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汽車品牌會成為汽車界的華為,吉利和比亞迪還是哈弗?

南方沒有眼淚


看目前的研發投入可能會是吉利,而且產品線和低中高品牌佈局都很完整



失亦是得


汽車領域哪個品牌能成為華為,這個問題“一帶一路”已經說明了問題。

首先說明無關汽車,吉利汽車與一眾國產車企不同,在SUV的大潮下以轎車作為基礎發展很有潛力,另闢蹊徑是能有一番作為的;而且通過收購知名車企的獲取技術也是比較理想的方式,近年來技術從4G18到DCT雖然不多但足夠穩定,P2.5混動架構雖然不一定合理但也打破了技術壁壘。

以這些看得到的技術而言吉利有很大的潛力,但是這個品牌近期問題太多,主要問題四個字總結:高價低質。15萬以下的汽車是大眾消費群體的主力範圍,吉利依靠這一市場一步步走向輝煌,但卻在取得一定成績後大量使用三缸發動機替代四缸機,並且以“合資技術的先進”作為籌碼測試消費者的底線,以這種方式發展下去吉利要出大問題。

而且沃爾沃汽車能帶給吉利的技術支持是有限的,在福特旗下的沃爾沃問題連連否則怎麼會被福特放棄呢?所以吉利汽車充其量可以給出長期看贏的評價,但是在發展中的一段時間內這個品牌很難贏得消費者的口碑。


長城汽車比吉利更有發展潛力,原因與吉利相似但走對了路;吉利的兩條腿走路依靠的是轎車其次是SUV,但SUV的熱潮終究會消退且已經顯現;下一個熱潮無非是MPV和PICK UP,一旦皮卡車混動化實現節油、定義從貨車改為特殊的客貨兩用與普通乘用車享受同樣的年檢和報廢週期,這種車比MPV熱銷的可能性更大。

而長城汽車是SUV和皮卡車兩個領域的雙料冠軍,燃油動力SUV有控場的實力且發動機只有升級沒有任何趨勢能看得出三缸降級,且國VI B的升級與某些以排氣系統做文章的車企不同,升級排放的同時動力不降反升足以說明背後是在技術研發的。

有這種態度的車企則有長線發展的能力,長城唯一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完成油電轉型,沒有三電技術是長城的軟肋、負積分是長城的催命符,但在比亞迪汽車的平臺開放以及曾經與長城的交流可以看出長城是有藥的。


比亞迪集團涉及的領域不是吉利長城可比,在一帶一路中智利總統訪問比亞迪對雲軌、電動大巴、電動出租車以及特種用車確定了合作關係,從這些交通工具開始分析比亞迪的發展前進。

  • 雲軌屬於城市軌道交通,在國內的發展速度一度也是極其快,不過因與中車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又被截胡的可能;不過國內放緩發展可以放眼全球,於是就有了這起合作案,吉利長城有云軌嗎?

  • 電動大巴比亞迪出口全球50餘個國家地區,其中包括歐美日等所謂發達地區,在如此多的國家中無非是美帝出現了一些問題;不過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大巴出口的價格比在國內銷售的價格貴很多,這點真比某些用優質品低價出口的車企有氣節。

  • 電動乘用車領域沒有什麼值得聊的,542和E平臺眾所周知是目前的行業標杆,技術得益與比亞迪有發動機、變速箱工廠,電池、電機工廠等等,包括ESP車身穩定控制系統都可以獨立研發生產。

在交通工具領域比亞迪玩票玩對了,但終極目標仍應該是能源行業的戰略轉型,從乘用車動力電池的終身質保回收可以看出端倪;這些電池梯次利用的方向是作為新能源電力行業的儲能電站,比亞迪之所以能成功迎合了新一輪的能源變革,也許在2003年收購秦川汽車時已經在佈局轉型、因為09年就有F3DM。

三家車企比亞迪走在了變革的前沿,一定程度可以理解為引領了油電轉換,而在常規能源必將會耗盡的情況下又是迎合了剛需,所以比亞迪的發展前景不是吉利和長城能夠相提並論的,汽車界的華為也許就是它。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臺內歡迎轉發。)



天和Auto


保定山寨廠的歷史: 山寨了一個日本CRV的殼子,塞進一個極其辣雞的發動機,動力極其辣雞,油耗無比巨大,因為腦慘數量眾多,所以保定山寨廠,賣辣雞車,猛賺幾百億。這就是保定山寨廠的歷史! 總結: 保定山寨車的銷量,來自腦殘的數量。!!哈哈哈。 所有保定山寨車的共同特點: 動力辣雞油耗高,換擋頓挫剎車長,性能極差價格高,殼子好看大件爛。


