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興業銀行理財,被工作人員推銷一款太平人壽保險每年交一萬,共交5年,靠譜嗎?

向前看4128


在大家的印象裡,銀行就是取錢、存錢的地方,再多一些瞭解的話,可能還包括一個貸款功能。可是,隨著幾十年商業銀行、金融市場的發展,銀行不僅僅具備這些功能,可以說其實一個成熟的金融機構,也有理財、基金、黃金、外匯、期貨、國債、保險等等投資、代銷功能。

題主在興業銀行接觸到工作人員向你推銷的一款天平人壽的保險,應該就是銀行的代銷產品了。當然,有幾種可能。一種是太平人壽的工作人員,在興業銀行進行推銷;一種是銀行工作人員代銷;還有一種是有著專門出售保險的經歷,銷售不同的產品,其中介紹的包括了這款產品。

如果是正規的,可以肯定的說是靠譜的,畢竟是太平人壽的保險產品。大型公司的產品的安全性要更強一些。但是,在這裡就需要弄懂幾個問題,一個是題主了不瞭解這款產品?題主對理財的概念是怎樣的?題主的資金流動性是否在認購產品以後能保證?未來是否有違約的可能?

大公司的理財產品,一般都很靠譜,但中間的環節可能並不靠譜。題主在興業銀行被工作人員推銷的一款太平人壽的產品,每年交一萬,一共需要交5年。5年之後呢?是在興業銀行辦理,還是在太平人壽辦理?這一點是需要弄清楚的。

還有,保險是什麼類型的?是區間收益類型還是固定收益類型?是什麼風險等級的理財呢?這些問題,也是要諮詢清楚的。如果是區間收益類型,就要看低檔收益了,要是太低的話,可能到期以後還沒有銀行定期存款高。並且,如果風險等級較高存在本金風險,也是需要注意的。

再就是對自己資金方面的考量了,如果期間可能存在違約,而保險理財一般違約的時候是有類似違約金的損失的,可能不僅僅利息拿不到,還有著本金的損失。這一點也是要考慮清楚。

總的來說,大公司的產品很靠譜,但也是要了解清楚產品的特性以及自己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