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拍官渡之戰,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場面堪稱經典

為拍官渡之戰,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場面堪稱經典

上世紀80年代,央視就開啟了四大名著的影視化工作,但是首先提上日程的卻是《西遊記》和《紅樓夢》,這兩部戲在1988年左右都拍攝播出,而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卻遲遲沒有拍攝,為什麼呢?

為拍官渡之戰,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場面堪稱經典

原來,《三國演義》這部戲不比其他,在人員和場面上都不是其他兩部能比的。在1989年,央視終於決定了《三國演義》拍攝的籌備工作,這些工作包括對演員的遴選和劇本的改寫,當然更重要的就是場景的搭建。

為拍官渡之戰,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場面堪稱經典

都說央視的四大名著拍攝的都非常經典,經典的背後,不光是老一輩文藝工作者的堅持,也有硬件設施的提供,在90年代的時候,我國的廣電事業已經成熟,經濟也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這也直接給《三國演義》劇組帶來了一些優待。

為拍官渡之戰,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場面堪稱經典

在資金方面,《三國演義》可不像《西遊記》劇組,它的資金相當的充足,當年總共耗資1.7億元,其中,將近1億元用了搭建場景,而剩下的8000萬用於日常的拍攝和開銷。就是這樣硬氣的資金做後盾,才有了工作者的藝術創作和發揮。

為拍官渡之戰,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場面堪稱經典

該劇的總導演是王扶林,除此之外,還有五位分部導演,分別是蔡曉晴、張紹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等,導演陣容非常強大,這才有利於《三國演義》這樣一部鴻篇鉅製的快速製作和對接。劇組在拍攝的時候,採用分部拍攝,其中張紹林導演拍攝諸葛亮的戲份。一些大場面,當然得有王扶林總導演統一調度,在拍攝中,只為了一場官渡之戰,劇組就動用瞭解放軍一個師的兵力,就這樣一場戲就花了40萬人民幣。整部戲下來,劇組動用了40萬群眾演員,走了十幾個省份拍攝,規模巨大,空前絕後。

為拍官渡之戰,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場面堪稱經典

最後,拍攝官渡之戰的畫面也被剪輯到了片頭,袁紹帶兵出征的場面,可謂電視劇史上的經典。在央視《四大名著》中,不少人喜歡《三國演義》電視劇,在劇中對原著的把握非常明確,雖然存在一些演員更換的問題,但是,總體來看,《三國演義》在名著影視化方面都做到了極致。你認同嗎?期待你的神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