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國企招聘要求必須是985、211院校畢業生?

中國陰山作家網


這個問題的話!可以從幾個層面分析,鑑於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接觸過很多不同層次的高校學生,有些感觸,簡單的說下自己的想法吧。

985/211的院校畢業的學生因為他們在學術的樣的不斷學習、挑戰、不斷嘗試的心,奠定了他們的基礎,在家上這些重點高校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環境是非常好的,可以發現他們不會因為進了重點高校而不去學習他們會發現自己會的多,缺乏不會的也隨之越來越多,一直都在學習的路上。接觸的圈子越大你的受眾範圍也會隨之擴大,在求實尚德方面也會有一定的提高。所以一些國企行業的招聘多數以這些重點高校招聘為主,在簡歷篩選的時候他首先會看你的學歷資質,在看你的專業,經歷等等是否符合要求來進行評定。

但是不一定說本科院校就會比985/211院校畢業的就差,如果你的大學經歷多,接觸過很多實習的項目經驗,他們也有優先考慮你的,因為學歷只是一個門檻,最是要的還是人才的培養,你是否能夠勝任這份工作。

例如菸草招聘,菸草屬於國企也屬於央企,他在招聘的時候多數以本科及以上學歷進行招聘,少數崗位會要求211/985的研究生等等。這些行業招聘主要是以專業學歷為主,會有簡歷初篩、筆試、面試來進行評定,根據成績的高分來依次進行篩選出最優秀的人才。我認為,提升自身的能力還是最重要的,不一定不是重點高校的學生就會貶低淘汰,少些抱怨,多些真誠和謙卑,勤奮和努力是王道。


國企招聘看小錦


如果你本人在國企工作,或者周圍有在國企工作的朋友,肯定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幹專科生就能幹的工作,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如果真的是“專科生就能幹的工作”,為什麼還要舉辦嚴格的入職考試,要求“必須是985、211院校畢業生”呢?以500強第二、中國企業第一的國家電網公司為例,剛剛過去的2016年招聘報名人次達136萬,實際錄取人次僅2萬;其中一批考試嚴格要求“應屆生、211及以上院校畢業、計算機等級水平二級及以上”;二批考試才允許二本及以上院校應屆生報考,但是競爭非常殘酷。這意味著大多數人連簡歷機篩都過不了,根本走不到後面筆試、面試的環節。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硬件條件”是篩選人才最間接方便的方式。這個硬件條件,包括學歷、學校、獲獎狀況等等。HR手裡每天要經過成百上千份簡歷,一個崗位可能有幾百人競爭,如何從這麼多人中挑出那個企業剛好需要的人才呢?學歷是最直觀的辦法。成本(工資)相同的情況下,企業當然希望招到更優秀的人。

2.對於大部分學歷不高的人來說,“高分低能”只是一廂情願的猜測罷了,大學霸都是“高分高能”的。一個好學校就是一個好平臺,985、211院校有很多普通一本二本專科院校沒有的資源。這些資源,既包括師資、科研條件,也包括人脈。說起某某名人的時候他們會說是“我們的校友”,而且這些有成就的校友往往還會反哺母校,捐款捐樓,讓學校的資源越來越好。不排除少部分“書呆子”,大部分985、211學生的綜合能力是更強的。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我以示支持!

關於職場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提問


賀嘉


這很正常,不止是國企,很多公司都是這樣。如同你找工作時願意去個條件更好的公司,那些覺得自己條件還好的公司都希望找到更優秀的學生。



01.學歷是個很好的篩選器

從大概率上講,211、985的學生整體上就是強於專科生,雖然不可否定有個別專科生也很優秀,但是要把他們找出來公司的篩選成本實在太高,得不償失。
在中低端人才招聘時是買方市場,企業少、求職者多,而學歷、學校、專業是很好用的篩選器,公司一般會利用這些標準先篩掉一大批不符合條件的,然後在留下的候選人裡繼續選。
如同,
求職者選公司先要看公司的規模、成立時間和發展趨勢一樣。
根本上講,只是一種方法,沒有對錯之分。

02.我們自己決定未來的命運

想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創造它。
每個人的選擇決定著自己的命運,走多遠最終還是要看自己。
壞消息是,
如果你沒出過國,如果你不是好學校畢業的,會比別人少一些機會,
好消息是,
人生不是一錘定音的買賣,如同高考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後面機會還很多。每個人生命中很多節點,在節點上的選擇很重要。
如果你不是好學校畢業的,那麼進入社會之後,有機會靠自己證明實力,繼而進入好的公司。
舉個例子,
之前我一直認為第一學歷不是本科的進不了500強,
直到2015年,認識個朋友——專科、500強高管,
他對我說:“還是看你做的怎麼樣!畢業十年之後誰在意你讀的哪所學校?”

