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鱼嘴里的鱼钩反映出鱼情的变化,别只知道正口

在钓鱼界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正中鱼嘴上膛才算高手。许多钓鱼大师在视频里都会提到一句话:你看,这是正口吧。正口是作为一名钓鱼人对浮漂动作理解程度的最好检验,也是一名钓鱼人是否真的读懂浮漂信号的最好证明。今天咱们谈一谈中鱼后如何通过鱼钩在鱼嘴里的位置判断出水下鱼情的变化。

正中鱼嘴上膛

如何通过鱼嘴里的鱼钩反映出鱼情的变化,别只知道正口

我们垂钓的鱼种当中大多数鱼是没有牙齿不需要咀嚼,而是直接将食物吸入口中完成吞咽过程。在吸入时反应到浮漂上的信号就是顿口,所以当我们抬竿时牵动子线鱼钩自然朝上方刺去从而钩中鱼嘴正上方。鱼吸入的时间非常短暂大约只有1/4秒,随后鱼会进行下一个动作吞咽或者吐出。我们需要在鱼吸入后的短暂时间内扬竿中鱼,这就是正口的由来。鱼对饵料的接受度决定了鱼吸入时的力道大小,接受度越高吸力也就越大。所以当你中鱼时正口偏多时可以证明:饵料调整的比较合适,抓口动作也相对比较准确。这是衡量一个钓鱼人是否晋级成钓鱼高手最基础的一个表现。

钩中鱼嘴下颚

如何通过鱼嘴里的鱼钩反映出鱼情的变化,别只知道正口

中鱼后如果发现钩中鱼嘴的下颚,这不仅是鱼类觅食习惯的问题也证明我们调的略微钝了。普遍来说野生鱼中获下颚的概率比较多,大多数野生鱼都是撅着屁股吃食这就导致鱼吃完食物扭头走的时候鱼嘴会紧贴水底从而导致鱼钩钩中下嘴唇。我们平时跑鱼的大多数原因都是因为钩中鱼嘴下颚导致鱼钩在鱼摆头时脱落,许多人都会误以为是没钩住其实经过验证鱼钩钩中下颚比钩中唇边更容易跑鱼!

调整办法:此时我们应该将浮漂略微向下推几目,从而钓灵一些让鱼吸入时的信号更加明显一些即可解决这种问题。

钩中鱼嘴边上

如何通过鱼嘴里的鱼钩反映出鱼情的变化,别只知道正口

请原谅我实在找不到一张钩在鱼嘴边上的,只能用一个三本钩凑活用了

如果我们中获鱼后发现鱼钩实在鱼嘴边上,许多人此时都会暗暗庆幸:幸好没跑鱼!大家是不是此时不会想到是不是我们调钓跟抬竿时机上没有把握好呢?下面我分情况给大家说明一下:

(一)当鱼吃饵后发现食物中有异物(鱼钩)会马上吐掉饵料,但恰巧鱼钩会随机钩中鱼嘴导致鱼奋力的吐掉随后扭头逃窜。此时反应到浮漂上的信号则是顿口后上顶随后连续的抖动最后一个大黑漂,这就是证明我们抬竿晚了造成的。

(二)当鱼出现涮口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多半都是一些滑口鱼为了吃饵引诱钓鱼人抬竿的结果但这里有几率会将钩挂到鱼嘴边上造成的。

(涮口:当鱼有意识的吸入饵料的同时进行吐饵动作,引诱钓鱼人抬竿从而可以安全的吃到饵料)

解决办法:先声明一点,我们人类不可能比鱼的涮口快。我们应对滑口鱼的涮口时可以将子线放细同时鱼钩变大,让鱼涮口时误钩中即可。

正中鱼嘴喉部

如何通过鱼嘴里的鱼钩反映出鱼情的变化,别只知道正口

当我们野钓中提竿不及时就会出现鱼钩深入到鱼嘴内部,这是由于鱼吸入后进行吞咽过程造成。这种情况多是因为我们钓的太过于钝引起,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会给我们取钩带来一些麻烦罢了。野钓作钓时大多为了避免小鱼闹漂都会采用钓钝方式,故此我们野外作钓时尽量携带摘钩器不要强行拉拽鱼钩造成对鱼的二次伤害。(每次看到因为鱼钩造成鱼嘴出血,心中总是隐隐作痛。)

正中鱼嘴外嘴唇

如何通过鱼嘴里的鱼钩反映出鱼情的变化,别只知道正口

当我们窝点内聚集大量鱼时会出现抢食显现就会引发鱼钩钩中鱼嘴外部下颚,同时也证明我们调钓时过于灵敏或者看口不准确。很多钓鱼人在此时都不会注意此点,往往锚到几条鱼后发现没有口都是因为被锚的鱼横冲直撞把原本窝点内的鱼冲散了。越是窝点有鱼我们就越要谨慎,防止出现锚鱼现象造成鱼群被惊吓的结果。

总结:钓鱼中鱼钩在鱼嘴的位置是最直观的反应出鱼在水下呈现的情况,不同的情况反映出不同的鱼情千万不要忽视垂钓中的这个小细节。看漂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会养成一种条件反射,故此在这里并不多做解释。不管是下顿、上顶、还是加速下沉等等也不是一句话或者一个视频可以解释清楚的,必定需要我们钓鱼人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我是柯南小饵,一个热爱钓鱼的钓鱼人。我说的能够帮助上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