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能力差的往往会成为公司的高管,背后的逻辑一般人看不懂

升职加薪,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迈上人生巅峰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理想。然而,从我们跨出校园那天开始,到我们五、六十岁职业生涯结束,真正能实现这个职业目标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不要说CEO了,就算是高管类都与注定与大多数上班族无缘。毕竟,任何组织的中高层岗位都是十分稀缺的。

周鸿祎:能力差的往往会成为公司的高管,背后的逻辑一般人看不懂

因此,相信不少人都在想一个问题:能够干到高管岗位的人到底有什么特点,普通人是否可以培训学习的方复制这些人的特质,然后也当上管理者呢?其实,这个话题不光是职场人士在关注,不少学者对这个话题也充满兴趣。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在特定组织中人们行为的学科,其试图从“特质”的角度来分析人们走上职场巅峰的路径。


周鸿祎:能力差的往往会成为公司的高管,背后的逻辑一般人看不懂

其中,最为的典型的说法就是具有“魅力型”和“权利型”人格的人更容易当高管。“魅力型人格的人受到组织其他成员的喜爱,可以让团队处于一种很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从而可以维持组织的稳定性”。“权利型人格的人相信层级管理,可以精确配置组织的资源,最终让组织高效产出”。这种理论是否在实践中是否有效,其实是一个谜。在笔者看来看,普通上班族能否走上管理者的道路,除了自身的素质过硬外,心态、价值观、原生家庭背景甚至运气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周鸿祎:能力差的往往会成为公司的高管,背后的逻辑一般人看不懂

然而,被誉为“红衣教主”的互联网名人周鸿祎却表达了另外一个观点:能力差的人往往可以当上高管,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原话是这样说的: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人容易离职,因为他们对公司内部的种种愚蠢行为容忍度不高,而且他们往往更容易找到好工作。而能力差的人不好跳槽,更倾向于留着不走,年头久了,他们就变成中高层了。

周鸿祎:能力差的往往会成为公司的高管,背后的逻辑一般人看不懂

这个观点可谓是惊煞众人。当有人在网上转发这个观点后,网友们纷纷表示吐槽,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说法简直是神逻辑,一般人都看不懂。首先,能力强的人跳槽出去难道一直都是小职员吗?不是说跳槽才是升职加薪的捷径吗?其次,留下来的人年头混得久就能进高管层?这也是不确定的,要知道,现在都是快节奏的公司文化,敖得久但没有战斗力大概率没机会出头,否则就不会有所谓的"中年危机”、“35岁现象”了。

周鸿祎:能力差的往往会成为公司的高管,背后的逻辑一般人看不懂

那么,对于一般上班族,能走上管理层大概率的方法是什么呢?对于年轻的职场人士,笔者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不要太着急谋求“title",抓紧时间学习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笔者在多年的职场实战中发现,真正的高管都是属于有底蕴的人,没有专业知识和能力作为根基,即便给你升职的机会,后面也不一定能把握住。

二、适当关注外部机会。任何组织都存在人才挤压的现象,如果你有知识、有能力、有经验,而且又处于职场的黄金年龄(28-35)之间,而在本组织内却没有合适的机会,那么可以适度关注外部机会,该跳槽还得果断跳槽。

三、忠诚度也很重要。周鸿祎这个观点中,大多环节也经不起推敲,但里面折射出来的一个观点却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对组织要具备忠诚度。特别是在一些讲究资历辈分的传统行业或者国有企业,很多岗位确实是“熬出来”的,如果你没有忠诚度,那么也得不到时间的馈赠。

读者朋友们如何看待升职加薪这个事儿呢?欢迎在留言区和作者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