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棉花蚜蟲病害大,單方面防治效果差,一定要提前入手綜合防治

我國是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作為中國農業中最常見的農作物 ,棉花在農業生產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而今年我國因為新冠疫情,對於棉花的需求急劇增加,雖然我國種植棉花的人不在少數 ,但是如何能讓棉花種植高產呢?小童分享一下棉花高產種植技術要點。

棉花蚜蟲病害大,單方面防治效果差,一定要提前入手綜合防治

一、堅持科學施肥

1、堅持有機肥與無機肥的相結合,需要控制氮肥總量,調整基、追肥比例,前期減少氮肥用量,實行氮肥用量後移,磷鉀肥長期恆量監控,中微量元素因缺補缺,根據不同的播種方式,採用條施、穴施等方式做到基肥深施,施後需要立即覆土再進行播種,覆土深度在6釐米以上,追肥溝施或穴施覆土,覆土深度也需要在6釐米以上,對缺硼的土壤一定要進行補施硼肥。

2、各種肥料的施用量

  • 有機肥施用量:畝/4000公斤左右。
  • 氮磷鉀施用量:

畝/皮棉單產:100公斤以下,畝/氮肥16kg、磷肥7kg、鉀肥12kg。

畝/皮棉單產:100~150公斤,畝/氮肥15kg、磷肥6kg、鉀肥11kg。

畝/皮棉單產:150公斤以上,畝/氮肥14kg、磷肥5.5kg、鉀肥10kg。

  • 硼肥施用量:對缺硼的土壤,畝/基施硼肥1公斤。
  • 施肥比例:

基肥最好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氮、鉀肥總量的30%、磷肥總量的60%。

棉花花鈴期的肥料為畝施有機肥1000公斤,氮、磷、鉀肥總量的20%。

棉花的蓋頂肥為畝施有機肥1000公斤,氮、鉀肥總量的50%和磷肥總量的20%。

3、各階段施肥注意事項

  • 前期棉花幼苗自身吸收養分能力較弱,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適當的施肥。施肥可以每次少施,多次施肥,這樣可以及時為植株補充養分,不容易出現營養過剩的情況。
  • 棉花對肥水有一定的需求,栽種的時候要給它們提供足夠的養分,植株長得更快。可以在土地裡面施撒一些腐熟的農家肥,棉花幼苗能長得更加健壯。
  • 棉花在開花期時需要一定量的硼元素,從而促進花蕾的發育,進而讓花朵授粉之後會更好的坐果,要是植株缺乏硼元素的話,它們授粉的效率就會減少,而且影響坐果率,一定要及時補充硼元素。
棉花蚜蟲病害大,單方面防治效果差,一定要提前入手綜合防治

二、墒情

  • 棉花發生墒情不足,常常是因為棉花發芽時水分不足導致的,一定要在播種後注意土壤的溼度,出現缺水現象需要及時澆水,並且澆水時注意,不能過多或太少,適量最重要。
  • 棉花剛播種時,如果遇到下雨天,雨水排除不暢,會導致田間水分太多,土壤產生板結,影響種子發芽,種植戶需要在雨後進行鬆土,從而防止這種現象發生。
棉花蚜蟲病害大,單方面防治效果差,一定要提前入手綜合防治

三、棉花打頂

1、棉花打頂的時機

  • 棉花有 “凹打早,凸打遲,平頂打心正適時”、“時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時"的說法,棉花的打頂時間正常咋霜前90天左右最好,過早過晚打頂都不利於棉花的增產。
  • 棉花打頂有三個標準:

①棉花植株的頂心與頂部兩葉持平時。

②株高達到60公分。

③結8-12個臺果。

打頂過早的標準是棉株頂心低於頂部1-2展開葉,打頂過晚的標誌是棉株頂心高出頂部兩葉時。

  • 棉花打頂時間還需要根據棉田的實情和天氣進行靈活變更:

長勢差弱、種植密度大、水肥地力差、低溫多雨年份、生育期偏短的品種,需要提前打頂的時間。

長勢強旺、種植密度小、水肥地力好、高溫乾旱年份、生育期偏長的品種,需要適當推遲打頂的時間。

2、確定棉株果枝留量

  • 多留果枝情況說明:

生育期短品種、長勢旺壯、種植密度小、水肥地力高的地塊,可以適當多留幾個果枝。

  • 少留果枝情況說明:

生育期長品種、種植密度大、長勢偏弱、水肥地力低的地塊,可以適當少留幾個果枝。

  • 中下部結鈴多的棉株:上部需要少留些果枝。
  • 中下部結鈴少的棉株,上部需要多留些果枝。
  • 雜交棉結鈴較多,可以比常規棉多留些果枝。
棉花蚜蟲病害大,單方面防治效果差,一定要提前入手綜合防治