03.認知升級

積累優勢
積累優勢是科學領域中的一種社會選擇過程,通過這一過程,科學研究的各種機會、對成果的獎勵和資源的分配往往為某些科學家個人或科研機構所積累,其結果是導致科學界的社會分層和權威機構的產生。
社會中也有積累優勢這種現象,今天你比別人強一些,明天再比別人強一些,等別人想追趕你時,一切都已經晚了。
歡迎關注,讓我們用更全面的視角認識周圍的世界。

張大志leo


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會明確提出應聘者必須要985或者211學校畢業的,特別是著名的企業。很多非985,211畢業的人才就很憤憤不平了:憑什麼歧視我們?主要依據是:1工作還是要看實際能力的,學習好不代表能力強。2.某某大牛小學沒畢業現在多牛多牛。某某博士後現在多慘多慘。看起來也很有道理啊!!!但是往更深層次考慮呢

大公司的招聘專員每個人每天收到500封以上求職簡歷。假設花2秒鐘點開一封郵件,再看一分鐘,再用10秒鐘時間決定要不要約這個人來面試。那麼500封郵件就花費10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正常工作時間是8個小時,那麼招聘專員就得加班2個小時。為了節約時間,怎麼辦?好,就看985學校的。這個條件一設定,可能投簡歷的人縮小到100人(現實中更少)。那麼招聘專員只要花2個小時來決定叫誰來面試,剩餘的6個小時可以思考怎麼去審核這個985的人是否符合公司崗位的需求。即使有個別非985學校的人不死心投了簡歷過來,招聘專員打開一看,哦,不是985的,點擊刪除。

這就有人抱不平了,我很優秀啊!你這是埋沒人才!

誰讓你高考前沒人家努力,高考前拼死拼活的學習換來招聘單位優先選擇,這樣對985,211畢業學生來說很公平!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平!

大企業不招低學歷的人還有一個問題,大企業一般待遇比較好,越是沒能力的人越不想離開。反正去別的地方活的肯定沒這裡舒坦,那就混日子吧。而大企業一般不開除人,一開除就要賠錢的,這也屬於用人成本啊!所以招聘專員的想法是我不求能招到天才,只求別招到渣渣。上面說過高學歷的人成才率高於低學歷的人。如果你是招聘專員,大把大把高學歷的人給你挑,你會冒險去招一個低學歷的員工嗎?

另外還有一點,985院校的王牌專業很多都是壟斷某某領域的主要單位。所謂進門全是校友。這樣的環境下你招個有同等教育背景的人成才率肯定會高很多。新人來到公司,工作有問題,請教請教師兄師姐就差不多了。要知道,社會三大穩定感情:老鄉,校友,戰友。

有好的就有差的,985,211畢業學生肯定有不入流的,普通本科或者專科畢業的學生也不見得有多差,這就取決於在大學是否努力!如果真有才能,但麻煩在你崗位做出業績混出名堂來,到時候大企業再去挖你過來。這時候就不看學歷了。高分低能的有,高分高能大有人在,反之低分低能很多,低分高能的也很多,所以未來取決於你,你不是富二代,那就做讓你孩子做富二代!!!!


水木清揚遊戲解說


網友一:

經歷過找工作的大學生都知道,在畢業找工作之際,很多公司會去大學進行現場宣講及選拔招聘,基本上知名公司都會選擇在211、985學校來進行招聘講座,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這些公司更傾向於選擇211、985的畢業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能進211、985的學生必定是非常優秀的,我們都知道高考是非常嚴格的,同時,高考也是需要承受較大壓力的,那麼能經受住高考的考驗,並且最後能取得優異成績被211、985錄取的人一定是比較優秀的;我不相信有人純粹靠運氣能夠進211、985,能進211、985,要麼你真的非常優秀,有較為強悍的實力;要麼,實力中上,加上逆天的運氣。

