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大叔用近20年的寫作經驗教你,提筆之前要有寫作思維

​關於寫作,我走了很多彎路,在沒有看到成果後還放棄了一段時間。要不是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我的產後復出計劃,我想我一定還沉浸在關於寫作的自我否定當中。

疫情居家隔離期間,看著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寫作,避開了疫情對家庭資金流帶來的影響,實現了自己理想的生活,這令我焦慮不堪。


在焦慮的同時,我又反問自己,如果當年也堅持下來呢?也許就會遇到轉機,就會嚐到寫作帶來的甜頭?如果當時就遇到一本像秋葉大叔的《秋葉特訓營 寫作7堂課》(以下簡稱《寫作7堂課》)這樣教寫作的書呢?也許結果會大不相同。

秋葉大叔用近20年的寫作經驗教你,提筆之前要有寫作思維


現在再想想看那些“彎路”,其實也教會我許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條便是:如何選一本對寫作具有指導意義的書。

秋葉大叔的《寫作7堂課》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它旨在教我們如何學會並熟練運用【寫作思維】。

這裡的寫作思維,重在【思維】,思維順暢了,自然而然便有作可寫。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疑惑說,不就是寫作思維嘛!跟千篇一律的寫作套路一樣,公式給你,往裡面填東西就好了!

那你真的知道,寫作前該如何思考嗎?就算是有寫作公式,你知道怎樣準確而又精彩往裡填東西嗎?至少在精讀《寫作7堂課》這本書之前,我所收集學習的那些寫作方法與思路,根本支撐不了我連續一週的輸出,更別說是通過寫作來創建個人品牌這樣的終極目標了。

而這本書,就提供了這種方法,讓我們可以源源不斷的輸出,重要的是在提筆寫作之前,我們得學會寫作思維。

而學習秋葉大叔的寫作思維,正是《寫作7堂課》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穫。

《寫作7堂課》一書中,秋葉大叔總結了7種寫作方法,為我們提供了7種寫作思維,分別是框架思維、複利思維、碎片化思維、聯機思維、結構化思維、清單思維和覆盤思維。

秋葉大叔用近20年的寫作經驗教你,提筆之前要有寫作思維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寫作7堂課》中所體現的這7種思維,分別能解決什麼寫作問題?

①框架思維

《寫作7堂課》中的框架式寫作,就體現了框架思維,這就好比蓋房子之前都會先搭好框架,不同風格的房子,框架結構不同。那在寫某一個領域的文章前,搭好這個領域的知識框架,就十分重要了。知識點都在框架裡,知識點之間的聯繫也體現在框架裡,我們只需用邏輯的將它們串起來。所以框架就是我們一個領域的知識庫,我們可以寫多個領域,育兒也好,個人成長也罷,框架就在那裡,我們隨時可以根據框架來寫一篇文章,這就解決了我們輸出積累的問題。

②複利思維

“複利”一詞在理財中常見,用在寫作上,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寫作7堂課》中的複利式寫作,就是教我們如何運用一篇文章,來獲得最多元化、最持久的回報,而這體現的就是複利思維。秋葉大叔用“一鴨三吃”來打比方,複利思維就非常好理解了。當我們寫作動力不足,想要放棄寫作時,看到一篇文章帶給我們的多元回報,自然而然就能堅持下來了。

秋葉大叔用近20年的寫作經驗教你,提筆之前要有寫作思維

③碎片化思維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牛人”,明明很忙,但是各項工作都不落後。就像秋葉大叔,各種線上線下教學、維護社群,又要在學校講課,還要每天堅持高質量的文章輸出,哪裡就有那麼多的時間?對此,在《寫作7堂課》中,秋葉大叔做了詳細的解答:碎片化寫作,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好碎片時間來寫作。

就連魯迅先生也曾說:“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這就是碎片化思維。在單位時間內輸出更高質量的工作,這就是秋葉大叔的時間管理秘籍。碎片化思維教我們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時間,來增加一天的長度與寬度。

④聯機思維

在這個網絡四通八達的時代,最不缺的是什麼?那就是素材!乾巴巴的素材都堆疊在那裡,我們要學會如何搜索併合理運用。秋葉大叔在《寫作7堂課》中通過聯機式寫作,詳細介紹瞭如何搜索素材和如何利用素材。當我們寫作缺乏各種素材時,開動我們的聯機思維,向網絡尋求幫助吧!

⑤結構化思維

我們小時候學課文,第一步就是看體裁,然後給文章劃結構,我們會說這篇文章是什麼體裁的,是什麼結構的。體裁結構就像是一篇文章的骨架,不同物種的骨架不同,就好比不同體裁的文章結構不同,風格也就不同。《寫作7堂課》中秋葉大叔總結了10種體裁,不同的體裁寫法不同。當我們認識到這個問題,也就是有了結構化思維,再遇到某一個熱點時,心中有了文章的骨架,成文也就容易多了。

⑥清單思維

我們去超市買東西,出門前會列一張清單,上面寫著必須要買的東西。如果忘記列清單,琳琅滿目的商品很容易讓我們忘記要買的必須品。寫文章也一樣,有時候靈感來了,行筆會一發不可收拾,但是有些內容跟主題卻扯不上關係,該不該刪除?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寫作7堂課》中秋葉大叔提到的清單式寫作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當我們不知道自己寫的文章好不好的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檢查清單,將文章與清單逐一核查,不必要的東西要果斷捨棄。

⑦覆盤思維

《寫作7堂課》中的覆盤式寫作,體現的就是覆盤思維。覆盤,就是有意識地對自己的文章加以審查,目的是優化文章。而當我們看到好的文章時,也是需要覆盤的,目的是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通過這樣的不斷自我改進和不斷的取人之長,文章才會越寫越好,這就是覆盤的力量。

秋葉大叔在《寫作7堂課》中說的一句話,讓焦慮且焦躁的我醍醐灌頂:

你要避免一種思維——“比較思維”。看到別人寫作賺了稿費,就認為自己也要寫,怕錯過“風口”。這種不顧自己的積累、時間、精力分配而盲目模仿,是最害人的。


而我最開始寫作的那段時間,恰恰是這樣的思維,以至於寫了好久都沒有成就。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學會這些寫作思維,然後勤勤懇懇、紮紮實實的走下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