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债”的内幕你知道多少?求求你别再误入骗局

这个时代最好的是缺钱的时候可以不求,最坏的是让一个人负债变得更容易。千万不要为了面子和打肿脸冲胖子,到后来你会明白,欠缺容易还钱难。

“解债”的内幕你知道多少?求求你别再误入骗局

不管是借私人的,网贷的还是银行,或者是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不管是上班族还是企业主,他们一个人可能同时多种债务缠身。生活和工作都不能兼顾,整夜整夜的无眠,催款电话一个接一个还要面临被爆通讯录的风险。对于很多欠债的人来说,能够放松心态睡一个安心的觉,都是一种奢侈。

事实就是如此,有需求就有市场,随着各类贷款的陆续推出,很多公司和个人负债的变得十分严重,行业人说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他们也是刚开始做。商业和资本本就是追逐利益的,于是,我们发现开始看到了解债公司开始出现在这个市场。

“解债”的内幕你知道多少?求求你别再误入骗局

解债是什么?

是将你的现有资本充分利用,在其获得收益以后,解债公司获取一部分利润,剩余利润偿还债务。解债公司主要靠给个人或企业解决债务问题来经营和盈利,目前解债的产品服务主要有两种:一是债务代还,二是第三方担保财务兑现抵债,这两种方式只是存在,但是否真正能解决债务问题或者是否合法,我们不得而知。所以大家如果遇到这样的解债公司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解债”的内幕你知道多少?求求你别再误入骗局

债务代还(实质上只是债务转移)

债务代还是什么呢?也就是把你欠A的钱交给B去给你还,然后你再分期还给B,实际上这个根本就不是代还,而是拆东墙补西墙,而且B为你代还债务,还会收取服务费。实质上,我认为这就是民间高利贷,他们打着解债的名义忽悠债务人而已。这样的公司就是骗子公司,很多交了服务费,公司却不见了,让债务人雪上加霜,奉劝大家要小心这样的公司。

“解债”的内幕你知道多少?求求你别再误入骗局

第三方财物兑现解除债务

这个方式是怎样解除债务的呢,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下面举例说明一下:A老板欠B老板10万,解债公司给A沟通,你只需要拿3万服务费给解债公司,解债公司就能为你平掉你欠B老板的10万债务。

对于老板A来说用3万还10万的债肯定是非常愿意的,这个时候,解债公司找到老板B再沟通,老板A欠你的10万,你看这么长的时间收不回,不如这样,你给我2万的服务费,我帮你去要回这10万的债务,如果债权人同意,那解债公司就收到总共5万的服务费,然后呢,解债公司花2~3万一最低成本采购一些奢侈品或者大牌珠宝、手表等上架到一个内部商城,然后在商城里给债权人开一个账户,比如给他20万积分市价10万的等值产品,以此来平掉债务方的10万欠款。

你觉得这个解债方式可行吗?

“解债”的内幕你知道多少?求求你别再误入骗局

咋一听感觉这个思路不错啊,实际上很多债权人都不会同意!为什么呢?只要稍加推敲,你就会发现,解债方相当于是从债务双方都收取了钱,然后用这笔钱中的40%~60%成本价采购一批商品以市场价或者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出售给债权方而已。

这种方式能不能行得通,完全取决于债权方是否对他的应收债款定义为坏债,如果是坏债,那有可能会同意这样的方式,如果不是坏账,这个方式对债权方来说没啥意义,自己还得再搭一笔服务费进去。

这是我从网络和一些从事这行的工作人员那里了解的。首先我坚决否定第一种代还偿债方式,说白点就是线下的套路贷,千万别去碰也不用去了解。而第二种采用中间商品兑换抵账方式,按照目前一些公司宣导的用、珠宝、金条、名牌包包或者手表,我不太认可。如果说就算用这种思路,那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

“解债”的内幕你知道多少?求求你别再误入骗局

除非这批商品对债权方而言是等价变现或实用价值

经过一番推演和核算,小凡认为中间商品价值兑换可行的方式有两种:

1、是把中间商品调整为日常消耗的大众商品,解债公司收取的费用可以不变甚至可以再降低,然后从源头厂家采购商品一般是1~2折的价格,然后通过电商平台市场价出售,卖出的资金用来抵消债务。

2、是将收取到的服务费中的大部分用于采购债权方原本就需要的生产原料,然后债权方在平台上可以有债务金额等值或者超值的自己公司所需的生产原料,真正实现以物抵债,相对比较可行。

以上是这两种方式是小凡的个人推理,感觉要比他们现在运用的方式更能真切的解决实际的债务问题,也更能让债权方接受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更适合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债务问题。对于私人债务问题,我倒是觉得像汽车、房子这样的刚需的商品有可能会达成合作,采用其他商品很难得到债权方的接受和认可。

最后,我想说,解债公司想要在债权方和债务方之间达成合作,首先是要考虑债权方的利益不受损或者是损失降到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没有合理的方案保证债权方的利益,解债这一说法就是空谈,甚至是想打着解债的名义的骗子而已。


我是小凡

一个90后理想主义创业者

谢谢阅读,帮我点关注吧


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