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這一城市很“委屈”,處川黔咽喉,GDP有望超岳陽,高鐵未通

在中部六省之中,湖南和“沒存在感”幾乎是不掛邊的,恰恰相反,湖南的存在感強得讓人無法拒絕。看個電視吧,有汪涵和何炅;聽個曲兒,又有宋祖英和辣妹子;要不讀書好了,看到曾國藩和湘軍;乾脆出門算了,又有鳳凰古城和橘子洲頭。當遊客終於踏上前往湖南的旅行之路,彷彿能夠聽到當地人帶著“咯、啵、撒”的笑聲。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存在感明顯強於“阿卡林省”的省份,在八縱八橫時代,省域副中心城市卻仍未通上高鐵。

湖南這一城市很“委屈”,處川黔咽喉,GDP有望超岳陽,高鐵未通

高鐵

這座有些“委屈”的城市,位於湖南北部,名叫常德。有些常德朋友發現被點名,可能就要急了,為避免蒙受“瞎編”的不白之冤,筆者決定先聊高鐵。據《2019年全國高鐵里程排名》可知,江西省的高鐵里程為1941公里,湖南的高鐵里程為1892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小時),二者分別排在全國第三和第四。目前,江西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贛州和九江均通了高鐵,但是作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常德卻並沒有。至於通往重慶的“高鐵”,其實是動車,目前可達黔江。

湖南這一城市很“委屈”,處川黔咽喉,GDP有望超岳陽,高鐵未通

武陵區

介紹完了“沒有”,接下來就聊聊“為什麼應該有”,這裡就要引出三個關鍵詞“武陵”、“川黔咽喉”和“GDP”。相信大家都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文章開篇第一句提到的“武陵人捕魚為業”的武陵,便是常德的別稱之一。常德處於沅江的沖積平原,又瀕臨洞庭湖,確實方便捕魚,而且常德還有武陵區和桃源縣。當然,說這些並不是為了爭桃花源之名。只是說作為國際花園城市的常德,如果能夠早些通高鐵,能夠大大促進當地的旅遊業發展。

湖南這一城市很“委屈”,處川黔咽喉,GDP有望超岳陽,高鐵未通

桃源縣

再說“川黔咽喉”,提這四個字的時候,需要加上“史稱”的前綴,以及“雲貴門戶”的收尾。常德處南北來往、東西交流的交通要道,素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建城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從建城之後開始算,先是秦國和楚國爭,一爭就爭了六代秦王。到了西漢,劉邦好不容易佔得常德,想著“止戈為武、高平為陵”,取名武陵。結果名字壓不住位置,一到三國時期東吳和西蜀又爭上了。可是畢竟有“史稱”的前綴,常德已經錯過了京廣線、焦柳線和滬昆線,確實需要一條高鐵。

湖南這一城市很“委屈”,處川黔咽喉,GDP有望超岳陽,高鐵未通

常德

最後,聊聊常德的GDP。根據過往的經驗,湖南省內的三駕馬車,分別是長沙、岳陽和常德。省會長沙就不說了,常德在2019年的GDP為3624億元,在已公佈GDP的湖南城市中暫列第二。而2018年作為第二的岳陽尚未公佈數據,但是岳陽樓區卻在報告指出“2019年岳陽樓區實現GDP700億元,佔全市比重的20%”。這就意味著岳陽的GDP很有可能是3500億左右,低調已久的常德,確實有望重回第二。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如此優秀的城市,筆者祝其早日通高鐵。(李雙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