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愛情三元論:解讀《完美關係》的“不完美”婚姻


羅伯特愛情三元論:解讀《完美關係》的“不完美”婚姻


最近熱播的《完美關係》中,陳數冷靜手撕出軌丈夫的橋段在微博大火。

“未來的事情我管不著,可眼下,崔英俊必須淨身出戶”

從知道出軌到蒐集證據,再到讓老公淨身出戶,陳數的一系列操作可謂又專業又颯,獲得網友一致好評。

羅伯特愛情三元論:解讀《完美關係》的“不完美”婚姻


劇中,陳數扮演的斯黛拉是一個完美女人,人美身材好,工作能力強,有錢有顏。可是呢,丈夫崔英俊卻出軌了,出軌對象是一個帶孩子、沒有什麼工作能力、長相也普通的單親媽媽。

網友評論說“這樣的好老婆,打燈籠都找不到,為什麼要出軌呢?”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提出了一個愛情三元理論,認為愛情有三個核心成分,即親密、激情和承諾,當這三個因素失衡,婚姻關係就容易亮紅燈,下面我根據這三點逐一進行分析。

羅伯特愛情三元論:解讀《完美關係》的“不完美”婚姻


01親密,為婚姻增加溫度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嘯山莊》中說:

“如果你不在了,無論這個世界多麼好,它在我眼裡也只是一片荒漠,而我就像是一個孤魂野鬼。”

戀人之間的親密感,包括與愛人之間的幸福經歷,相互理解、交流和情感依賴,都能引起彼此溫暖的心理體驗。

在劇中,丈夫崔英俊事業全靠老婆支撐,所以一直通過居家好男人角色討好老婆。甚至給老婆遞茶都遞出了奴相,雖然面面俱到,卻面面不情願。

羅伯特愛情三元論:解讀《完美關係》的“不完美”婚姻


崔英俊與斯黛拉的日常,是幾乎沒有情感交流的,他們的對話模式,除了談工作就是談錢,比起夫妻,更像上下級關係。

羅伯特愛情三元論:解讀《完美關係》的“不完美”婚姻


在崔英俊的老闆託尼眼中,妻子斯黛拉是他們的大客戶,也就是上帝,而崔英俊為了經濟命脈,萬萬不能得罪“老婆大人”。

劇中通過第三人的視角,把二人扭曲的夫妻關係展現的淋漓盡致。

可以說,崔英俊對老婆好,並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膽怯”。這使得東窗事發後,他可以大膽的說出不滿,這種行為不止侮辱了他曾經的付出,也侮辱了他們之間的愛情。

羅伯特愛情三元論:解讀《完美關係》的“不完美”婚姻


有人說,愛情從來都是一場勢均力敵的付出,不是一味靠討好來維持的 。一旦單純把對方當作索取者,情感就沒了溫度,變成冰冷的商業感。

02激情,為婚姻增加熱度


在羅伯特三元論中,激情是愛人之間,保持持續吸引的重要因素,它除了性吸引,還包括自尊和自我實現。

美國康奈爾大學曾提出“經濟弱勢男”理論,是指如果老公相對妻子收入較低,則更容易出軌。

劇中的崔英俊,在婚姻中缺少自尊感和自我認同,他的一切事業和收入全都來自老婆的資源,在老婆面前他是沒自尊的,甚至沒有“性”吸引力,因此他需要通過出軌來實現自尊回報。

羅伯特愛情三元論:解讀《完美關係》的“不完美”婚姻


社會學家克里斯汀曾做過一項調查,一個家庭中,老公如果無收入或低收入,他們出軌的概率是與妻子收入相當男人的5倍。

低收入男性通常認為他們的“男權”受到了剝奪,於是通過“出軌”這種方式,來維護自尊。

崔英俊通過找更“弱”的出軌對象,來獲得心理滿足。讓出軌對象開他的車、住他的房子,甚至可以幫對方養育孩子,可以說對方越弱,他獲得的自尊感越強。

在這段婚姻關係中,丈夫並不認為妻子的高收入也是對家庭價值的創造,由此產生“自尊”心理不平衡。

其實在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是互相理解。忠誠度與賺錢多少並無絕對關係,兩個人如果能達成為家庭共同付出的一致目標,其實誰賺多少都一樣。

03承諾,為婚姻保持鮮度

婚姻是契約精神,也就是兩個人為家庭共同奉獻的努力,同時也是雙方維持長期的愛情關係,而做出的承諾或擔保。

而很多人往往為了維持婚姻的承諾,而用錯了方式方式。

電影《婚前試愛》裡有句話:

愧疚,是維繫愛情最好的方式。

崔英俊真的想離婚嗎?未必,畢竟老婆抓著他的經濟命脈和生存基礎,所以才會在得知斯黛拉要離婚時,能夠豁出去在大庭廣眾下跪。

他只不過通過出軌,來找到內心的平衡:一面心安理得出軌,一面心甘情願為老婆服務。

羅伯特愛情三元論:解讀《完美關係》的“不完美”婚姻


就像《晝顏》中的女主,長久的婚姻磨淡了愛,但是還要維持兩個人的婚姻,怎麼辦?通過出軌來繼續維持婚姻的承諾。

“在外面談戀愛的話,在家對老公也會寬容的。”