再者,211、985的氛圍比普通大學要好。相信很多人在高中的時候都被老師這樣鼓勵過:沒錯,高中真的很辛苦,尤其是高三,但是過了這個坎就好了,只要高考考得好,上大學就好了,沒有人逼著你去學習,你完全是自由的……類似的話估計所有高中老師都說過,初中的時候老師說上了高中就好了,高中的時候老師說上大學就好了……大學真的很自由,很多人被大學的自由生活誘惑了,不再像以前那麼拼命努力的學習,把時間都花在交友遊玩上。相信很多大學生在畢業時會反思自己大學的頹廢。

網友二:

第一,我也是個大學生,普通本科大學,他們扔掉我簡歷我也認的,沒辦法,因為人家在高中的時候就比我厲害了。說實話,一張簡歷並不能說明問題,但在hr眼裡,正是因為說明不了什麼,所以才會從學歷下手,至少這些985,211大學的畢業生在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上就比我強,人家在高中的時候展現出來的能力就比我強了。

第二,其次是教育資源的問題,重點大學的教學科研力量不是普通的大學比得上的。最明顯的就是二者的保研名額的數量,一些普通大學甚至沒有保研名額,而一些重點大學裡的專業甚至有出國交流的機會。所以普遍重點大學出來的學生能力和見識上要比普通高校的學生強。

第三,學歷也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正如一些評論說的那樣,高中成績不好的無非兩種人,第一種人學習能力不強,換句話說智商是硬傷。第二種,心思不在學習上的,沒有自控能力的,高中三年都在混的。那麼,你認為這些人能算得上人才嗎?企業的競爭壓力非常大,企業希望的是能培養一個快速進入工作狀態或者快速學會工作要領的人,那麼當然,誰學習能力強,誰站優勢。

網友三:

這是人事管理的基本功。並不意味著非985或211的畢業生就差,而是當應聘人數遠高於招聘人數時,招聘人員又沒有能力或是時間來逐一瞭解每個應聘都的實際能力,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設立更高的門檻先淘汰一批,以減輕工作壓力和成本。

如果你不是985或211的畢業生,就需要曲線救國了,在應聘前就要想辦法先行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那怕能認識個別能說上話的人也算,設法繞開招招聘單位的硬性規定。

網友四:

因為應聘的人多,我也許只要兩個人,同樣條件,如果不設這個門檻,可能要收到兩萬封簡歷,HR根本看不過來,攔一個211 也許就只有5千份簡歷了,再加個英語六級,計算機二級,這樣只有兩千份簡歷了。再篩選個專業,幾百份簡歷挑也足夠了。當然,某些”蘿蔔坑“職位除外。

網友五:

學歷不代表能力,是,這是實話!但我想說的是,同樣是十幾年青春歲月,就學習這一件事兒,你都搞不過985,211的,已經說明你腦子沒人家靈活了,現在還在,跟人家妄談能力?這不搞笑呢!不排除,低學歷有成功的,高學歷也有傻子,但這牽涉到一個概率問題,所以不要以偏概全!雖然我學歷不高,但我很敬佩學歷高的人,人家就是聰明,就是腦子靈活。

網友六:

985.211雖然代表不了未來的工作能力,但是至少能證明,在學生時代最重要的成績是合格的,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你們只看見對學歷的要求,太膚淺了,深層次是有什麼能在茫茫人海中讓用人單位通過最短的時間判斷你之前的經歷是值得認可的?除了學歷但凡有一條你也就不用擔心學歷條件對你的限制了 想就業成功 要多站在人才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問題 抱怨沒有任何作用 學習都不努力的人 你如何讓別人相信你能在其他領域努力?


切記:

不管你在什麼大學,一定要把英語學好,這樣才能去外企。看上圖右下角,找到它,那裡有英語角,都是外國人、大學生、上班族,英語角里會倫敦腔、美音、印度腔的人都有!


187223519


兩個原因,一個是眾所周知的,一個是鮮為人知的。

先說眾所周知的,學歷是最好的篩選器。

儘管總有“年輕人年紀輕輕進入國企就廢了”、“國企薪酬低留不住人”這樣的言論,但更多大學生畢業後想進入到國企,也是當下的現實狀況。

穩定是壓倒性優勢。

我見過很多年輕學生,畢業時叛逆不肯聽父母安排去國企,自己去民企私企闖蕩兩年,吃了苦頭後後悔不已。再想進國企已經進不去了。

國企招聘,尤其是知名國企招聘,簡歷成千成萬,單從簡歷上如何去辨別?

