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最近,日本送来的抗疫物资上频频引经据典——有取自日本国长屋王偈子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取自《诗经·秦风·无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最近的一批物资上的文字则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送柴侍御》中的一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两鄕”,甚至还化用《千字文》中的“同气连枝”写作了一首小诗——“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而“崎岖路,长情在”我虽然没找到出处,但是也很说明对方很用心。

在这里先不讨论民族感情,单从日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很让人震惊。反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育又有多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究!现在的家长更注重的是补数学,补英语,每到六日或者寒暑假就把孩子往数学英语班一扔,要不就是乐器,美术,乒乓球。疫情憋在家里就是在看日本动画片奥特曼,多啦A梦!有几个孩子知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什么意思?

日本的捐赠物资寄语并不说明什么,但是却暴露出我们现在的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忽视。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收视率太低了,我们的孩子还不能从古诗词中体会到优美和爱国主义情怀。欠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壮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情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