“只有在外面有了男人,才會因為自知理虧而對丈夫和孩子更好,否則誰會甘心為男人去洗內褲呢?”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論是《晝顏》還是崔英俊,出軌並沒有為婚姻帶來新鮮生機。

當選擇出軌那一刻,就違背了婚姻,褻瀆了契約,背叛了承諾。婚外情的生活並不能平衡你的婚姻生活,它只會另婚姻更加狼狽不堪。

出軌並不是解決婚內矛盾的方式,而是毀滅婚姻的炸藥。

沒有愛,請離婚,如果愛,請珍視。

羅伯特愛情三元論:解讀《完美關係》的“不完美”婚姻


04 當你的婚姻關係不再完美時,如何解救你們的婚姻?


錢鍾書先生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來。”

誠然,婚姻的好壞因人而異,但是經營婚姻的方式,卻是由你決定的。當你們的關係沒那麼“完美”時,可以運用前面提到的愛情三因素理論進行補救。

1.增加彼此親密度

①培養共同的愛好

柏拉圖在《對話篇》中說,人們應該從外在繁瑣的事物中超脫出來,這樣才能幸福。

人們常把婚姻的美好比做“朝朝暮暮”,但也說明一個問題,婚姻使兩個人迫於大把的時間面對彼此,當你們在日常瑣碎中厭倦時,不如通過培養共同的愛好來增加親密度,比如唱歌、健身。

②形成積極幽默的交流方式

蘇格拉底有一次和妻子吵架,結果妻子惱羞成怒潑了他一身水。

這時蘇格拉底卻說:“不出所料,雷聲之後,必有傾盆大雨。”

一句幽默,不僅讓老婆消了氣,也化解了尷尬。

心理學家麥凱蒂說:“我想女人眼裡最有智慧的男人,定是能將周圍形勢反應積極、開成玩笑、把你逗得前仰後合的人。”

養成積極幽默的溝通方式,可以化解很多日常矛盾,減少爭吵。

③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另一半

《社會心理學》裡有一個實驗,“告知某些人他們被別人喜歡或仰慕時,他們就會產生一種回報的情感。”

彼此讚賞的回饋感,是雙方構建親密關係的推動力。

2.為生活增添激情

①一起感受生活的樂趣

夫妻之間共同感受生活,也會有特別的體驗。

“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一起去看看話劇、等疫情過去一起去郊遊,也是彼此暫時脫離柴米油鹽,不錯的生活體驗。

②重要日子的儀式感

“鮮花不是為了證明我們彼此相愛,而是為了證明我們正在被愛著。”

儀式感某種程度上也起著心理暗示作用,如同拜佛求平安,不一定有用,但是拜了,起碼心理平安。你要你們相愛,前提是你們相信,你們正在相愛。

③不要忽略生活中的小驚喜。

在婚姻生活中,記住對方的喜好,不時準備點小驚喜,讓對方有“被理解”和“被關愛”感。

3.維護彼此的承諾

①理清承諾阻礙

當夫妻之間有矛盾時,總是一方不斷承諾,一方不斷逃避。如果你處於逃避狀態,可以與伴侶深入討論所逃避的問題,尋找解決方式。如果是對方不斷逃避,可以試著降低承諾目標,循序漸進改善兩人關係。

韓國有一個短片,夫妻二人因為激情不再,打算離婚,這時候,妻子提出每天一個早安吻的要求,兩個人關係逐漸緩和,最終打消離婚念頭。

②表達情感真實訴求

你忽略我時,我感覺全世界都忽略了我。你主動找我時,我卻忽略了全世界。

夫妻之間,最忌諱的就是不溝通,當對這段關係或對方存在不滿情緒時,要開誠佈公的說出自己的想法,令對方在這段感情中獲得信任感和安全感。

③重視陪伴

不是最好的時光裡有你在,而是你在,我才有了最好的時光。

這次疫情之下,很多夫妻關係得到緩和,多數原因是因為陪伴多了。生活是由一半苦和一半甜組成的,愛情,則是在這苦和甜之間,細水常流的陪伴。

生活中,對家務大包大攬或甩手掌櫃,都不是好的選擇,夫妻雙方共做一件事,更容易培養情感依賴。

陳銘在《奇葩說》中說:完美是希望,不是終點。

其實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關係,完美只是一種願景,但是我們要向著完美經營。

雖然我們無法控制愛情過去的模樣,但是可以決定它的現在,和未來。

羅伯特愛情三元論:解讀《完美關係》的“不完美”婚姻


  • 作者:亦安,小幸梔賬號持有者,多媒體平臺撰稿人,只和你談感情的90後大齡女青年。
  •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侵刪。文章首發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