Sam111599453


先說說看好比亞迪的原因,幾個方面綜合來說。

比亞迪除了品牌劣勢,掌握所有實際優勢。

有自己礦產,有自己電池廠,有自己IT技術,有自己光伏產業(儲能電站直接導致回收的舊電池得到最大利益化,這個差異優勢在日後售後方面產生的優勢無與倫比),有自己整車製造廠,而且除了車其餘都數一數二,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研發方面也很強悍。據信和騰勢的什麼高壓系統,本來委託國外廠商開發,報價數千萬和半年以上開發週期,最後還是被比亞迪2-3個月研發出來,並且達到更高標準。

另外一個是博士車身穩定系統,賣高價談不下來,比亞迪自己幹,研發個8899,博世服軟半價給比亞迪。

這幾個技術開發的實力讓我們理工男非常欣慰和喜愛,但是半死不活的銷量讓人痛心。

比亞迪營銷太垃圾,售後服務不夠到位,導致一小部分車主反水,這個影響很大,拿我來說,S6保險盒召回,沒通知到還是我疏忽,我沒去,後面接觸實在不靈換了一個,收了我1100,你不能多通知幾次,可能我沒接到電話。廣大比亞迪車主因為覺得別人不客觀的描述導致情緒激烈,導致你來我往劍拔弩張。事實上比亞迪的車用著不錯,但身邊幾乎無一例外排斥比亞迪,這一點需要認清現實,說真的企業這種處境非常困難。比亞迪需要做的趕緊把E—SEED—GT鷗翼門和硬頂敞篷造幾輛工程車,和新唐新宋PRO一起用於廣告植入,最好加上DM移動電站的特點植入劇情,比亞迪用以前的老唐,老秦植入電視劇,作為比亞迪車主都覺得彆扭,更不用說別人了,這種植入毫無價值,比亞迪卻不自知。現在90%的人先天排斥比亞迪,比亞迪需要做的就是廣告植入,而且要帥氣十足,科技感十足的車,能吸引別人想知道是什麼車,最好把標給蒙上,類似韓劇。

回頭再說一下,比亞迪當務之急是出的每一款車必須盡善盡美,鞏固市場才有以後的手到拈來,內飾設計太簡單,指紋收集器的鋼琴烤漆多用,國人愛這口,我去看了佳際和星越,真是甩比亞迪N條街,加油吧😅

我真的超期待這輛超跑,希望比亞迪保持初心,給個厚道實在的價格,敞篷別超40萬,加速5-6秒都無所謂,貴了真買不起,即將成為比亞迪第四輛車的車主誠心期盼








喀吶槑


何止這些,從輕卡到重卡,到轎車,新能源,suv,mpv.叉車,客車啥領域都涉足而且自主,國產裡哪個能做到?江淮可以進第一梯隊,除了銷量應該還有技術,綜合排名吧,說江淮乘用車不行的,蔚藍找他代工?大眾找他合作?不懂瞎噴,



m黑風俠


一個個的捧這個捧那個的,看著真搞笑。哪家世界級大公司發動機就靠2.0排量以下的發動機啊?你自己都搞不出V8V12,還要扯蛋靠電池搞什麼彎道超車。沒有大排量發動機就想排進高端車企?這不是做夢嗎?非要玩電動也行,哪個能跟特斯拉比能源管理?就連電池技術的突破,也全是外國人搞的,國內誰的電池技術能引領世界?全都在騙國家補貼,每一個肯踏踏實實搞研究的。

就像蘋果手機,人家最拿手的是生態圈和系統。目前國內也就華為有實力自己開發系統建立自己的生態圈。其它企業算個毛。小米折騰半天生態圈還不是建立在谷歌的基礎上,人家一斷供你就全完。

國內汽車行業也一樣,BYD電池上還算有點想法,不過未來發展趨勢就一定是鋰電池技術嗎?奇瑞倒是三大件都有自己的技術,但也是跟著國際風向跑,沒有自己的戰略。一汽紅旗是有資源優勢,發動機全系列倒是搞齊了,但是變速箱是短板,而且各種發動機技術也沒什麼創新,真是對不起那些資源。吉利現在被水軍吹上了天,結果技術全是買買買,一點自己的底蘊都沒有,等別人不賣了也就是死。其它一票車廠全是做殼子,一點可說的地方都沒有。

所以,就現在國內車廠現狀,想要出一個類似華為的公司基本上沒可能。政策、市場和環境都不允許。


我就是來吐槽的


吉利海軍最多這一點跟華為類似,公關強,什麼都能強制刪帖,技術方面吉利毛都沒有用著韓國的變速箱和日本的變速箱,發動機一如既往的仿,至今打著三線豪華沃爾沃的羊頭賣狗肉,華為之所以牛,第一營銷好,第二有自己拿的出手的技術,比亞迪有營銷有技術, 奇瑞有技術無營銷,所以比亞迪還是有機會的


神奇點燈俠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首先我們看華為的發展,是建立在長期的自主研發的基礎上發展的,從通訊設備到手機芯片,再到目前5G領域的成績,核心就是自主研發。

