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口罩…快弹尽粮绝了;温州这个特殊群体却说:熬过去,就是希望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汪子芳

“2019年是有希望的一年,从此,你的人生有两次生日,第一次是你出生的那天,2019年9月3日,是你重生的一天,也是你的第二次生日……”

大年初一,阿兰在朋友圈写下这句对女儿苏苏的祝福。

酒精、口罩…快弹尽粮绝了;温州这个特殊群体却说:熬过去,就是希望

苏苏是一名地中海贫血患儿,去年9月做了骨髓移植,正处于观察恢复期。

这个异于往年的春节,一场疫情汹涌而来。在温医一院周围,还住着许多和苏苏一样的孩子,他们的日子显得有些煎熬。

他们最怕感染,房间每天要消毒;他们需要定期上医院,所以连过年都不能回家……

这一个多月,温州每条有关疫情的新闻,都会击中家长敏感的神经。他们守在孩子身边,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等到春来。

熬过去,就是希望。他们说。

酒精、口罩…快弹尽粮绝了;温州这个特殊群体却说:熬过去,就是希望

小年夜,留守温州的地贫儿童和家人在医院一起过节。

地贫是一种隐性遗传的血液疾病,因高发于地中海沿海而得名。重型患儿从小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需要长期输血和去铁治疗,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的唯一方法。

作为全国三大地贫移植基地之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周边,一直聚居着一群地贫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庭。

他们大多来自外省,贵州、四川、广西、江西……

地贫的最佳移植年龄是2至6周岁,治疗耗时很长,前期需要等待合适的骨髓,移植手术后还需要一至两年的观察期。

为了治好孩子,这些家庭远离故土,奔波千里来到温州,租住在温医一院的周围。

留在温州的50多个孩子,基本都是2019年完成手术的。移植手术后需要留守随访,因此患儿不能回家过年。

没想到,很快一场疫情袭来,彻底改变了这群人原本生活节奏。

对他们来说,艰难的日子甚至变得危险。

他们在这篇报道里的故事,从去年小年夜开始的。

酒精、口罩…快弹尽粮绝了;温州这个特殊群体却说:熬过去,就是希望

每个孩子都收到了医生护士送的礼物。

去年的小年夜,50多个地贫孩子在温医一院,在科室医护人员陪伴下,一同过了个小年。

他们都是刚刚做过骨髓移植的地中海贫血患儿,移植手术后,需要每周抽血检查,门诊随访至少要持续一年。

5岁的苏苏,就是其中一个孩子。她来自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家乡位于贵州、云南、广西三省交界处,距离温州2000公里。

骨髓移植是一场持久战,去年8月来温州时,苏苏的父母就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妈妈负责照顾苏苏,爸爸靠送外卖挣钱支付医药费和养家,大几岁的姐姐则留守贵州老家。

去年10月上旬,苏苏顺利出院,和她一同出院的还有两个孩子。

“三个人几乎同时入仓同时出仓,他们既是‘战友’又是朋友。”苏苏妈妈说。女儿身边有了共同与病魔抗争的小伙伴,在温州这个异乡也不会太孤单。

因为治疗无法回贵州老家过年,他们被迫成了温州的“留守家庭”,远离亲人和故土。

除夕夜,苏苏一家和其他三个来自贵州的地贫家庭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年夜饭。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漫长求医路上难有的热闹和温暖,“战友们”相聚,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这是艰难的一年,我们等着孩子恢复健康,熬过去了就是希望。”除夕夜,几个家长相互打气祝福。

可他们不知道,还有更难熬的日子在等着考验他们。

酒精、口罩…快弹尽粮绝了;温州这个特殊群体却说:熬过去,就是希望

做完骨髓移植手术,最担心的就是感冒和感染,对生活环境的卫生要求极高。

家里每天都要消毒,要随时备着酒精、消毒液和紫外线灯,就算没有这场疫情,外出也必须戴着口罩。

“我每天六点起床,先给一个房间打扫卫生并消毒,七点半左右叫女儿起床吃早餐,八点吃药,之后女儿在消完毒的房间看电视,我继续打扫消毒另一个房间。”苏苏妈妈说,一天中几乎有小半的时间用在了打扫和消毒上面。

“早上九点和晚上九点,都定了闹钟喂孩子吃药。”阿兰说,有种药必须定时吃,“前后相差几分钟没事,相差时间久了,下星期抽血检查指标就会不好。”

移植手术三个月后,苏苏可以下楼走一走,每次出门,阿兰都会给孩子“全副武装”,戴好帽子和口罩,备好洗手液。

但是,疫情来了,一切都发了变化。

对普通人来说,无非是宅家和不宅家的区别。对这些脆弱而敏感的孩子来说,面对的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巨大压力。

家长们如临大敌,除了必须去医院做检查,其他时候,孩子都待在家里,一步也不外出。

这些天,女儿每天都站在阳台上望着外面,然后眼巴巴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下去玩啊?”

