫情選擇兩個維度來看。

其一,疫情對巨頭帶來的影響多大?資金或運營壓力是一大方面。

3月2日,新華聯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該公司擬面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疫情防控公司債券,規模不超過10億元,期限不超過3年(含3年)。

新華聯表示,本次公司債券的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其中不低於募集資金總額的10%擬用於補充該公司及子公司與疫情防控相關的資金需求,剩餘部分用於補充該公司及子公司流動資金以及償還有息債務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用途。

另據上清所3月3日信息披露顯示,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擬發行2020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擬發行金額15億元,發行期限270天。關於募集資金用途,華僑城方面表示,本期債券募集資金擬用於補充發行人下屬子公司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日常流動資金週轉。

新華聯文旅和華僑城有個共同點,旗下文旅板塊不少為文旅地產項目,主題公園、文旅古鎮等,在這次疫情中受影響較大,且復工開業也會相對滯後,無營收但項目日常運營開支不少,增加公司資金壓力。況且疫情前,兩家公司的資金壓力就不小,加之地產業務也受衝擊嚴重,算是“雙面夾擊”。

相比下,OYO的境況更難辦些,正在上演大撤退。據國外媒體報道,OYO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約5000人,其中中國的裁員幅度最大,約為3000人,佔OYO中國員工的50%。

這有OYO過去瘋狂擴張埋下的隱患原因,也有疫情衝擊帶來的影響因素。模式探索尚難行之有效,盈利是個難題;擴張下高昂的運營費用、人力成本,帶來巨大壓力;股東孫正義的資金支持力度不再積極,對OYO盈利的要求加劇……OYO裁員是為必然。

而從更長期看,裁員更多是緩解當前壓力,尋求更多回寰空間的短期舉措,模式、盈利等仍是橫亙在OYO的兩個大難題。

其二,疫情後,中國文旅市場的機會與空間怎樣?

先看華僑城,3月5日,廣東發改委官網發佈了《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的通知》。《通知》顯示,2020年廣東省共安排省重點項目1230個項目,總投資5.9萬億元。其中,珠海華僑城鳳凰谷生態休閒旅遊區項目將建設集人文歷史教育、山地運動探險、無動力樂園、城市公共服務、時尚商業及家庭娛樂休閒等動能於一體的城央山地綜合型旅遊度假區,總投資額達到50億元。

再看樂高,樂高CEO尼爾斯-克里斯蒂安森表示,儘管疫情造成了短期影響,但該公司不會改變在中國市場的擴張計劃,這是其發展最快的市場。該公司週三發佈了創紀錄的銷售額,並表示2020年的增長將再次由中國市場帶動。樂高今年的目標是將中國門店數量增加近60%,達到220家。

兩個事件合併來看,類似華僑城這樣的企業,其文旅投資的節奏和戰略基本不會因疫情影響有大的波動或調整,且地方政府對大企業的大體量文旅項目,會有相應的支持政策,這也是疫情後地方政府推動文旅經濟復甦發展的必然舉措。此外,中國文旅大消費市場的發展升級趨勢依然明顯,機會空間仍然很大,類似樂高這樣的國際巨頭,對中國市場看好也屬正常,況且其聚焦的親子娛樂市場在疫情後也有新的機會或突破點,包括存量市場的一些行業洗牌、增量市場依然可期等。

目的地投資晴雨表

地方文旅項目開工簽約熱度漸起;華僑城、新華聯發債募資紓困

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復工復產的陸續啟動,本週各地文旅項目開工、簽約熱度漸起,以文旅綜合體項目為主。

執惠彙總的信息顯示,本週,包括陝西西安、山東黃山/菏澤、廣西南寧、浙江洞頭,均有文旅項目或簽約,或開工,或規劃開發。其中,西安的目標最巨,今年將安排文旅在建項目23個,計劃投資137億元。其次是浙江洞頭,16個重點項目將啟動建設,總投資額50多億元,其中70%的項目聚焦海洋經濟、旅遊休閒。

顯然,地方都在為疫後文旅復甦做準備。只有早謀劃、早部署、早振興,儘早恢復活力、以豐補歉,才能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另外,疫情期間地方政府出臺的系列支持政策也是各地文旅項目啟動規劃的重要動力。比如不久前西安出臺的《西安市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工作方案》,就提出了22條“真金白銀”的支持政策,為文旅產業加快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

文化旅遊產業是朝陽產業,文旅消費已成為“剛需”消費,如何用好窗口期、搶抓機遇期,加快推進文旅產業快速振興發展,已成地方思索重點。另從項目投建拉動經濟復甦發展角度看,推動文旅項目儘快投建,也是必然選擇之一。

文旅創新業態、文旅消費洞見

地方文旅項目開工簽約熱度漸起;華僑城、新華聯發債募資紓困

疫情中,住宿業受衝擊影響大,損失嚴重,在客流銳減的情況下,開拓餐飲服務成為選擇之一。

3月2日,北京民族飯店正式開通了餐飲外賣服務,並在餓了麼、微信小程序上線了預訂功能。據介紹,酒店目前提供的外賣食品包含烤鴨卷、包子等便於打包攜帶的菜餚,此外也可以根據客人需求進行訂製。此前,包括北京國貿大酒店、北京嘉裡大酒店、北京國際飯店等多家高星級酒店均已開通了餐飲外賣服務。

高星酒店開送外賣有市場之需,當前很多餐飲場所未能開業,但復工企業已漸多,員工的用餐需求釋放,酒店外賣是供給之一;同時,這也為酒店復工復甦提供一定收入來源,折衝自身損失,算是疫情下的止損策略,也算是過渡期運營策略。

酒店將是文旅行業先期復工復甦的領域之一,同程藝龍的數據顯示,2月第3周同程藝龍平臺的國內酒店預訂量環比增長20%以上,有部分訂單的入住日期為4至6月份。自“安心房”保障計劃上線後,全國有近500個城市的超10萬家酒店陸續加入,單日預訂量較上線前增幅近200%。

一方面,隨著各行業逐漸復工,差旅人群增多,這是酒店的預訂量環比上升因素之一;另一方面,目前最新研判,4月底將是疫情防控的關鍵節點(一些疫情相對較輕區域,3月底已可能是節點),所以4月-6月的旅遊群體會有增加,抬升酒店預訂量。

同步看,文旅業更大範圍的復工復甦也正開啟。攜程發佈的《2020目的地旅遊復甦指數》顯示,40個目的地復甦指數超50,顯示出回暖期初期的跡象。報告還發布了國內外“心願指數熱門目的地”榜單,三亞、成都、貴州位列國內前3。熱門主題榜單中,“親子”、“古城”、“美食”三個維度的心願指數呈現強勁勢頭。

其中三亞勝在海濱資源、貴州的生態旅遊資源豐富、成都的美食是一大吸引力,可以看到更注重健康、更多的親子陪伴,是疫情帶給旅遊消費的一些變化,而疫情下“禁足”導致消費者對美食需求劇增,在疫情後將可能有一波“報復性”消費的熱潮。也就是說,文旅項目、目的地在尋求復甦的過程中,這些都可以作為思路參考,在產品服務供給方面進行一定的調整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