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最新高中作文素材積累及範文詳解(全是正能量好文!)

@高中生!最新高中作文素材積累及範文詳解(全是正能量好文!)

@高中生!最新高中作文素材積累及範文詳解(全是正能量好文!)


(一)直擊素材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典型素材”和“相關話題”中的兩則材料,請以“隔不斷的關愛”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典型素材】

隔離:防控傳染病最古老最有效的方式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過程中,“隔離”成為了一個熱詞,除了醫院等機構對患者和疑似人員採取隔離措施,大部分人已經形成了旅行歸來在家“自我隔離14天”的共識。

在新華社記者1月28日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專訪中,鍾南山院士也一直在強調隔離的重要性:“10-14天是一個很好的隔離觀察期”,“早發現、早隔離、儘可能減少傳播”。

隔離真的有用?其實,十四世紀的歐洲人就已經發現了隔離在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方面都非常有效。它,是傳染病防控中最古老最有效的方式。

(2020-02-01科學大院)


【相關話題】

隔離的是疫情,不變的是真情

辛識平

在國家衛健委29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吳浩就有關提問回應: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疾病。隔離的是疫情,而不是真情。這番情真意切的話,引發不少人的強烈共鳴。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抗擊疫情,舉國都是一家人。當此非常時期,每一個你我不是孤軍奮戰的個體,而是同舟共濟的“我們”。面對疫情,我們更應守望相助。

疫情發生以來,很多溫暖故事不斷詮釋著這種共識。醫護人員衝在防控疫情第一線,一封封心懷大愛的“請戰書”讓人淚目;許多企業職工放棄休假,加班加點生產口罩、防護服等急需物資;不少企業、個人等紛紛捐款捐物、助力防疫;互聯網上,廣大網民表達了“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的心聲……這些如同寒冬裡的一股股暖流,匯成防控疫情的澎湃力量。

疫情是一面鏡子,折射出國民心態在風雨中的成長。如今,敞開懷抱、幫助同胞成為越來越普遍的自覺和行動。對一些暫時無法回家的武漢人、湖北人,各地紛紛出臺措施,妥善進行安置。一位入住貴陽定點酒店的湖北老人動情地說:“身在異鄉的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這份溫暖,是隔不斷的血脈親情,是血濃於水的同胞深情。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越是疫情嚴峻,越應心手相牽、相互關愛;越是危難關頭,越應安危與共、攜手並進。眾志成城,真情互助,這就是危難關頭的中國本色,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

(2020-01-30新華社)


@高中生!最新高中作文素材積累及範文詳解(全是正能量好文!)

(二)範文導寫

【主題界定】

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關愛他人更是一種幸福。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因為只有你關愛了別人,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才會回報你。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需要永久地傳遞下去,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是一個溫情的社會、一個和諧的社會。人類在長期的交往實踐中,越來越認識到彼此關愛互相幫助的重要性。這種關愛互助不僅有物質上的,也有精神上的;不僅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也存在於人與自然之間……寫這個話題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我們為什麼要關愛互助,或者說關愛互助的作用是什麼;二是我們應該怎樣關愛互助。關愛是一種付出,關愛是一種奉獻,關愛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從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學會理解,學會關愛,學會做人。

【閱讀範文】

讓愛雙向流動

中國有句名言說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可見,報答他人的善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如果接受了幫助卻覺得理所當然,而不懷感激之心,不報答以愛的話,誰還願意提供幫助呢?因此,為了社會和諧發展,請莫傷好人心,讓愛雙向流動。

令人可喜的是,心懷感激之心的人在我們的社會是佔主流的。當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發財致富時,他必定不會忘記自己以往艱苦的日子,這也使他有了傳遞愛意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的願望。我們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數人是願意體會感激的喜悅之情的。當施捨者看到自己幫助的人懂得回報,哪怕不是對自己,而是對社會、他人,他也能看到自己所為的價值,這無疑會讓他產生延續自己善舉的動力。這是愛的付出,是愛的雙向流動,也是愛的獲得,社會也會因此而受益。

也許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會可能受益萬分。還記得2012年夏天北京那場特大暴雨嗎?災情在播報著,而溫情也在上演著。一些從河北農村趕來的群眾幫忙救助災民、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的行為受到了大家的讚揚。殊不知,他們都是當年唐山大地震的獲救者,當年是眾人的無私奉獻讓他們擁有了繼續生存的物資和信心。而現在,不忘回報的他們來幫助另一撥人獲得新生。愛與正能量的流動支撐著社會站立、前進。我們也忘不了那最美麗的鄉村教師——伍玉錫,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這麼多年來從沒落下一節課,從沒少批改過一次作業。因為是社會人士、學生及學生家長的關懷和幫助使他站在講臺邊。這種雙向流動的愛比金子更珍貴、更持久。

當然也存在著愛的“返回鏈”缺失的現象。看看陝西一位任內幫眾多企業融資、卸任後卻慘被企業“拋棄”的局長便可知,單向的愛是多麼痛苦,社會也因此而變得不那麼和諧。

莫讓“雙向的愛”缺失,讓愛傳遞下去!