“我都说快了快了,等医生和护士阿姨把新型冠状病毒赶走,我们就可以出去了。”阿兰说,其实,她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

苏苏似乎听懂了。“她信了,也不再吵闹,乖乖地待在家里。”

苏苏每天最喜欢的,就是和姐姐视频聊天。“外面有病毒,不可以出去的噢。”视频里,苏苏像个小大人一样,跟姐姐认真地嘱咐。

因为担心感染,孩子不敢吃外面买的食物甚至零食。地贫妈妈们都学会了自己做各种各样的食品,棒棒糖、发糕、花卷、蛋糕……

“总要变着花样让她开心。”苏苏妈说。

酒精、口罩…快弹尽粮绝了;温州这个特殊群体却说:熬过去,就是希望

除了卫生,饮食营养也非常关键,每顿饭都要保证足量的高蛋白,菜和肉也要足够新鲜。“我们做家长的,其实吃点白菜、酸菜就可以对付过去,但是孩子的营养必须要保证。”

由于疫情形势严峻,2月2日开始,温州开始出行管控,每户人家两天之内只能一人出门采购。不少菜场关门,买菜就成了地贫家长们的大难题。

“楼下的菜场开门没有?哪里有新鲜肉?”地贫家长群里,大家总是焦急地讨论着。

这些留守温州的家长们相互扶助,大家谁轮到出门买菜,总会在群里吆喝一声,顺便帮有需要的人带一些回来。

“那些天都是爸爸出门买菜,附近的菜市场没开门,就骑着电动车去更远的菜场。”阿兰说,梧田、茶山甚至娄桥的批发市场,都去过。每次出门前,家长们都会讨论,哪里的肉新鲜。

“每次出去买菜,我都会跟孩子爸爸说买一些能放久一点的菜,土豆、玉米、茄子、辣椒,这样就可以多吃几天。”阿兰特意叮嘱老公,买些绿豆回来,可以在家自己发绿豆芽吃。

这些天,阿兰特意教女儿发豆芽,观察绿豆一天天发芽长高的过程。

“女儿很开心,每天都问我,‘妈妈,到给绿豆浇水的时间了吗?’”阿兰说,这些天,女儿每天一起床就去看自己发的绿豆芽,给豆芽浇水。

阿兰说,苏苏眼神里流露出的欣喜和期待,让自己也看到了希望。

酒精、口罩…快弹尽粮绝了;温州这个特殊群体却说:熬过去,就是希望

苏苏每天在家里照顾豆芽。

“医生说,房子要通风好,一定要很干净。”阿兰说,酒精、紫外线灯、消毒液、消毒泡腾片这些,都是家里必备的。而口罩,则是孩子们出门最基本的装备。

可是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家里日常所需的消毒产品,突然就成了最紧缺的物资。很多地贫家庭未曾防备,库存告急。

去年底,苏苏爸爸从网上买了十瓶酒精,快递发来整整一大件。

“买十瓶算是团购价,比较便宜,但也不敢买太多,毕竟酒精存放会有危险。”

后来,网购的酒精从76元涨到130元,又涨到226元,很多订单付了钱却一直没有发货。阿兰说,消毒物资紧缺,四处求购无门,这种紧张感萦绕着所有的地贫儿家长。那时候,大家心情无助又低落。

“小孩的口罩还好,一般都有存货,可大人的口罩几乎都‘弹尽粮绝’了,消毒酒精也基本快用光了。”前段时间,一直对接这些地贫家庭的志愿者林建向记者发来一条求助信息,希望爱心组织能够为他们提供这些必需的物资,帮助这些原本就深陷困境的地贫家庭度过难关。

“医用酒精,我们来提供,需要多少?”温州爱心屋网络公益宣传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紫苏得知消息后,立即伸出了援手。

“他们是疫情期的特殊人群,是很容易被忽视却又存在风险的群体,所以,我们也希望尽己所能,共同守护他们。”紫苏诚恳地说。

酒精、口罩…快弹尽粮绝了;温州这个特殊群体却说:熬过去,就是希望

志愿者送来急需物资,妈妈动情地发朋友圈感谢。

考虑到地贫家庭的需求,除了酒精,温州爱心屋还送上了护目镜、手套、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

“抗击疫情,共守温州。亲爱的娃们,无论你们来自什么城市,在温州,总有一群天使守护你们。”紫苏说。

除了爱心组织,温州市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也为地贫家庭送来了口罩。

“感谢你们为地贫孩子的付出,这些物资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温暖了身在异乡的我们。”阿兰说,这些消毒物资,可以支撑大家坚持一两个月,解决了当前最大的难题。

收到捐赠物资后,苏苏还特意穿着布依族的民族服装,拍照比心,感谢温州的好心人。

和苏苏一样,所有去年接受骨髓移植的地贫小朋友们,都等待暖意洋洋的春天到来。

因为,除了家长和医生,在温州这座城市,还有很多人共同在守护着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