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逸长洲、富力津门湖……这里的1178名外籍人员,天津怎样防控?

转自:津工E家

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


3月6日,在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西青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和李七庄街道办事处主任、海逸长洲社区党委书记顾志昊介绍了外籍返津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白凤祥介绍,截至3月5日,西青区共有外籍人员1178人,其中韩国籍862人,占总数73.1%;日本籍45人,占总数3.8%,意大利籍3人,目前正处于隔离期的外籍人员360人,韩国籍343人,日本籍4人,意大利籍1人,其他国籍12人。全区外籍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海逸长洲、富力津门湖……这里的1178名外籍人员,天津怎样防控?


01


从入境到目的地无缝对接


西青区共有477家外资企业,其中日资企业121家,韩资企业148家,意大利企业10家。


截至3月3日下午,西青区共计接收天津机场入境人员五批次223名乘客,其中韩国乘客202名、中国乘客21名,分布在海逸长洲、松江城、富力津门湖等10余个小区。


西青区采用闭环式管理服务,从入境到目的地无缝对接。成立了接驳组、综合服务组、生活垃圾处理组、医疗处置组、信访维稳组,制定了“接”、“签”、“居”、“管”四字工作流程,制作了外籍人员疫情防控网格图

,实行挂图作战,超前谋划好各项管理服务措施。


西青区还提前研究了居家隔离观察居家式集中隔离观察两种方案,把西青开发区汇智人才公寓作为入境人员居家式集中观察点,配备了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提供免费韩式配餐服务。由西青区陪同韩国大使馆和天津韩国商会负责人实地察看了集中隔离点有关情况,韩方对西青区安排高度认可。


西青区充分尊重入境韩国人意愿,在选择居家隔离方式后,采取专车接送的方式,发放专属“服务礼包”,内有外籍人员服务手册、印有“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字样的一封信、健康提示、联系卡以及口罩、消毒液、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同时发放牛奶、面包、矿泉水等食品。


对海逸长洲等6个居住比较集中的小区,抽调党员干部成立11个综合服务组,每组由两名机关干部、一名社区工作者、一名物业管理人员组成,配备专门翻译人员,分组包户,每天提供医学指导、体温监测、物资配送、生活垃圾处置等服务。


组建了居家观察服务微信群,尊重韩籍人士风俗,及时将社区周边符合韩籍人员生活习惯的店铺商品目录推送到群内,由服务组集中采购分发,尽可能满足其生活需要。前天李七庄街为所有居家隔离的韩国友人免费送去了韩国泡菜等民族食品。


针对个别仅有老、幼单独居住的住户,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一对一”服务,每天按时沟通情况。比如,一名16岁韩籍人员独自返津、独自隔离,西青区做到每天联系,加强心理疏导,确保其身心健康。韩籍人员对西青区提供的周到服务多次表示感激感谢。


西青区立足真隔离,周密落实隔离措施,在韩国大使馆人员见证下,所有韩籍人员全部签订了居家隔离承诺书。采用门磁管理系统,加强电梯卡、门禁卡管理,在每个小区安排专门警力全天候巡控,成立由区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物业工作人员组成的巡查服务组开展24小时不间断监督,确保居家人员真隔离,有效防止疫情扩散。


02


做好主动对接,合理安排复工复学


西青区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全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外资企业有序复工,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防控体系,动态监管境外返工人员入境情况,指导企业为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入境员工提供14天隔离房间、早中晚三餐、口罩等防疫隔离服务

,为入境企业员工提供安心保障。


针对坐落于西青区的天津韩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积极与市教委和学校对接,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共有外籍教师79人、中方教职员工27人、外籍学生693人,春节前后陆续有219名师生员工返津。


西青区召开专题视频会议,明确学校开学时间将按全市统一要求开学。由韩国学校拟定师生员工告知书,消除网上“提前开学”的谣言,返校时间另行通知,并督促学校对返津师生员工严格执行居家隔离14天,对健康状况进行日追踪、日报告。学校也确定从3月16日起开始网上授课,借助网络平台做好疫情防控教育宣传。


03


全方位措施,消除居民焦虑恐惧


顾志昊介绍,李七庄街地处城郊接合部,区域内坐落着多个高端居住区,同时,周边高等院校、国际学校聚集,吸引了很多外籍友人在这里居住。据统计,街域内居住的外籍友人近1000人,其中韩国籍居民达到了800人,重点分布在海逸长洲、松江城等6个社区。近期,返津外籍友人返津逐渐增多,为了切实做好涉外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李七庄街党委、办事处本着“一视同仁”的原则,探索实践了“一三五”工作法,先期在海逸长洲社区试点,然后向其他几个社区进行了推广。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李七庄街对外籍人员居家隔离采取哪些措施,如何消除本小区居民焦虑恐惧心情?


顾志昊表示:“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干在实处、讲在明处。为了降低境外输入风险,保障社区居民安全,

我们对于外籍(含入境)人员在与本国公民一视同仁实行14天居家隔离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七项防控措施,从口岸点对点对接、乘车护送、卡口接驳、散客接驳、防疫消杀、垃圾处置等方面逐项细化服务。我们还成立了7个小分队,利用微信群随时掌握外籍友人需求,及时为其提供服务。全方位的管控措施,党员干部的舍家坚守,不仅让外籍社区居民安全回家,也感动了居民群众,从开始的误解、抵触,到现在的理解、认可和支持,实现了很大的转变。为了做好居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我们线上通过微信群发布相关信息,及时将疫情情况向群众汇报;线下我们注重加大宣传,将采取的工作措施以“一封信”的形式张贴到小区门口、楼栋口和群众家门口。我们从群众中积极招募志愿者,参与并监督我们的工作,做到让群众真正放心。对个别意见较大的群众,我们单独做好思想工作,努力争取理解。在此基础上,有的居民为工作人员送奶茶、送水果,还有的居民自发捐款支援一线,现在我们的志愿者坎肩被居民抢空,还有一户外籍居家隔离的亲属,亲自送慰问品,对我们的工作表达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