學歷就是最好的篩選器!

承認吧,985、211院校的大學生整體上強於普通高校畢業生。當然一定有普通院校非常優秀的大學生,但篩選成本太高,得不償失。

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知名國企都只招聘985、211院校學生。

我朋友圈裡有位中糧二級子公司的招聘負責人,中糧是世界500強企業,最近正在進行2018屆校園招聘巡講,看他朋友圈發的校園宣講會,都是去糧食類的高校,這些高校並不是985、211院校。

再說鮮為人知的,學歷是拒絕關係戶的最佳理由。

我有個朋友在某知名壟斷國企總部人力資源部工作,可想而知這樣的單位是多少人想進去的金飯碗。一個招聘信息發出來,別說公開招聘渠道的投遞簡歷了,就是各種關係推薦的簡歷都多得讓人頭疼。

一個招聘信息,只招一個人,各種關係戶推薦50人應聘,都是關係戶,要誰不要誰?

要1個人得罪49個人。

最好的方式就是誰都不要!

理由是什麼?

這家國企總部更狠!

985、211院校加起來有100多家,但他們的招聘範圍僅限於北大、清華等十家院校!

這是規矩,制度是鐵律!

歡迎評論一起探討~

我是央企人力資源部&職業規劃師李小船,歡迎關注我,職場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長。


職場女超人李小船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企甚至是私企在招人的時候都明確提出要求應聘者必須是985或211學校畢業的,特別是一些比較有名的企業。雖說情感上看起來有一些對於不公平的憤懣,但說起來還是有企業自己的考慮的。

1.相對優勢,降低篩選成本。雖然非211、985學校的學生裡不乏優秀的人才,但這樣的人才在這樣的學校當中的比例還是少數,企業通過簡歷、面試等手段去了解這樣人才的成本實在不低,而在985、211院校中,生源質量好,老師也好,校園氛圍等都具有比較大的相對優勢,企業當然設門檻來減少招聘的工作量了,畢竟是花更少的錢招到更多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才是正事。

2.優化人員結構,優秀的人更容易吸引優秀的人對於一些公司而言,招985、211院校畢業生,是一種主動優化人員結構的方式,不談這些學生多麼優秀對於企業的發展有多大貢獻,僅僅只是在對外宣傳上,對客戶的形象上,都有著不一樣的體驗。比如,我們公司80%員工來自國內985、211高校,就比來自普通本科對於客戶有著更正面的影響。試問,作為客戶的你,你是願意跟前者合作呢還是跟前者合作呢?

當然,這不是否認普通本科學生的未來的可能,而是說,當我們能夠有所選擇的時候,不妨多一些努力,考一個985或211學校。


心理諮詢師葉先森


您好,2018年差不多有超過800萬本科專業高校畢業生,而對於企業來說,如何在這800萬名本科畢業生中挑選自己想要的人才要比以前簡單很多了,而其中的一個辦法就是國家重點985工程高校和國家重點211工程高校。

985工程高校也是211工程高校,目前有39所,假如每一所高校都有大概3千人(按照復旦大學的單屆本科生招生規模),那麼每年就有11.7萬名高校畢業生來自於985工程高校。而國內的本科專業中超過70%的專業都是理工類專業,文史類佔據不到30%。也就變成了這11.7萬名985工程高校畢業生中有最少8萬名畢業生是理工類畢業生,大概3萬多名是文史類畢業生了。

211工程高校目前有112所,扣掉這39所985工程高校的1學生,還有73所。而211工程高校的招生規模通常要比985工程高校還要多,所以預計每一所高校有4千人,那麼每年從211工程(非985工程)高校的畢業生就有29萬多名了,而實際上很多211工程高校的招生規模達到了5千名左右的。那麼以29萬計算,就有差不多20萬是理工類畢業生,大概8萬5是文史類畢業生。

把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畢業生加在一起,規模超過了40萬人,理工類大概有28萬多,文史類大概有11萬多名。那麼在2018年的800多萬本科畢業生中,這些就算是最優秀的了。