【導讀評析】

本文的立意境界很高,認為愛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並且是可以流動的,呼籲“讓愛雙向流動”。唐山大地震的獲救者獻愛心、最美鄉村教師伍玉錫等事蹟的引入,很好地支撐了“愛的雙向流動”這一主旨。論據鮮活,富有表現力。作者先從施善者的角度,表達了愛的雙向流動的意義;然後列舉了兩個事例,從受助者的角度表達了愛的流動的價值;接著從反面例子入手,表達了單向的愛的痛苦;最後發出呼籲—莫讓“雙向的愛”缺失,讓愛傳遞。


(三)拓展積累

【名言警句】

我是春蠶,吃了桑葉就要吐絲,哪怕放在鍋裡煮,死了絲還不斷,為了給人間添一點溫暖。

——巴金

愛一個人不要愛到十分,八分就已經足夠了。剩下的兩分,用來愛自己。

——席慕蓉

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愛,因為我有愛。

——白朗寧

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著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泰戈爾

冷漠無情,不是靈魂的癱瘓,就是過早地死亡。

——西塞羅

沒有太陽,花朵不會開放;沒有愛便沒有幸福;沒有婦女也就沒有愛,沒有母親,既不會有詩人,也不會有英雄。

——高爾基

只有驅遣人以高尚的方式相愛的那種愛神才是美,才值得頌揚。

——柏拉圖

我們的生命是天賦的,我們唯有獻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爾

心靈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愛的地方。

——英國諺語

當今的某些父母對孩子愛過了頭。孩子矯揉造作,說這是天真可愛;孩子揮霍浪費,說他將來準能掙大錢;孩子口出狂言,說他胸有大志;孩子要摘月亮,這些父母就可以去找梯子。殊不知,這樣做只會使孩子獨毒驕嬌,自由放任,不懂長幼尊卑,缺乏集體觀念。如此“愛”出來的“小皇帝”,將來只怕是誤己、誤家、誤國的“昏君”!

家長愛孩子本無可非議。但這愛,不應是牢籠,不應是蜜罐,不應是保險箱,而應是孩子放縱時家長嚴厲的目光,孩子懶惰時家長頻頻的叮囑,孩子犯錯時家長諄諄的教誨……因為只有這樣,蛹中的蝴蝶才能飛起,稚氣的少年才能成長;只有這樣,愛才不是一種傷害。

——《愛有時也是一種傷害》

我們應該學會關愛,當別人遇到困惑的時候,希望我們的關懷像流水一樣流進他的心田。我們都曾有美好的童年,也將會有白髮蒼蒼的暮年。難道你希望像幼年時那樣,就算跌倒了,坐在那裡哭哭啼啼也沒人理你嗎?難道你不希望在你白髮蒼蒼、幾乎走不動路的時候,有人扶你過馬路嗎?文明是靠大家共同維護的,不是靠個人完成的。不是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親愛的朋友們,不要吝嗇你的愛。獻出你的一份關愛,讓我們手拉手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我相信,在愛心的世界裡,有你,有我,有他。

——《世界需要關愛》

關愛,有時只是一枚帶著體溫的硬幣。當我們走在大街上,看見衣衫破舊的乞丐,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呢?我們可以從兜裡掏出一枚硬幣。對於我們來說,一枚硬幣算不了什麼,可是對於乞丐來說卻意義重大,可以讓他們吃上一頓飽飯。

關愛,有時只是一份援助。對於受災的人來說,我們可以給他們各種物質上的、精神上的援助,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讓他們也擁有戰勝困難、戰勝災難的勇氣。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當我們關愛別人時,內心也會充滿快樂。其實,我們每個人就像是一杯水,今天給別人一勺,明天又給別人一勺。那麼這水就是活水,是會迴流的,等我們沒水的時候,別人就會來幫助我們解決我們缺水的難題。所以,關愛他人,就是關愛我們自己。

——《關愛他人就是關愛自己》


【人物事例】

★吉林省白山市一位家境貧寒、生前烙煎餅的骨癌媽媽在得知自己患上絕症後,在15個月內與死神賽跑,硬撐著為9歲的兒子織完了他25歲之前所需的所有毛褲。“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2006年9月24日,9歲的張宇唱起這首歌的時候淚流滿面,小張宇的媽媽因患骨癌醫治無效已經離開他7天了。記者採訪過程中,張宇一直撫摸著媽媽留下的按照不同年齡段,大小長短不等的毛褲流淚,喃喃自語:“媽媽,我想你……”張宇一家沒有房子,多年來一直借住在白山市的親戚家,媽媽烙煎餅,爸爸在外打工。2004年7月,張宇的媽媽被醫院確診得了骨癌,手術後喪失勞動能力。得骨癌一事,家裡人一直都瞞著張宇的媽媽。2005年5月,媽媽突然對家人說她要趁著自己還未完全倒下,為家人多準備一些毛褲禦寒。家裡人顧及到她虛弱的身體,才不得不告訴她實情,可得知這一切後,張宇的媽媽更加堅定了為家人織毛褲的想法。此後的每一天,她支撐著編織,直到2006年的8月初,骨癌已發展到晚期,媽媽一動也動不了時,已經為小兒子張宇織完了他25歲之前所需的所有的毛褲。

