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痛苦,那你為什麼不離開呢?

知名親子關係專家

向日葵心理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胡慎之家庭教育課》《情緒課》《婚姻必修課》在頭條專欄熱銷中

微信公眾號:胡慎之(ID:hushenzhixl)

這麼痛苦,那你為什麼不離開呢?



一、

經常會有一些朋友在微博和公號後臺私信我:“胡老師,我又跟我男朋友提分手了,因為他這次實在太讓我傷心了.......”接下來是很長的一段抱怨。

然後過幾天,我又會收到新的信息:“胡老師,我男朋友跟我道歉了,我們和好了.......”

分分合合,每次分手都有抱怨和指責,和好後又甜蜜如初。

一般收到這種類型的私信,我是不回覆的。因為我知道,無論我怎麼回覆,對方都是不會滿意的。而且這種情況之後會反覆出現。

指責對方的不好,但又離不開,這種關係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相愛相殺”。

這裡邊有兩個原因

  • 一是,這種依戀關係是她所熟悉的模式,她無法離開;
  • 二是,依戀的對象(客體)不完美,同時對依戀對象的情感狀態是矛盾的,一會愛,一會不愛。

另外,在內心中可能還有另外一個聲音,就是覺得自己比較糟糕,配不上更好的人,所以一直在這種狀態裡停滯不前。

當然,沒有人願意去承認這一點,我們更願意認為這是對方的錯,是對方的不好。

分分合合的戀情,其實更多是因為我們是一個矛盾型依戀的人。如果對方在,我們不斷地嫌棄;如果對方離開,我們就會非常焦慮。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都知道,孩子生命中大部分的人際關係都是幼兒時期與父母關係的複製,而我們第一個依戀的對象一般都是媽媽(主要照料者)。

談到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想起了心理學裡著名的“依戀理論”。

其中的一種是,矛盾型依戀。意思是,孩子對媽媽的情感狀態是矛盾的,一會兒積極,一會消極。

到了一個新環境,孩子緊挨著媽媽,幾乎不去探索新的環境。在媽媽離開前,有陌生人進來後,孩子有點焦慮。當媽媽真的離開後,孩子表現出巨大的反抗和憤怒,甚至會大喊大叫。

一旦媽媽回來了,他們對媽媽的態度又是矛盾的,一方面表現渴望跟母親有肢體接觸,但另一方面又會選擇負面消極的情緒來對待:對媽媽又踢又打,往往還伴隨著憤怒的表情或嚎哭。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依戀的對象也會發生變化。特別是進入了親密關係之後,戀人更多的是被我們當成了媽媽的角色。

這麼痛苦,那你為什麼不離開呢?

二、

如果一段關係真的讓人很痛苦,就算是複合N次,也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那為什麼不選擇離開呢?

我一直說,所有的關係,都是雙方“合謀”的結果。如果不願意離開,那一定是我們在這段關係裡獲得了一些東西。

我之前看到一個新聞,一位女性被自己的丈夫長期暴力對待,身邊的朋友都勸她離開,但是幾年過去了,她還是沒有離婚。

我們可以明確的是,這是一種施虐與受虐的關係。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很難理解,都被暴力對待了,為什麼還不離開?

這裡面肯定是有問題的,她不願離開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看,她除了受到傷害以外,是不是在這段關係裡得到了其他好處?

第一方面,熟悉的生存模式和安全需要。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熟悉的生存環境,這種熟悉的生存環境更多指的是童年時期。

當然,童年時期的生存環境會延伸到成年時期。

這種情況類似於,一個孩子在外面受到了驚嚇,他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跑回家,哪怕家裡的爸媽會打罵他、威脅他。

對孩子來說,即使爸媽會讓他覺得很痛苦,但家裡的環境是他唯一熟悉的,能讓自己感覺到安全。爸媽的打罵方式他已經非常清楚了,最多皮肉受點累,不會威脅生命。但如果是逃到外面不熟悉的環境,他會覺得很危險、很可怕,有可能會死。

因此,一個長期被虐待的孩子,長大後,有可能會創造和童年相似的虐待的情境給自己。

這就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小時候被虐待的人,會找一些危險的,有暴力傾向的人做男女朋友了。

因為內心中都有一個生存環境的安全需要。

這麼痛苦,那你為什麼不離開呢?

第二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她得到了非常重要的關注和“回應”。相對來說能抵消她被忽略的那種體驗。

有人說:“打是親,罵是愛。”相比於對方不理我,罵我,指責我,甚至打我,最起碼他是關注到我了。

因為在沒有任何回應的關係裡,我們會感到深深地絕望。

所以,有些人可能一直被撫養者們冷落,很少得到回應,他們不知道怎樣去回應別人。於是他們會給別人製造麻煩,辱罵自己或做一些讓父母憤怒的事情,吸引父母打罵自己。

從這種情況來看,這是受虐者對施虐者的一種“邀請”,他們認為這是產生鏈接的一種方式。

施虐和受虐本身就是一個很深的鏈接,它們是相互的關係。

因為如果一個施虐者沒有一個受虐者的話,施虐者不會存在。受虐者如果沒有施虐者的話,受虐者也不存在。而且施虐者一定是受虐者,受虐者可能也是一個施虐者。


這麼痛苦,那你為什麼不離開呢?

第三方面,她可能會感覺到安全,也可以說是一種“舒適圈”,有點像刻板印象一樣。

比如在她所見到的親密關係都是如此的話,那麼她也會認為親密關係就是如此。

第四方面,最起碼在這樣一段關係裡邊,她可以得到自己的自尊。這裡的自尊指的是:我是一個很好的人。

如果有受害者情結,那她必須要在這段關係裡邊待著,因為只有這樣她才是一個受害者,需要得到大家的同情。

我在參加《和事佬》這個節目時,經常看到夫妻打打鬧鬧,然後說離婚十幾年了,弄到後來他們處理不了,到和事佬的調解現場來調解。

對於這種情況,我經常扮演一個“壞人”,去建議他們分開。然後你會發現建議他們分開的時候,他們又在說為了孩子,或者為了其他的顧慮又不想分開。

身邊的很多人被他們弄得很痛苦,如果你想認真幫助他們的話,你一定會很受挫。

所以,到最後,我會開玩笑說千萬不要把他們兩個人分開,分開了以後,他們會找不到原先這麼合適的人。

第五方面,她在這段關係裡很有“使命感”。

比如說如果她內心無意識中有修正另外一個人的願望,而這種願望很有可能是在小時候沒有完成的,所以現在的她一直在努力,就像小時候她想改變糟糕懦弱的爸爸。

這五個好處,對處在一段痛苦關係中不願意離開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她們的“支撐點”。

只有一方覺得這種痛苦已經痛到不得不改變時,那麼才有可能邁出第一步去改變這種狀況。否則就會一直糾纏下去,沒有盡頭。


這麼痛苦,那你為什麼不離開呢?

三、

最近關於家暴的話題在網上很火,有些女生可能忍受兩三次後,她就開始反抗了。

這是我們一個從順從到反抗的狀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親密關係中,誰痛苦,誰改變。

當改變不了別人時,只能改變自己,選擇離開。

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這一切時,可以藉助外力來改變,比如報警。

假設遇到一些家暴的人,當下的保護是肯定要的,我們也可以儘自己所能去幫助她。

但最後的決定,還是要由他們自己去選擇。

因為,為自己負責,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人生功課。


這麼痛苦,那你為什麼不離開呢?

作者介紹 :胡慎之,知名親子關係專家,向日葵心理創始人,向日葵爸爸。新書《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京東噹噹熱銷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