而對於國企而言,都是本科畢業生,付同樣的薪資和同樣的待遇,為什麼不多錄取更多的985工程高校畢業生,或是211工程高校畢業生,而去錄取普通本科高校的畢業生呢。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相對於普通本科高校而言,教學質量、師資質量、新生質量、畢業生質量、院校科研研發、院校硬件設施都要比普通本科高校更好更優秀,那肯定是這些高校的畢業生優先聘請為其員工的。

現在其實不僅僅是國企,私企也是如此。就連這8萬名985工程高校畢業生中,比如土木工程專業,有超過30所都有開辦這個專業,那麼每個班級有50名畢業生,也有1500人是這個專業在全國屬於最優秀的。但是如何在這1500人中再進一步的篩選更好的呢?就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分數、計算機等級考試、或是有沒有雅思或是託福的英語成績等等。

現在國內處於本科畢業生氾濫的時期,就好比一個高考生不計算分數高低,都願意到更好的高校就讀一樣,國企也好,私企也好,不可能每年聘請上百人畢業生進入到該企業工作,而在龐大的畢業生人群中,肯定會挑選他們自認為是最優秀的人才,所以985工程高校畢業生會是首選,滿足不了降低到211工程高校畢業生,在滿足不了,部委直屬高校畢業生,在滿足不了,省屬重點高校畢業生,在滿足不了,普通本科高校畢業生。超過800萬的本科畢業生,對於他們來說不愁找不到想要的人才。

以上所提到的,還不包括碩士學位畢業生和博士學位畢業生。加上這兩個,那每年最少有超過1千萬的高等教育畢業生了。再加上自學考試本科畢業生、函授半顆畢業生、遠程教育畢業生、網絡教育畢業生、成人教育畢業生;然後再加上專科畢業生,這人數基本上是其他國家都無法比擬的了。


吉林國企資訊



老王之前寫過這麼一篇文章,這次就貼出來分享給大家。

前段時間,某衛視節目中,一位HR和一個高校應屆畢業生懟起來了。

HR說,招聘會收到太多簡歷,就只能把985的簡歷帶走,非985的簡歷就全部丟桌子上。

“簡歷帝”就不爽了,他參加過150場招聘會,每場投簡歷超過100份,但是大部分簡歷都石沉大海。對他來說,最致命的缺點,就是非985高校出身。

這個片段在微博上引來眾多評論和探討,有人認同HR的觀點,也有人覺得HR太以偏概全了。

簡歷帝這樣反問HR:「我們這樣都是大學畢業的,都沒經驗,985也沒經驗,您為什麼只用他們不用我們呢?」

得到的答覆卻是:「這個區別就是,比如英語,你英語過4級,但985的同學是雅思託福多少分;比如你們都是學金融的,你說沒時間去實習,可是985的同學都會去大銀行實習,至少6個月。」

HR還反問簡歷帝:「在大學裡你覺得自己做過最驕傲的事情是什麼」?

聽到對方回答是學生會主席。HR說,「985的同學當中,有的人很專業,可能在這個行業頂尖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職業規劃非常清晰,會參加一些國際性的交流;

甚至有一些同學,他們會向社會去尋找一些天使投資基金,他們已經開始在這個行業裡創業了,所以在這個行業裡他們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思維。

「你跟我講這是你最驕傲的事情、最成功的事情,我覺得你的人生其實也是蠻蒼白的。」

她其實並不是歧視非985出身的學生,而是在應屆畢業生中,選擇了更優秀的那個人。如果你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卻還覺得是這個世界歧視你的學歷,才是懦弱的表現。

//2 就業歧視是一直存在著的,只有弱勢者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處於優勢地位的人們,是很難意識到就業歧視的存在的。用知乎的話來講,就是「何不食肉糜」,沒法理解真正非985高校畢業生的困境。

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對比985學生可能更像一張白紙,他們更能感受到實力不足帶來的自卑,也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去彌補這些差異。

