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歌有嚴格的押韻要求嗎?為什麼?

達達兔DADAtoo


試試回答這個問題:

音韻、節奏、結構是新詩的核心組成部分。一首詩應分是一個有生機的整體,部分與部分相關連,部分對全體有比例的一種東西;正如一個人身的秘密是他的血脈的流通,一首詩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內含的音節的勻整與流動。明白了詩的生命是在他的內在的音節的道理,我們才能領會到詩的真的趣味,不論思想怎樣高尚,情緒怎樣熱烈,你得拿出徹底的音節化(那就是詩化)才可以取得詩的認識,要不然思想自思想,情緒自情緒,都不能說詩。但這原則卻並不在外形上制定某式不是詩,某式才是詩,誰要是拘拘的在行數字句間求字句的整齊,我說他是錯了。行數的長短,字句的整齊或不整齊的決定,全憑你體會到的音節的波動性;這裡先後主從的關係在初學的最應得認清楚,否則就容易陷入一種新近已經流行的謬見,就是誤認字句的整齊(那是外形的)是音節(那是內在的)的擔保。字句的排列有悖於全詩的音節,音節的本身還得起源於真純的詩意,再拿人身作比,一首詩的字句是身體的外形,音節是血脈,“詩感”或原動的詩意是心臟的跳動,有它才有血脈的流動。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新詩音樂美的基本要求是詩的部分與部分相關,部分對整體有比例,全詩的生命是“內含的音樂的勻整與流動。”,二、行數的長短,字句的整齊與否決定於音樂的波動性,因此字句的排列有待於全詩的音節,音節的本身還得起源於真誠的“詩意”,三、詩的情緒,詩的思想必須便之徹底的“音節化”,音節又外化為字句排列的形式。

應看到,這種詩律論同聞一多所說的由字數整齊“這一點表面上的形式,可以證明詩的內在精神——節奏的存在與否”有很大的區別。以徐志摩的詩為例,徐志摩並不像聞一多那樣追求“節的勻整和句的均齊”,而追求詩行的反覆和變化,也不像聞一多那樣追求那樣以音尺的連續反覆進展,擺動,循環成詩節詩篇。

音頓是徐志摩詩律論的核心,它一般是一個詞組,甚至是一個詩行,總之,是在口語、意義和語法上自然停頓的基礎上劃分出來的節奏單元。它同音尺的主要區別在於,第一是連續的數個停頓並不等時,音節數差距較大。第二是意頓劃分由自然口語停頓和意義結構所決定,不呈形式化。第三、意頓往往是通過在對應的位置上的重複出現,而呈現節奏形象,由於意頓不象音尺那樣等時呈形式性,所以,不同的意頓在詩行內或詩行間對應位置的不斷反覆,就使新詩呈現一種自由進展的旋律性。這是勻整性和流動性的統一,也就是徐志摩對新詩格律的基本美學要求,即“音節的勻整與流動”,從而體現情緒的波動性。

下面以徐志摩的《月下雷峰影片》為例,看看如何體現這種詩律論的:

我送你/一個雷峰塔影,

滿天/稠密的黑雲與白雲;

我送你/一個雷峰塔影,

明月/瀉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團團的月彩,/纖纖的波鱗,

假使你我/蕩一支無遮的小艇,

假使你我/創一個完全的夢境!

這詩的第一、三行意頓對稱,三、四行意頓對稱,第五、六行詩內的詩行間意頓對稱,第七、八行意頓對稱。這種詩一般在行內意頓節奏單元排列沒有規律,存在時間不一致,也無法獲得聲音的節奏美感和內在的音樂美感,但在數行對應的情況下,詩的節奏圖形和音樂的波動就呈現出來了。在對此的詩行間體現了音樂的勻整,但從全節或全篇來說,建行和構節形式變化,節奏逐步進展,擺動,循環,呈現流動性,從而構成一種內在和外在統一的旋律。



愛閱讀的Raymond


現代詩沒有嚴格的押韻要求。

所謂吟詩填詞唱曲,古典詩、詞、曲,大都有嚴格的格律要求,音律鏗鏘合韻,既營造某種語言上的氣韻,又便於口頭傳誦,吟唱,熟記。


相對於古典詩的新詩或叫現代詩,在早期還強調押韻,尤其注重音樂性。但在當代,現代詩更加自由了,講究音樂性但不再刻意強調押韻,不屑押韻,甚至有意迴避押韻。


相對於古典詩的現代詩,其實可以看做是對中國傳統詩歌的一次革命。語言方式的不同造成文體形式的不同,從而有了新的表現力。無論從題材、內容、語言、寫作手法,意念思想,哲學美學還是意象境界,現代詩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古典詩的現代意識形態。


其次,現代詩強調語感。所謂語感,好比是語言的心理場。極端地說就是,一首詩中的這個詞,這個短語,這個句子,甚至這首詩的全部,它的語言秩序,詞語排列,分行節奏,意象出場,話語構成,跳躍節奏是不可改變的。這就好比是革命時期地下黨在紙上寫的暗語,用藥水一塗,就顯示出字跡來。語感就好比是這藥水,在玄空中浮現出詩的語言。


現代詩認為詩雖是言傳,卻是適於默讀的,更多的強調語言感覺的意會,認為詩甚至不適於慷慨激昂的朗誦。他們很講究分行分節等詩的特殊處理方式但有時又故意打破常規,不拘泥於押韻甚至不屑於押韻,認為只要詩性詩意詩味在,形式不重要或者說形式應該自然而然,就象高士的不修邊幅,粗頭亂服,不掩國色。甚至認為這也是一種放浪不羈,一種更自由的表達。更有甚者,在不該分行的地方分行,不該打句號的地方打句號,故意造成閱讀障礙,讓讀者放慢閱讀速度,在語言的坎坷中停駐、玩味、感覺、發現。


這些不講格律不講究押韻的現代詩,讓許多固守傳統的人搖頭,甚至斥為“不是詩”,是”分行的散文“。但現代詩只想默守詩歌精神,對形式要求自由,“不羈”,是大多數詩人的選擇。不是人家不會,而是人家有意為之,打破是為了構建,沒什麼好抱怨的。哪有小說只准寫章回體,戲劇只准用戲曲形式,文章都回到文言文的?


你必有所創造,你必有所發現!

.


衹樹林


回答:現代詩沒有押韻的要求,但是我認為應該押韻,押韻的詩讀起來朗朗爽口,有音樂感,句句韻,隔句韻都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