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钓友们怎么越来越“小气”了?等你经历过这些事,你比他更小气

钓鱼人特别喜欢向别人打听哪里有好钓点,每次看到别人渔获还可以都习惯性的问一句“在哪里钓的”。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现在愿意分享钓位的人越来越少了,如果不是关系非常好的钓友一般都不会分享给他们。哪怕分享出来也是千叮万嘱的说不要告诉别人。有时候被你折腾得烦了也会给个不清不楚的定位,详细地点就不肯说了。这样一来就给人一种非常小气的感觉。甚至还有些钓友,在钓鱼的时候鱼护都不给你碰,是不是特别小气?其实人家也是迫不得已,上当上得太多了。

老钓友们怎么越来越“小气”了?等你经历过这些事,你比他更小气

为啥不愿意透露钓点,主要是为了能多钓几天

现在资源越来越少,找个好钓点并不容易,有时候打开地图要研究很久,开车转一整天也不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地方。现在有鱼的位置要么很偏僻,要么很远,要么是刚征收的鱼塘,这都需要大量的功夫才能获得。在资源很匮乏的时候自然格外珍惜,不愿意告诉别人也在情理之中。以前的时候我也很喜欢给人分享钓点,但无一例外地一个钓点根本坚持不了几天。每次分享出去后不到3天水边就人挤人了,然后这里就没鱼了。这样的事情遇到多了,我当然不会轻易的分享出去,这不是小气,而是我也没地方玩。

老钓友们怎么越来越“小气”了?等你经历过这些事,你比他更小气

还有些人一半是钓友,一半是电鱼人,如果能钓得到他就钓,钓不到就电。在车尾箱里长期准备着电鱼设备和钓鱼装备。这种钓友的迷惑性特别强,打听钓点的时候也非常像钓友。可是你一告诉他,当天晚上他就开始电鱼了,等你第二天再去的时候,浮漂和定海神针一样,我想谁也接受不了这种现实吧。可是你又无法辨别谁是电工谁是真正的钓友,干脆谁都不说自己偷偷钓好了。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有些地方比较偏僻,岸边是农田,菜地,自己一个人去钓的时候只需要跟当地村民打个招呼就好。可是分享出来了呢?一个小村庄可以一下子挤进来几十台车子,上百人作钓,岸边的菜地,农田就遭殃了。有次我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时是给村民说了好话才让我去钓的。结果忍不住别人的软磨硬泡给分享出去了,结果人家的菜地踩坏了一大片,村民找我赔钱,结果让我损失了八百多,这算是一个大大的教训。

老钓友们怎么越来越“小气”了?等你经历过这些事,你比他更小气

为啥连鱼护也不让提呢?目的也还是差不多

首先盲目提鱼护很容易惊鱼,导致散窝。如果是夏天还好,鱼儿进窝的速度比较快,只要窝子里没大鱼,提鱼护看看渔获也没啥关系。但是冬天就不一样了,本来发窝速度就慢,打窝后好不容易聚鱼过来,一提鱼护然后再抛下去,这和直接用石头砸窝子没啥区别。鲫鱼胆子又小,这样惊窝了要等好久才会有鱼进窝。而且还有个很奇怪的心理,没经过自己的同意提我的鱼护很容易给人一种心理侵犯效果,觉得别人不尊重自己。

老钓友们怎么越来越“小气”了?等你经历过这些事,你比他更小气

不让别人提鱼护也是为了防止电鱼人,昨天下午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一个大叔跑过来二话不说要看我的鱼护,被我拒绝了。结果他就站在我旁边看我钓,差不多5分钟时间,我钓了3条鲫鱼,然后他转头就走。当时我还挺不好意思的,以为他是去搬钓箱来钓鱼了。结果没来,等我收拾东西回去的时候看到他正在水边电鱼,这下把我给气得够呛。可是这地方又属于被征收的野塘,不属于自然水域(在新工业园内),报警也没意义。没办法,只能这几天尽量多钓几次,等他们电光了就没得玩了。

老钓友们怎么越来越“小气”了?等你经历过这些事,你比他更小气

结束语:虽说天下钓友是一家,但有时候真的没办法,不是别人小气,而是当资源稀缺到某一程度的时候人的思维就会发生变化。一些好的资源只会分享给知根知底的朋友,而不会在群里或者论坛直接公布。所以,当别人不太愿意分享给你钓点的时候你也别太介意,或许他就那一个菜地呢?等你和他熟了,认可你了我想他也会主动和你分享的,现在之所以不对你说不是他小气,而是被伤透了不得不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