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修真成仙,怪兽变美女,古人编故事的能力一点不亚于现代人

黄帝修真成仙,怪兽变美女,古人编故事的能力一点不亚于现代人

我之前上班公司拍的电影哈哈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老包杂谈。

除了吃不死药之外,想长生就得靠自己努力了,这就是所谓的修真,这修真就不得不提到西王母了。

修真这事情据说是在黄帝升天之后才广泛传播的。

因为好多人都固执地认为黄帝是通过艰苦地修习道术才成仙的。

其实这种说法压根就是错误的,试想,黄帝作为一方天帝,已经是地位顶级尊崇的大神了,根本就用不着去修炼什么劳什子道术。

上古的大神一般都是天生的,因为那时候需要神人来处理人间的事务。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人类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世界了,世上不需要这么多神了,这时候老天爷不再降生神仙了,谁想做神仙自己去苦修吧,所以修炼仙术的法门也就不断涌现。

而宣扬黄帝修习过道术的人一般都是后来道教的那些哥们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做法而已。自从有了道教,修炼的门类可谓五花八门,而通过各种途径的修炼都可以达到成仙的目的,后来的八仙过海或许就能印证这一点。

黄帝修真成仙,怪兽变美女,古人编故事的能力一点不亚于现代人

此是后话,暂且放着,继续看西王母的进步史

想是社会进步了,人类审美眼光提高了,觉得西王母的样貌实在有点看不过眼,所以就索性逼着西王母文明进步了一点点,有老公了。

丑女变美女,再找个好郎君,这很符合我们中国老百姓的一贯思维方式。

西王母也没说不同意,变就变呗,反正我又没吃亏。

话说西王母的这个老公就是东王公。

很有意思,这夫妻二人的名字是完全相对的,西对东,母对公,十分对仗,很是工整。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后人生编硬造出来的,不过东王公确实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

东王公这个名字虽然是生造的,大家可能接受不了,可是一说到东皇太一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吧,威名赫赫的太阳神。

黄帝修真成仙,怪兽变美女,古人编故事的能力一点不亚于现代人

为了屈就西王母,聪明的百姓就把太阳神东皇太一重新包装再上市

这样就显得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是很远了。

按常理推想,太阳神一定是一位英俊伟岸的男子,让这样一位英俊潇洒的大神娶西王母那样一个女人,搁现在还真让人接受不了。可是人家西王母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怎样的我就能进化成怎样的。

其实这么说的话,西王母还是有点不高兴的,因为有些记载说东王公长得也不是很能看,身高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还驮着一头黑熊(估计是他的宠物)。

从这一点来看,这夫妻俩倒是很般配。

东王公住在大荒的东荒山,西王母住在西方的昆仑山,拉个话话见个面面都是很为难的。我们在前文中介绍过昆仑山旁边的铜柱,周围三千里,铜柱上刻有铭文:昆仑铜柱,其高入天,周围如削,肤体美焉。那个巨大的铜柱就是西王母和东王公见面的地方(由于工作忙,又分居两地,每年仅限一次,是不是和牛郎织女故事看起来很像?)

黄帝修真成仙,怪兽变美女,古人编故事的能力一点不亚于现代人

这两人谱摆得大,见面的方式也非同凡响

铜柱顶端住着一只非常巨大的鸟,名字叫希有,光它背上没有毛的一点点地方就宽达一万九千里。希有头朝南,张开翅膀刚好是左西右东。西王母和东王公就在希有的大翅膀底下相会,西王母在西边,东王公在东边。

有时候西王母急不可耐,等不到每年一回的会面时间就登上希有的背。西王母一上去希有就知道她想干啥,很快就能将她送到东王公所在的东方。

希有在西王母和东王公的爱情旅途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见证了他们非同寻常的爱情,同时也做了他们爱情的守护者,所以昆仑山铜柱上也刻着一首赞美希有的诗:有鸟希有,碌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唯会益工。

黄帝修真成仙,怪兽变美女,古人编故事的能力一点不亚于现代人

此时,西王母的手下已经逐渐增多,而且都是女仙,这也就确立了她在仙界女神首领的尊崇地位。

在西王母的地位和形象都变得更加崇高的时候,她参加的各项活动也就越来越多。

比如说和代掌国政的舜进行过会晤,还赠送给了他白环之玦以示友好,帮助帮助大禹治水等。

估计是和东王公离得太远的缘故,西王母又耐不住寂寞,所以就时常来往于中原之地,和许多有名的帝王在一起嬉戏游玩。

周穆王就是西王母找的第一个上档次的对象。

这里说的对象仅仅指的是嬉闹的对象而已。

又和后来的燕昭王、汉武帝等人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黄帝修真成仙,怪兽变美女,古人编故事的能力一点不亚于现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