企業傾向於選擇名校畢業生,是因為名校一般要求高,資源好,能讀上去的,一般都在能力保底線之上。從學校整體角度來看,985畢業生裡優秀率會更高,風險會更低。

當然,並不是一看學校就確定給offer的,面試中企業會進一步衡量他們的能力是否匹配崗位,是否值得聘請,最後才會選出他們認為最適合,最優秀的人選。

雖說用學歷硬條件卡人不太厚道,但是即便沒有了這個「潛規則」,你又有多大的把握贏過別人?別覺得985的畢業生搶了你的飯碗,人家都是憑真實力碾壓的。

//3 很多大學生不知道象牙塔之外還有別的世界。

以為按部就班努力學習就能改變一切,但其實視野的差距才是最致命的。

985學生在職業規劃和方向比非985的學生更清晰和努力,難道說非985的就不努力嗎?不是的,只是很多人相對來說沒有明確的方向,今天向左明天向右,所以走了很多彎路。

你考著大家都在考的證,做著大家都在做的學生會任務,學著大家都在學的英語和編程,卻從沒想過自己適不適合,需不需要。如果你的職業目標是做翻譯的話,根本不需要這麼急著考會計從業資格證——以為考證是留了後路,殊不知是捨本逐末。

當你畢業求職的時候才會發現,HR其實只在乎你能不能適配崗位,有沒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有沒有為未來三年詳細的人生規劃?

如果想要考研,有沒有提前去了解心儀學校,瞭解教授們發表的論文和其他研究成果?如果想要工作,有沒有提前去招聘網站上看要求,為了達到這些要求你這四年又應該怎麼辦?

沒有一樣東西是「為時過早」的,四年轉瞬而過,只剩「悟已往之不諫」的自我安慰。

//4 學生時代的我們,太在乎所謂的「努力」了

除了感動自己之外,並沒有其他的作用,因為現實在乎的是「結果」。沒達到目標,老闆是不會因為你天天加班而感動的,他只會為你完成度為150%的KPI而感動。

但是更讓人感受到碾壓的是,部分985高校的學生,看上去沒有你那麼努力,拿到的結果卻比你好。不過這些道理,大概都要自己吃過虧才會懂。

從舒適區裡走出來,去看看其他專業、其他學校的人是怎麼生活的,去嘗試你感興趣的職業、研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充實簡歷而不是跟風去做事;

放下學生思維,不要覺得「才大一還早著」、「我還是學生沒必要去看招聘網站」,因為每一次你嫌麻煩逃避的東西,都可能成為以後錯過的風景。

如果努力讓你感到痛苦,那就證明你其實走錯了方向。既然在高考的時候落後於人,那就接受現實,在大學四年裡明確目標,高效追趕。

人生不是馬拉松,每一條路都各自精彩,但不要穿別人的鞋,走別人的路。

本文首發於今日頭條-王銳旭,歡迎點擊我的頭像或你能看見的名片按鈕,關注我的個人頭條號,更多幹貨與你分享,我是王銳旭,一個專注研究互聯網招聘和社會問題思考的青年企業家。


王銳旭




很多招聘都會要求是985或者211院系的畢業生,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我們可以從企業需求角度來理解這個事情,首先如果你是企業領導或者老闆你希望招聘來的人有什麼能力或者素質呢?

第一個首先來看這類大學所提供的外在學習環境條件和師資,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房叫學區房,為什麼家長花比市價高很多的價格來買學區房呢,就是為了給孩子提供好的學校選擇,這就是學習環境.各方面條件和師資上的區別,它相比一般學校,培養的人才和各方面能力要更均衡


第二個:看學生的內在條件,什麼樣的學生會上985.211這類大學呢?

首先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哪類學習風格,學習能力弱了也考不上這類大學啊,而學習能力對於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對於快速入職學習還是未來面對職場的競爭!

其次是綜合素質,一個人的能力分為隱性和顯性,顯性針對學生來說就是理論知識體系,隱性就是綜合素質和個人心態價值觀等,經過一層層考試選拔培養出來的人才,自然為企業節約了人力成本與風險!

所以綜合內部外部還是企業需求來說,這類大學學生優先選擇!

但不是決對的,身邊很多普通大學畢業的夥伴,也進入了非常好的企業工作,這非常關鍵取決於兩類,一是個人能力突出優秀,有拿的出手的個人技能,二是有人推薦,當我們提到有人推薦時,是不是想到了,個人關係,其實這裡的關係人脈是廣義的,不是說你家,而是你個人,比如你有很好的個人能力和技能.人品連接到的人脈!

有一句話是:事在人為,所以很多事情取決於自己,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