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2》:是致郁还是治愈?游戏世界中折射出关于人性的思考

反乌托邦下的人性试炼场,在《旁观者2》中感悟挣扎的人生。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用犀利的笔触在《1984》中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人性在强权中被抹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格钳制,正如小说中描写的一样"自由即奴役,战争即和平,无知即力量"。而《旁观者》也创造出了一个类似于《1984》的绝望世界,民众之间相互监督、互相告发,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游戏通过黑色幽默的方式,为玩家展示了一个人性与道德挣扎的黑白世界,深刻的内涵使得《旁观者》成为话题之作。两年之后,续作《旁观者2》更是直击这个反乌托邦社会的核心,通过一位基层公务人员缓缓揭开了隐藏于黑暗中的秘密。

《旁观者2》:是致郁还是治愈?游戏世界中折射出关于人性的思考

活下去,就需要拼命往上爬

《旁观者2》是由Warm Lamp Games制作的一款策略冒险类游戏,在前作中,制作组着重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在旅馆中窥探房客的秘密,抨击了社会当中的阴暗面。然而,在《旁观者2》中,故事层级大幅上升,玩家直接处于统治阶级的核心处,作为一位新晋公务人员,一路过关斩将,向着最顶层的37楼拼搏成为了首要任务。初看之下,努力工作、迎接幸福生活似乎成为了本作想要表达的核心,但在"励志"外衣的包裹下,攀爬权力金字塔的过程充满无数艰辛与血泪,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游走其间,如履薄冰,在夹缝中求生存成为了玩家的真实写照。

《旁观者2》:是致郁还是治愈?游戏世界中折射出关于人性的思考

虽然是《旁观者》的续作,但《旁观者2》与初代作品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它展开了一个全新的故事,一代的主角卡尔被替换,伊凡登场。本作的故事始于伊凡父亲的坠楼身亡,因为存在继承父业的制度,伊凡被统治阶层征用,从而陷入了权力的漩涡。是选择在恶意竞争伸出援手,还是谨小慎微地收集同事把柄进行打压,是触碰光明还是与黑暗同流合污?在《旁观者2》中,玩家将经历一次次挣扎的选择,在这个反乌托邦的世界中,人性与欲望被无限放大,深刻的主题使得本作显得极为沉重,但同时也更具魅力。

《旁观者2》:是致郁还是治愈?游戏世界中折射出关于人性的思考

大道至简,朴素的美术风格很好地衬托出游戏主旨

绝望与挣扎是《旁观者2》中两个重要的关键词,如何才能烘托出来这一氛围? 在本作中,美术团队以黑白两色为基调,创造出了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置身于《旁观者2》,黑白世界的独特设计总能在不经意间展示出"危险"的气息,进出每个场景,都需要通过红外扫描,频繁闪动的红光在黑白世界的衬托下显得十分亮眼,它的出现意味着严密的监控,意味着自由的丧失。穿梭于街道之上的行人,除了衣领与袖口存在着一丝白色,其余部分几乎被黑色所覆盖。他们被剥夺了个性,宛如行尸走肉一般,行走于黑白世界。

《旁观者2》:是致郁还是治愈?游戏世界中折射出关于人性的思考

《旁观者2》并没有运用大量复杂或是华丽的特效,仅仅通过黑白搭配来体现反乌托邦的主题。大道至简,往往最简单的东西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从被黑色脸谱所覆盖的各路行人,到遍布于场景之中的监控器,在黑、白、红的映衬下,整个世界被赋予了一股浓郁的神秘色彩。黑暗是考验人性的温房,《旁观者2》通过简单的色彩配合,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充满绝望的环境,在这里面,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旁观者2》:是致郁还是治愈?游戏世界中折射出关于人性的思考

不变的主题,玩法得到丰富

无论是初代还是续作,"反乌托邦"一直都是游戏的核心思想,一个看似高大上的词汇到底想要表达出什么样的内容?简而言之,反乌托邦反映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在这一社会形态中,人类的精神在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并没有实现自由,反而被关在自己亲手建造的钢筋水泥的牢笼里,阴暗冰冷,气氛压抑成为了反乌托邦作品的特点所在。在主题方面,《旁观者2》延续了前作的内核,思想深度得到了保证;为了进一步优化游戏体验,同时也在玩法上面进行了拓展。

在一代中,玩家所扮演的房东需要监视、收集房客的动向与违规证据,从而触发剧情,推动游戏。在《旁观者2》中,主角伊凡为了还原父亲遇害的真相,需要实现"晋升",只有逐渐接近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在游戏中,玩家一共拥有三次晋升的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将能够体验三种不同阶层的工作。

《旁观者2》:是致郁还是治愈?游戏世界中折射出关于人性的思考

最基层的上访接待员是玩家得到的第一份工作,在听取来访群众的诉求之后,需要将相关的信息填写到表格之中,然后根据不同的内容,将他们带到不同的办公室。在《旁观者2》中存在着一套残酷的生存系统,游戏前期因为身处底层,因而报酬也低得可怜,下班回家之后,桌子上满满的账单让人喘不过气来。在生存压力之上,是选择向灰色交易低头还是坚守本心?在游戏开放性的模式之下,不同的选择将会指向不同的结局,玩家可以肆意地游戏中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也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等价交换"的原则使得《旁观者2》更加贴近现实。

《旁观者2》:是致郁还是治愈?游戏世界中折射出关于人性的思考

残酷的晋升,需要"排除"其他竞争者

残酷的生存条件之下,晋升成为了改善自身环境的重要依靠,而在《旁观者2》中的世界,晋升之路充满了斗争与血泪。在任人唯贤的基本标准之下,一方面需要在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累积声望值;另一方面,需要将其他竞争者驱逐出去,游戏中的晋升机制就像"零和博弈"一样,在严格的竞争下,一方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旁观者2》提供了两种排除竞争者的方案,首先,通过帮助他人来取得信任,最终以"以德服人"的方式让竞争者自愿退出,虽然这一方案看上去十分美好,但是却耗时又费力,最简单的方式则是栽赃与抹黑,通过"背后捅刀子"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晋升。

《旁观者2》:是致郁还是治愈?游戏世界中折射出关于人性的思考

当玩家逐渐掌握晋升方式之后,整个流程也会显得更加顺畅,表上看来,似乎应该做到了运筹帷幄,将整个游戏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却始终无法摆脱整个黑暗的乌托邦世界。回头来看,每次看似高效的决定却充满了自私与冷酷,它预示着玩家逐渐默默接受了腐化,成为了悲剧之下的一枚棋子。幡然醒悟之后,能够深层次地感受到人性的摇摆,对于道德的拷问使得《旁观者2》散发出强大的力量。

《旁观者2》:是致郁还是治愈?游戏世界中折射出关于人性的思考

是致郁还是治愈?游戏世界中折射出人生思考

《旁观者2》为玩家讲述了一个关乎人性的惊悚故事,伊凡本来远离权力的中心,但是在父亲临死前的刻意安排之下,他被迫卷入了风暴当中。对于人性黑暗面的刻画,使得本作充满了致郁的气息,难道人心真的经受不住考验?为了真相,你可以选择同流合污,以残忍的方式淘汰竞争者;但是,面对人性的拷问,你也能够发出不屈的声音,勇敢选择坚守自我,"选择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旁观者2》并不是以致郁为核心,它借助于反乌托邦的舞台,向玩家传达了不屈的精神态度,"当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与魔鬼战斗的人,应当小心不让自己成为魔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