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家有滴泪屋,三年一场苦”是啥意思?什么是滴泪屋?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这过程中也有很多俗语得以流传下来,其中不少都有着独特的道理,能时刻提醒人们不要犯错误。比如:“家有滴泪屋,三年一场哭”,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滴泪屋又是什么呢?

俗语“家有滴泪屋,三年一场苦”是啥意思?什么是滴泪屋?

在古代,阶级地位很明显,因此人们也会根据辈分来决定身份的贵贱。在那个年代,往往只有有钱有势的人才能住上大房子,而那些辈分不高、身份卑微的人只能住在挨着大房子建造的矮房子当中。每当下雨,大房子上的泪水就会顺着屋檐滴在矮房子上,看起来就就像人流下的泪水,一滴滴打在房顶上一样。因此,这样的矮房子也被称为是滴泪屋。

俗语“家有滴泪屋,三年一场苦”是啥意思?什么是滴泪屋?

虽然说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大房子旁边建造矮房子也是存在影响的,而且时间越久影响就越大。即便是再小的矮房子,也必须要能容纳人住,所以房子高度也有2米多左右,但这样的高度是完全不够的。要知道大房子往往都有2、3层楼高,才能保证房子内部的采光,像矮房子这样的高度肯定是晒不到太阳的。

俗语“家有滴泪屋,三年一场苦”是啥意思?什么是滴泪屋?

如果矮房子被建造在背光面,那就完全晒不到太阳,这样一来矮房子内部无疑会非常潮湿。在这种情况下,居住在矮房子中的人肯定会因为环境太差而生病。加上矮房子和大房子往往是根连根建造的,细菌很容易就会传播到大房子里去。

俗语“家有滴泪屋,三年一场苦”是啥意思?什么是滴泪屋?

住在矮房子中的人一旦得病,大房子的人肯定也会受到影响,加上那个时代的医疗并不发达,即便是很小的病也要花上很大功夫才能痊愈。所以我们不难想象,所谓的“三年一场哭”其实指的就是人们为那些病死的人哀悼而流泪。其实在古代房子的建造也有很多学问,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它还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影响。不知道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有什么想说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