3、棉花打頂需要注意的事項

  • 棉花打頂時,要去掉頂部的一葉一心。不同地塊打頂,應當先打長勢弱的棉田,再打長勢強的棉田,同一塊棉田打頂,應當不分大小棵的逐棵進行打頂,不要分批打,也不要漏打。
  • 棉花打頂後需要進行1至2次的控旺,棉株長勢弱、種植密度大、水肥地力差、現蕾集中、開花到頂的棉花,第一次控旺需要在打頂後5至7天,每畝用5克縮節胺兌水30公斤的用量蓋頂噴施, 這樣能夠控制無效花蕾、減少贅芽、塑造好株形、增加後期產量,第二次控旺需要在第一次用藥後的5至7天進行適度重控,每畝可用8至10克縮節胺兌水30公斤噴施,如果棉株長勢太過旺盛,第二次控旺時可以適當再加大用藥量,在打頂7天后每畝可使用15至20克的縮節胺。
  • 棉花打頂後需要根據長勢情況適當的進行追肥,普通棉田每畝可追施三素複合肥7公斤,鹽鹼重的棉田每畝可追施三素複合肥4公斤,另外追肥時需要補施硼肥,每畝用50克硼肥溫水溶化後,兌水50公斤水進行噴施,需要連噴2次,從而達到給棉花補充硼元素,進而提高棉株結鈴數量的增產。

4、打頂之後澆水

  • 棉花打頂後很快就會進入花、蕾、鈴形成的植株生長盛期,這個時期也是整個棉花生育期對於水分需求的高峰期,打頂後需要及時澆足水,澆水時小水澆足,避免一次大量澆水的原則進行,但澆水時,需要根據棉花後期長勢情況適時停止,避免造成棉株後期導致貪青晚熟。
棉花蚜蟲病害大,單方面防治效果差,一定要提前入手綜合防治

四、棉花蚜蟲的防治

1、蚜蟲的主要危害

  • 成蟲、幼蟲吸食葉片或嫩頭汁液,從而干擾棉花正常的新陳代謝,苗期受害時,會造成棉葉捲縮,導致開花結鈴期推遲,蕾鈴期受害時,導致易落蕾。棉蚜會聚集在葉背面,蚜蟲排洩的“蜜露”在葉子上,形成“油光”葉,會阻礙棉花的正常呼吸,並且會誘發黴菌生長,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

2、蚜蟲危害發生因素。

  • 氣候因素:

越冬蟲卵量的多少與母蟲遷移到越冬棉田後的氣候條件有關,棉蚜越冬卵的孵化率與1月份氣溫的高低會有很大關係,如果秋末氣溫下降緩慢,冬季氣溫偏高,寒流頻率偏少,蟲卵的孵化率變高。大雨對棉蚜抑制作用較為明顯,在多雨的年份或者多雨季節不利蟲卵孵化,但時晴時雨的天氣利於蚜蟲進行迅速增殖。

  • 栽培因素:

播種早的棉蚜遷入早,危害重,棉花與麥、油菜、蠶豆等套種時,蚜蟲危害推遲並且症狀較輕。

棉花蚜蟲病害大,單方面防治效果差,一定要提前入手綜合防治

4、主要防治方法

  • 農業防治:

冬、春季剷除田邊、地頭雜草,進行集中處理,主要消滅越冬寄主上的蚜蟲,實行棉麥套種,或棉田中、地邊種植高粱等誘發作物,引誘蚜蟲為害,這樣既可以招引各種天敵較早遷入棉田,又可以用少量的農藥集中防治棉蚜,

但是注意,誘集作物上的棉蚜需要及時治理。

  • 物理防治:

掌握棉蚜遷飛期,在棉蚜遷飛期前在田間設置黃板誘殺成蟲。

  • 生物防治:

需要減少用藥次數,從而能夠有效保護天敵,需要停止大面積多次施用化學農藥,天敵群落就會很快得到從而讓棉田進行恢復,農藥施用少的地區最多三年,施用多的地區最多四年或者五年,就可以使棉蚜能夠得到有效的生態控制。

棉花蚜蟲病害大,單方面防治效果差,一定要提前入手綜合防治

  • 參考防治藥劑

4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劑(低毒)、使用10-15克/畝、噴霧

30%、啶蟲·毒死蜱、水乳劑(中等毒)、使用1000-1500倍、噴霧

8%、阿維·吡蟲啉、懸浮劑(低毒)、使用15-18毫升/畝、噴霧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中等毒)、使用15-20毫升/畝、噴霧

10%、啶蟲脒、微乳劑(低毒)、使用5000-8000倍液、噴霧

20%、烯啶·噻蟲啉、水分散粒劑(低毒)、使用10-20克/畝 、噴霧

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劑(低毒)、使用50-80毫升/畝、噴霧

20%、聯苯·三唑磷、微乳劑(低毒)、使用20-30毫升/畝、噴霧

3.2%、甲維·啶蟲脒 微乳劑(低毒、 使用35-45毫升/畝、噴霧

喜歡三農、種植養殖技術、農村故事的朋友,請關注小童,我會把我瞭解和學習到的知識和事情持續分享給大家,覺得小童說的不對或不詳細的,請下方評論一起探討,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