★朋友告訴我:她的外婆得老年痴呆了。外婆忘了外公,忘了她從小一手帶大的外孫、外孫女們,只記得自己的女兒,每次看到她,臉上都會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有一年國慶節來了遠客。朋友的母親親自下廚招待客人。飯桌上外婆又有了怪異的行為。每當一盤菜上桌,外婆都會警覺地向四周窺探,判斷沒有人在注意她,就在眾目睽睽下夾上一大筷子菜,放在自己的口袋裡。賓主當然是大驚失色,卻又彼此都裝著沒有看見,只有外婆露出歡暢的笑容。上完最後一個菜,朋友的母親才從廚房裡出來,一邊問客人“吃好了沒有”,一邊隨手從盤裡揀些剩菜吃。這時,外婆一下子起來,用力拽女兒的手,把女兒拉到門口,警惕地用身子擋住眾人的視線,然後就在口袋裡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剛才藏在裡面的菜捧了出來,往女兒手裡塞:“毛毛,我特意給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女兒雙手捧著那一堆各種各樣混成一團,被擠壓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頭來,看見母親的笑臉,她突然哭了。當疾病切斷了外婆與世界的所有聯繫,讓她遺忘了生命中的一切關聯,一切親愛的人,而唯一不能割斷的,是母女的血緣。

★林清玄在《關懷的人生》中寫道:我今天走上寫作這條路,經常感念我高中時代的王老師。高中二年級時,我的學業與操行都是劣等,幾乎到了老師都放棄我的地步,多次受處分,被留校察看,趕出學生宿舍,幸好當時我的導師王老師一直沒放棄我。他請我到教師宿舍,吃師母炒的菜。他請假時讓我給同學上國文課,還時常對我說:“我教了50年的書,一眼就看出你是一個會成器的學生。”老師對我好,我不敢辜負他,讓他失望。畢業那天我跑去問他:“為什麼所有的老師都放棄我,你卻對我特別好?”他說:“這個世界,關懷是最有力量的。我當學生時正像你一樣,是被一位真正關心我的老師救起來的。”

★特雷沙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因其一生致力於消除貧困,於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下面是她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的演講詞:我準備以我所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獎金為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建立自己的家園。因為我相信,愛源自於家庭,如果我們能為窮人建立家園,我想愛便會傳播得更廣。而且,我們將通過這種寬容博大的愛帶來和平,使其成為窮人的福音。首先為我們自己家裡的窮人,其次為我們國家、為全世界的窮人。為了做到這一點,姐妹們,我們的生活就必須與禱告緊緊相連,必須同基督結合一體才能互相體諒,共同分享,因為同基督結合一體就意味著互相體諒,共同分享。因為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如此多的苦難存在……當我從街上帶回一個飢腸轆轆的人時,給他一盤米飯,一片面包,我就能使他心滿意足了,我就能驅除他的飢餓。但是,如果一個人露宿街頭,感到不為人所要,不為人所愛,惶恐不安,被社會拋棄——這樣的貧困讓人心痛,如此令人無法忍受……因此,讓我們總是微笑相見,因為微笑就是愛的開端,一旦我們開始彼此自然地相愛,我們就會想著為對方做點什麼了。

★有一次,上海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老師應邀到江蘇省某縣文化館小劇場上示範課,觀眾席上坐著兩三百名前來觀摩的老師。上課時,錢老師突然發現了被藏在側幕後“旁聽”的幾個“差生”,他當即熱情地將他們請到臺中央顯要的位置上來,有的孩子感動得流下眼淚。上第二節課時,錢夢龍老師特意讓一名掛淚出場的女生回答問題,並熱情誇獎她很聰明,該生淚痕未乾的臉上綻開了笑意。

★香港環保先驅溫石麟在回憶自己怎樣走上以保護自然為己任的道路上來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大學預科的生物教授。這位外籍老師是他愛護自然的最初的帶領者。一次,他們去香港海邊做海岸生態考察。那位老師站在退潮的爛泥裡,告訴正在尋找生物樣本的學生們:你們可以取上來觀察,但是,完事後要放回原位,因為他們是屬於這裡的,我們是大自然的觀察者,不應該破壞、擾亂大自然的平衡。這位赤腳站在爛泥裡的教師,一直引導著他的學生尊敬生命、愛護自然。


私信我,領取電子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