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班里学生,我这样来要求他们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好需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尤其是面对一群处在青春叛逆期,学习习惯又比较差的孩子,更得讲究方式方法。如何能够既教育了学生,又达到融洽师生关系的效果,是我一直在探索的方式。通过写日记和适当的检讨,找到一剂塑造学生好习惯的良法。

对于班里学生,我这样来要求他们

写日记和检讨,纯粹是无心插柳。一方面班里学生写作水平差,往往一节课都憋不出一段话,抓耳挠腮之际也让家长和老师头疼。而另一方面,有了日记的束缚,就能达到“吾日三省吾身”的效果,学生对自己每天的言行进行全方位的回顾,督促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除了反省自我,严于律己之外,也给了他们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通过日记,把自己的痛苦和忧伤表达出来,可以反映老师处理不公或者未发现的问题。日记充当了班级管理中解压器和调和剂的作用。

对于班里学生,我这样来要求他们

以前学生在饭后、大课间的时间里无所事事,要么说话违纪,要么发呆玩闹,不能很好的利用时间。布置了任务以后,学生知道有事要做,也抓紧了空闲时间。


在日记这片净土上,敢于说话,乐于说话成为主题。写日记的过程中,学生及时反映了班里和宿舍的各种情况,无论是揭露人际关系中的矛盾,还是反映宿舍违纪捣乱行为,都成为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在认真检查了学生的日记之后,老师的评语也拉近了师生关系。俏皮而不失教育意义的聊天方式,让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隔阂,而是亦师亦友的良性沟通。

对于班里学生,我这样来要求他们

当然,能够坚持长期写日记对学生也是极大的挑战。班里有的学生反映不知道每天要记什么内容,有的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流水账格式,“今天星期几、天气如何、我干了什么事”。在反复教育的同时,老师又引导学生如何写出精彩。比如可以就一件事重点展开,写出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或者写今天的收获,一本书的感悟、某节课的理解;又或者让学生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从一颗树联想到人生,再回溯到当下的学习等。


督促学生坚持写日记的有效方法是进行宣读。通过挑选一些优秀的日记范文,让学生自己在班级进行宣读。在宣读之前会充分与学生沟通,征求学生的意见,如果不愿意将隐私公之于众,我们就不再宣读。反之,则作为优秀文章进行鼓励和宣读。而其他人在听取了优秀范文后,又受到启发和鼓励,进一步推动他们将日记进行到底。

对于班里学生,我这样来要求他们

这其中的典型就是班里吴同学的日记,他是个调皮可爱的男生,尽管时有违纪的小行为,但是他的日记鬼马精灵,跳跃性强,而且时常穿插地理和历史常识,极具幽默特色的语言让全班人都捧腹大笑。激励机制下的学生们,更加努力地自主完成日记,而且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


检讨,其实是日记的一种类型,这是针对班里那些纪律问题较多,而且屡教屡犯,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一味盲目的打压政策只能适得其反,而且有些学生吃软不吃硬。遇到学生违纪,首先告诉要告诉自己冷静下来,压住心中的怒火,切忌意气用事。之后就是听学生讲述事情的原委,让他们自己说出违纪的行为。在充分了解事情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写下来。检讨的内容涵盖事情起因-过程-错误所在-如何改正-自我保证等,尤其是“如何改正”的部分要着重书写。

对于班里学生,我这样来要求他们

而检讨的字数就是对学生的“惩罚”,从初始的500字叠加,依据触犯纪律的程度决定字数。每一次都让学生心有所悸,知道自己犯的错误要承担后果。这里的字数越多,也就意味着犯错的成本越大,下一次再想违纪的时候,就得好好斟酌,不敢轻易再犯。

对于班里学生,我这样来要求他们

反复教育之下,学生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心声,老师也灌输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笔尖传情,沟通师生。老师更了解学生,学生也理解了老师的苦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学生们的纪律问题大有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