我國車企中,有著同樣發展軌跡的當屬比亞迪,從做電池到做汽車,比亞迪經歷了10幾年的摸索,並且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F3DM,要知道當時國家並沒有對新能源汽車有任何補貼的政策。

從三電(電池,電機,電控)技術到電控核心芯片,再到針對全球開發者開放的汽車系統平臺,專利申請數量都是處於國際領先,從新能源汽車銷量來看,從2015年到2018年連續4年奪得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2019年第一季度銷量仍然處於全球第一位置。其電動大巴已在全球開花結果,其中不乏美國,英國,日本這些發達國家也同樣在使用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

綜上所述,跟華為發展軌跡最相似的當屬比亞迪,根據2018年比亞迪的業績(1300億),2019年比亞迪有望進入世界500強!




數格一刻


現在很多人都預言:在未來幾年,國產自主品牌汽車能夠趕超合資車,對於這句話也表示贊同,單從這幾年國產車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無論是在外觀、配置還是在內飾空間上,都不亞於合資車,在銷量上更是碾壓合資車,像哈弗H6、五菱宏光、吉利帝豪等車型,並且在售價方面,國產車也要遠低於同級別的合資車,那麼對於國產車三大品牌——吉利、比亞迪和奇瑞來說,你看好誰的發展、怎麼評價它們的發展?老司機果斷選擇比亞迪!

吉利汽車可以說是發展最快的車企,在短短几年內就把吉利做成了國產大哥,也可以說是帝豪讓吉利火了起來,而且又加之吉利對沃爾沃、DSI等外企公司的收購,從而漸漸增加了自己的品牌影響力,並且吉利也有了完整的市場體系,近幾年完成了從低端車到高端車的佈局,但是在新能源領域並沒有建樹。其旗下的汽車質量還是比較深入人心的,像10萬元左右的繽越配備了車道保持、行人識別等安全配置,而這些配置合資車一般20萬左右才有。

比亞迪在近幾年的發展並不想吉利那樣火,其旗下燃油汽車的銷量表現平平,但是汽車質量安全性一直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畢竟“陸地小坦克”不是白叫的,旗下的經典車型F3現在還滿大街的跑。而且提到新能源汽車領域,無人不會想到比亞迪,比亞迪在該領域有這數一數二的地位,畢竟比亞迪本來就是以電為生的,在新能源汽車的保修範圍中,敢提出終身質保電芯的廠家並不多,所以說還是比較看好比亞迪的。

奇瑞汽車在我國是不溫不火的,在銷量上也表現一般般,但是奇瑞技術強啊,在三大件上在國產車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所以說很多人都說奇瑞之所以在我國銷量不好,主要就是輸在了營銷上,其旗下的艾瑞澤5還是奇瑞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推廣開的,於是才有了現在可以與威馳抗衡的局面,不過近幾年奇瑞的瑞虎SUV系列,確實很不錯得到了國人的認可。

總之,這三款車都有各自的優勢,但是單從新能源汽車方面考慮,做的好莫屬於比亞迪了,而網友們對這三款車的評價也是議論紛紛:“吉利是小米,奇瑞是華為,比亞迪是OV”、“三選一,我選奇瑞,好開實用”,你們怎麼看這三款車的發展?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川北小哥


雖然自主汽車和華為差距還很大,但最接近的是比亞迪。核心專利數和專利強度都是國內第一,新能源世界三強之一。華為自己研發芯片優化系統。,比亞迪三大件和三電都是自己的。華為任總說在兩公里的地方砸上範佛里特彈藥量,先做到一個小領域世界第一,電信不說了,這兩年拍照做到第一,高端機藉此崛起。比亞迪堅持十幾年耕耘新能源,砸重金搞出插電,技術死死壓制全世界車企(豐田買車大眾偷學),中國汽車發展史上第一個由中國車企創造的門類。憑藉技術優勢,成功賣出自主最高價的量產車(造車新勢力那些量還不夠看),當然可能不符合某些車企豪華的定義。有說還有比亞迪更像華為的出來說說。這個問題我以前說過,比亞迪的模板不是華為,華為總體是很專注在通訊電子領域內的。比亞迪做的很多元。已知的有電子,汽車,電池,太陽能,軌道還有軍工及航空航天。雖然做的雜,但每個領域基本都能做到行業前三,一般公司根本管不了這麼多產業,但王傳福這個人有能力把這些點捏在一起。他被巴菲特夥伴芒格稱為愛迪生和韋爾奇的複合體。忘了說,比亞迪的最高模板是通用電氣加通用汽車的大通用,雖然兩者不是一個集團。還有一點比亞迪一直是以改變人類生活方式作為出發點的高度去奮鬥,他的中央研究院,要比華為的2012實驗室和阿里的達摩院要早,很多應用也改變了生活,只是很少宣傳,國內車企論高度沒有能和它相提並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