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纱线、涤纶、坯布都在涨价!下游要“抄底”了?

春节之后,一边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仍在继续,一边却是纺织原料逆市上涨。


1、据山东、河北及江浙部分企业反馈,2月10日以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国内常规纱累计上涨200-400元/吨,个别高配高支精梳纱上涨近1000元/吨。


2、同样据江浙聚酯工厂报价显示,3日开始,部分涤丝主流厂家率先涨价,截至到5日,部分涤丝品种上涨100-200元/吨不等。


最近,纱线、涤纶、坯布都在涨价!下游要“抄底”了?


节后久违的涨价终于来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月下旬,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扩散,中国原油需求下滑引发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加上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使得油价一直在底部徘徊。前阶段,沙特提倡OPEC+认为扩大减产的力度影响了油价。减产“悬念”牵动市场神经,利好提振下,国际原油触底反弹。


原油作为聚酯市场的原油产品,对聚酯产品有着成本推动作用,在原油反弹的同时,进入节后,涤纶长丝价格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状态,而这次让下游贸易商也蠢蠢欲动趁低价进行备货,出货略有好转,因此这次难得抓住炒作的机会,厂家立马不淡定了,大有想持续把涨价的火烧起来。


可这波行情能持久吗?


1、开机率上升所带来的库存上升已成为价格上涨的“拦路虎”


随着全国除湖北和武汉地区外复工复产加速,纺织企业的开机率逐步上升,市场供给增加。3月5日,山东德州某中型纺织企业负责人介绍,该厂主要生产普梳21S、32S及精梳32S,目前产能已恢复50%左右,由于运力及订单原因,产成品库存正在稳步增多之中。


而同样的,进入2月,由于下游需求疲软,聚酯库存也在持续增加,而涤丝工厂的开机率也在逐步上升,2月底重启产能210万吨/年,新增装置产能25万吨/年。


其中,7套涤纶长丝装置相继重启,目前,涤纶长丝装置开工率为66.06%。开机率上升所带来的库存上升已成为价格上涨的“拦路虎”。另外,近期政府为鼓励企业复工复产并尽快恢复产能,出台多项“免税降费”政策,效果明显,但因为商贸体系仍未完全恢复,使得复产进度快的企业后患较大。


2、供需逐渐饱和,坯布上涨暂告一段落


2月中下旬以来,多数坯布行情快速上涨。据盛泽地区贸易商反馈,受疫情影响,年后织造企业产能低,造成了部分坯布供不应求的现象。尤其一些畅销品种,像仿真丝、T400等,不少贸易商竟纷纷囤货。数据显示,2月中旬以来,多数品类坯布上涨0.2-0.4元/米,个别涨幅更高。坯布上涨直接推动纱线的上涨。但是,近期随着坯布产能的上升,供需逐步饱和,坯布上涨已显乏力,甚至部分织厂降价销售,这给纱线带来较大压力。


另外尽管在近期涤丝市场出货略有好转,但其多数是贸易商趁低价进行备货,下游织造方面表现一般。国内疫情虽已有效抑制,但在原料支撑不足,织厂工人到岗缓慢,实际需求还是较少,同时春节前织造普遍有囤货习惯,企业可生产的平均原料库存依旧有超过半个月。因此疫情下市场心态茫然,中下游多基本观望为主,心态难以有支撑,市场走量基本较少,为此织造市场采购原料气氛观望多浓,厂家表示现在市场还是看不明朗,持观望心态为主。


最近,纱线、涤纶、坯布都在涨价!下游要“抄底”了?


3、缺乏订单是上涨的最大阻力


纺织市场还是由终端订单决定的,终端订单欠缺,采购力度跟不上,目前纺织市场的繁荣、涨价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作为中国最大的一级服装批发市场,广州十三行和四季青,在疫情的影响下,目前也处于停业中。据悉,广州十三行、杭州四季青等目前还没有正常恢复。推迟的这20多天,让春季款的销售机会少了三分之一。“即使开市了,来拿货的人暂时也不会很多,今年看来要做好少做一季生意的准备。”一位服装店老板娘表示。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等到疫情结束了,很多人的消费观念也将有所转变,服装虽然是必需品,但是在疫情面前,穿着似乎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安全需求才是摆在首位的,比如口罩、消毒液,以及食品的支出在增加。此消彼长,对服装方面的消费,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复苏。


再者,近期韩国进入高度警戒状态,欧洲地区的疫情也有所恶化,这些地区的消费需求也将发生改变,也将影响外贸企业的接单。


据山东、河北等地不少贸易商透露,前段时间纱线上涨多是“空涨”,实际成交非常少。近期,纺织企业接单非常不理想,大厂尚有少量新单,小厂几乎与新单无缘。与此同时,受疫情在全球蔓延影响,国际国内棉价大幅波动,也让企业的纱线报价失去参考。3月5日,全球疫情愈演愈烈,终端消费深受打击,很多国际订单被取消和毁约,预计近期纺企接单情况仍会继续减少。


4、“OPEC+”谈判彻底告吹,原油期货巨幅下跌


而另一方面,大家预期的油价减产协议又生变,由于俄罗斯拒绝接受欧佩克提出的深化减产协议,本次“OPEC+”谈判彻底告吹,作为对俄罗斯决定的回应,欧佩克宣布将全面取消对自身产量的限制,石油市场失却控量支撑进入无序阶段的恐慌迅速蔓延,国际原油遭遇疯狂抛卖,欧美原油期货价格巨幅下跌,外盘时间3月6日WTI 4月原油期货收跌4.62美元,跌幅10.07%,为2014年11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报41.28美元/桶,这是自2016年8月3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位。


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收跌4.72美元,跌幅9.44%,报45.27美元/桶,创出了自2017年6月22日以来最低点。而有分析师评论到,如果说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击穿了长期稳固的原油价格底部,那么本次减产谈判破裂将导致新一轮的原油价格危机。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国内纺织企业已快速复工,但由于订单少、库存压力大,多数纺织厂无法达到满负荷生产,供大于求的格局之下,任何一环节的推迟复工,都会影响整条产业链的复工进度。随着国家疫情管控逐步放开后,聚酯市场恢复速度也将加快,但在国际原油再度由乐观转向悲观,短期市场价格难有提振,预计3月上旬仍将去库存为主,到下旬行情或出现好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