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历史上,曾有一种绚烂而缥缈的茶盏,内部斑核密集,如同深夜海边的星空,又似神秘无尽的黑洞。

它们因一场意外偶然诞生于宋代建窑,却未被中国人所重视。后被日本僧人带回去,惊艳全国,他们说在碗中看到了宇宙。

这便是千古奇盏——曜变天目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元明时期,随着国人饮茶习惯改变,建窑没落,手艺失传,这种盏也成为了不可复制的奇迹。

如今世间仅存的三件宋代曜变天目盏,皆藏于日本,被视为国宝级文物目前被公认的,真正可称“曜变”的仅三件,分别藏于日本大德寺龙光院、藤田美术馆、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早被日本文化厅认定为国宝。

据说织田信长(织田氏是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也曾拥有一只极品曜变盏,但随信长一起毁于本能寺之变。

绚烂而缥缈,却也应和了日本的幽玄之美。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在日本,被视为国宝的古物多达上千件,但瓷器只占14件。其中8件来自中国,4件产自宋代建窑。

而最有名的三件,便是有着“碗中宇宙”之称的曜变天目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被称为“天下第一名碗”的是藏于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稻叶天目盏。这般至高无上,因其有三最:最绝代风华、最广被记载,最多辗转名人之手。

日本幕府时代,将军才是真正的掌权者,权位高于天皇。曜变等于是当时的「御用」之物。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它先后见于《玩货名物记》、《君台观左右帐记》等十余本古籍的记载,源流最为明晰。据史料记载,在日本镰仓时代(十二世纪末到十四世纪),到我国浙江省天目山佛寺留学的日本僧侣们,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天目这个名称由此得名。近百年前,一只"曜变天目"曾被拍卖的价格,在当今更谓之天价。这只天价建盏现为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所藏。于1951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

束口,尖唇微外撇,深腹,圈足矮小浅挖、平切,修刀。施黑釉,釉不及底足,口沿微失釉,胫底有釉泪。露胎见旋坯纹,“铁胎”黑褐沉着。内壁及底密布,似宇宙“七曜”。当时此盏从中国远渡重洋到日本后,就被当时非常强盛的日本徳川家族当做代代相传的珍品。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德川家的乳母阿福兢兢业业抚养家中长子德川家光长大成人,还做成了两件大事,为德川家立下了天大的功劳。为了感谢阿福的付出,德川家便将此盏奖给阿福。其后,阿福把它传给了和她有血缘关系的稻叶家的子孙,并取名“稻叶天目”。

一直到1918年,幕府时代已结束,稻叶家历代相传的曜变天目盏不知何原因流到了小野哲郎手里。1924年(大正年间),小野哲郎将此盏送入拍卖行,最终以16.7万日元的价格卖给了三菱社长岩崎家。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大正年间,一日币等于一块大洋,与750毫克黄金等价。

当时的16.7万日元相当于125.25公斤黄金,

价值近3757.5万人民币。

彼时,120日币可以在东京购买一处小别墅。

16.7万日元相当于1500套别墅价格之总和。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瀬戸毅己仿制品


到了近现代,象征着地位和权力的稻叶盏几番辗转,至20世纪初期,三菱集团第四代掌门人岩崎小弥太得到稻叶天目,但他认为这只盏是天下名器,自己不配使用,于是终其一生未用其喝过茶,后将其送入家族设立的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有人说“此盏曾被国际陶艺界公认为“碗中宇宙”、“天下第一名碗”,并誉为陶瓷艺术的珠穆朗玛峰。”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2009年杭州出土的曜变盏碎片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不同于承载了历史血雨与柔情的稻叶盏,另两个分别藏于京都大德寺龙光院大阪藤田美术馆的曜变盏,更为低调,也和禅宗有着更深的关系。

由名僧一休大师主持重建的大德寺,是禅宗文化中心之一,素以茶道闻名。这里坐落的21座塔头,收藏了日本史上诸多珍贵文物和书画,其中的园林、茶室等内也代表了当时建筑的最高水平。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大德寺内景


藏有曜变盏的龙光院便是这21座中的一个,由当时的寺庙住持江月宗玩所建。

江月宗玩出生于富商世家,其父津田宗及、今井宗久和千利休齐名为日本茶道三宗师。自小受茶文化熏陶的宗玩,便把曜变盏视为镇院之宝,作为佛器一直供奉至今。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位于藤田美术馆的曜变盏,则是源自德川家族的一个分支,后被明治时代的实业家藤田传三郎所得,同其它茶道具和佛教艺术品藏于私人美术馆之中。

龙光院盏和藤田盏不似稻叶盏那般夺目,更似星辰点点的夜空,冷澈而静谧。

它们背后没有那些沉重的历史往事,只是默默寄居在世间一隅。人守护着盏,盏凝视着人。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因为曜变盏稀有且宝贵,在日本数年才会展出一次。上一次大型公开的三盏同聚,还是在93年NHK拍摄的纪录片上。而去年三月,日本美秀美术馆难得地策划了为期两个月的“曜变天目与破草鞋”展览,再聚三盏。

有趣的是,名贵如曜变天目盏,却和破烂草鞋联系在了一起。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破草鞋”是出自《联灯会要》的一句禅语,“祖师玄旨,是破草鞋,宁可赤脚,不著最好。”

不同于小弥太的敬畏,龙光院现任住持小堀反复强调着,“曜变天目并非宝物”。

盏与草鞋一样寻常,一样无用,从不被任何人拥有,同时也属于每一个人。

从高贵到寻常,曜变盏又多了些“茶禅一味”的意思。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曜变天目盏之所以称为奇迹,因为它满足了三个苛刻的条件:产于宋代建窑,碗内“点液如星”,能折射七彩的光芒。

最后一点极为难得。

光的折射只会出现在薄膜厚度在0.1毫米下的情况下。若要折射出七种颜色,只有在

0.0001毫米的厚度下才有可能出现。

正因如此,深谙茶道的博物学家能阿弥才会称曜变天目盏是“建盏内无上之品,天下稀有之物”。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建盏的斑纹种类


过去宋人好斗茶,喜用产自建窑的深色茶碗,曜变盏便是建窑匠人在偶然间烧制出来的。据说当时建窑师傅在无意中烧出了这种盏后,知其不可复制,怕被皇帝刁难,就命弟子将其销毁。

不过这般稀有的盏,在当时中国并未受到重视。甚至有人认为曜变盏颜色过于艳丽,是为妖物,不能留。

后来日本僧人来中国求道,请回了数只极品建盏,其中便有惊为“天碗”曜变盏。因其幻象般的绚烂色泽,反而深受崇敬“幽玄之美”的日本人的喜爱,敬为国宝。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宋徽宗《文会图》


到了元明,中国人的饮茶习惯从斗茶变为泡茶,深色的茶盏不再合时宜,建窑就此没落。但在日本,匠人苦心钻研曜变盏的烧制技艺,逐渐脱离出宋代建盏,发展了属于自己的天目派系。

曜变盏诞生于偶然,在中国被忽视,又在日本被视为至高无上之宝。仔细想来,小小一只盏,也承载了禅宗中的万般变化与虚无吧。

曜变天目:全世界仅剩三件半的千古奇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