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求自由只是“叶公好龙”,因为自由的本质是“选择困境”

你追求自由只是“叶公好龙”,因为自由的本质是“选择困境”


人是喜欢逃避自由的动物。当他被禁锢于古老的共同体时,没有选择的自由,自由意志不过是遥远的梦想,然而当他一旦获得自由,却会被自由所累,不能承受自由之轻,在情感上又想依附于共同体,于是从一种“异化”走向了更加隐秘的“异化”。

在《逃避自由》一书中,社会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认为,尽管人们经常口口声声地想要自由,实际上当自由真的来临时,他们却无福消受。

面对各大平台里眼花缭乱的商品、婚恋网站上各式各样的相亲对象,我们真的拥有选择的自由吗?我们真的解决了“选择困难症”吗?

弗洛姆的观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选择与自由的角度。


你追求自由只是“叶公好龙”,因为自由的本质是“选择困境”

在美国心理学家巴瑞•施瓦茨看来,今天的社会大众普遍面临“选择困难症”的困扰。从购物到旅游、从择校到择偶,过多的备选项带来了两个后果:

一是虽然选择的广度变大了,但是选择的自由度并没有相应增加自由度是统计学上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是相互独立、彼此没有相关性和可比性的选项数量。

以婚恋网站为例,看起来它给你提供了很多匹配的约会对象,但这些“备选项”之间的差别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大,无非是高点儿矮点儿、胖点儿瘦点儿、穷点儿富点儿、帅点儿丑点儿而已,正如你去超市买牛奶,面对摆满货架的各种品牌各种配方的牛奶而陷入焦虑无从选择,其实,它们之间的差别也不大;

你追求自由只是“叶公好龙”,因为自由的本质是“选择困境”


二是即使我们进过百般比较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却未必会就此感到满意,我们不仅会继续深陷于纠结挣扎,还会质疑是否还有更好的选择,进而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正是这种选择前游移不定、选择后怀疑后悔的心理,大大降低了我们本该拥有的满足感(幸福感)。

按照“后悔”与“选择”的时间先后,心理学家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称为“预期性后悔”,另一类称为“行动性后悔”。

预期性后悔是指在进行选择之前,由于预判结果不理想而感到后悔;行动性后悔是指在做出选择之后,由于结果不符合预期而产生后悔,它们都是基于与自身心理预期的对比而产生的。简而言之,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你追求自由只是“叶公好龙”,因为自由的本质是“选择困境”

在某种程度上,后悔心理是我们在进行选择时面临的最大困境,我们之所以对选择不满、或者难以进行选择,是因为后悔或者担心自己后悔。一般情况下,作为选择者的我们都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之中,有限的认知会导致选择障碍,进而产生连绵的懊悔。

我们都知道,后悔是“事后诸葛亮”式的聪明,但还是时不时地陷入这种选择困境。一旦产生懊悔的心理,我们通常就会忘了当初选择时的繁杂和纠结,而当下选择造成的不满意,却往往使得我们对于那个未曾实现的选择“笃信不疑”。

于是,我们信誓旦旦,如果上天再给重来一次的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你追求自由只是“叶公好龙”,因为自由的本质是“选择困境”

选择困境”之所以无法解脱,是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依靠自身的经验来对不同的选择做比较。无论在当时还是事后,都是在想象中进行的。一旦做出一个选择,就意味着排除了其余一切可能的选择,而它们所能带来的潜在价值或利益即“机会成本”,则加剧了选择的困难。

在做出选择之后,选择的困境丝毫没有消除,迟早会转化为“反省困境”再度折磨我们。

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对选择困境的这种实质洞若观火:在反省的海洋上,我们无法向任何人呼救,因为每一个救生圈都是辩证的

对于选择困难者来说,无论做出哪种选择,他们都会后悔。出于“厌恶损失”的人类普遍心理,人们往往只会关注自己没有得到的、以及事物“消极”的一面,而不是自己已经得到、事物“积极”的一面。

所以无论怎么进行选择,都会出现后悔或者不满意的结果,永远无法作出所谓“最正确”的选择。

理想主义者就是这样的极端类型。他们希望自己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最正确的选择,这就要在进行选择前穷尽所有或者大部分选项,因而导致在无穷无尽的比较中浪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然而,即便如此,最后的结果也并不一定“最满意”。


你追求自由只是“叶公好龙”,因为自由的本质是“选择困境”


我们的“选择焦虑症”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选择过多、可能导致后悔而引发的。

没有后悔就没有自责,也就没有选择困难、选择焦虑。


你追求自由只是“叶公好龙”,因为自由的本质是“选择困境”

随着商业社会的无限膨胀和消费主义的盛行,人们产生了一种教条主义式的偏见,即选择越多,自由度也越大,人们的福祉也会随之增大。

但是,施瓦茨在《选择的悖论》中对这种普遍存在的观念敲响了警钟:

对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合理存在来说,选择的自主与自由至关重要,而选择本身又对自主与自由至关重要。但是,尽管现代人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有更多的选择,人们却并未因此获得期望中的自主与自由。

施瓦茨进一步认为,选择过多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抵消可能获得的满足感:

当选择的自由被神化,无尽选项的存在似乎成为必然,但是过多的选项会消除其对主体的吸引力,因为对选择对象的逡巡不定抵消了从已作出的选择上获得的愉悦感。

实际上,更多的选择并没有显著增大我们的福祉。

而且,随着互联网向社会生活的全面扩散、深度渗透,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选择困境。网络上的信息传递近乎于“零摩擦力”,导致了两种结果:

第一,太容易获得会让人不加珍惜;

第二,“零摩擦力”大幅降低了在不同选择之间的转换成本。

只需点击几下鼠标或按键,就能拥有在海量的选择之间“自由”切换,这让我们误以为机会真的是无穷无尽的,进而不断质疑自己已经拥有的物品、已经做出的选择的价值,于是人们会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在海量选择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判断。


你追求自由只是“叶公好龙”,因为自由的本质是“选择困境”

根据国内某大型电商平台2019年的统计数据,超过30%的交易是每天晚上十点之后,这个数据同比出现了大幅提升,而且凌晨以后的交易量也显著增加,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选择上牺牲了本应该休息和睡眠的时间。

对于选择的自由及其意义,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也进行了反思。他认为过度宣扬“选择自由”而不注重选择的质量并不可取,我们需要问问自己:

选择自由是否让我们过得更好?是增强还是削弱了我们的自尊?是让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更亲密了还是更疏远了?

人们浪费在选择上的时间更多,这实际上是变相侵害了自由


你追求自由只是“叶公好龙”,因为自由的本质是“选择困境”


在某种意义上,“选择困难症”是人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必然反映,根治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一些方法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减弱它对我们的影响。

畅销书《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表明,明确自己的目标,对于减轻“选择困难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他在研究中发现,人们的满足感主要取决于两点:当自身经历达到顶点时的感受、当这种经历结束时的感受;

目标越清晰、越坚定,越不易受到其它的干扰,越容易保持“顶点感受”并延长这种感受的时间,在此情况下,人们的满足越强烈。

例如,我们要出门买牛奶,如果事先明确买牛奶的目标、不做他想直奔超市的牛奶货架、不关注附近的商品以及优惠广告、拿了所需牛奶直接付款结账离开、也不再关心其它地方的售价高低,在此之下,这瓶牛奶带来的内在满足度是最大的,由此获得的自信也是最高的。

这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选择上,

不要太在意机会成本不要执意最正确的选择,最后,切忌盲目攀比——不论是与别人还是过去的自己。


你追求自由只是“叶公好龙”,因为自由的本质是“选择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