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渭南縣的“三線”建設

渭南縣的“三線”建設

講述人:王文超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國際局勢日趨緊張的情況下,為加強戰備,逐步改變我國生產力佈局,中共中央作出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在中西部的13個省、區,進行了一場空前規模的三線建設運動。按照國家三線規劃靠山、分散、隱蔽的選址原則,我們渭南縣成為三線建設的一個重要地區。渭南地區的“三線”建設,廠礦大多分佈在秦嶺北麓一帶和渭北個別縣的山區。

渭南縣的“三線”建設

1965年5月,在陝西省革委會、渭南地區革委會的領導下,大規模的三線建設項目全面鋪開。按照上級制定的“備戰、備荒、為人民”、“爭取時間,積極建設三線戰略後方,防備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指導思想和“在縱深地區建立起一個工農業結合的、為國防和農業服務的、比較完整的戰略後方基地”的總目標,為保證整個建設順利實施,渭南縣革委會及時召開各級幹部會議和各界群眾大會,作出“三線”建設總動員,號召全縣工、農、兵、學、商各界群眾,全力支持國家基本建設。

渭南縣的“三線”建設

在確保國家重點投資項目的基礎上,縣革委會還結合縣情,把戰備與工農業生產相結合,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相結合,制定出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在全縣掀起社會主義建設新高潮。為了認真貫徹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發展國民經濟的總方針,廣大三線建設單位幹部職工在搞好工程項目建設的同時,千方百計抽出時間支援渭南農業生產。

渭南縣的“三線”建設

三線建設時期,國家重點國防項目主要有兩個:

其一是渭南二號信箱。該廠於1967年8月開始籌建,1970年正式投產。建廠初期,工廠產品以軍用導火索和粒狀黑火藥、五六式40毫米火箭彈發射管、85氣缸尾翼式破甲彈、73式100毫米滑膛破甲彈為主。1974年,該廠研製的安全引線填補了國家生產空白。1983年試產的1號、3號大粒黑火藥,1984年1月通過產品技術鑑定,投入批量生產。為新中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出了應有貢獻。

渭南縣的“三線”建設

其二是國家航空通訊網。該網於1967年10月開始籌建,1970年建成投入使用。當年4月26日,成功完成跟蹤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的任務。1975年11月,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等人親自到該基地指導工作,經三天三夜的不懈努力指揮,順利完成了我國第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的在軌飛行和返回遙控任務,實現了中國科技史、軍事史上的一個壯舉。

渭南縣的“三線”建設

另外,民用建設項目很多,主要有兩個:

陝西印刷機械廠是經國家計劃委員會批准建設的重點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1968年動工,於1971年建成投產。1975年該廠測繪試製意大利進口塑料薄膜印刷機成功,其後又生產了塑料薄膜四色凹版印刷機,成為印刷機械領域專業製造廠。1984年以後,公司建成以凹版印刷機、苯胺(柔性)印刷機、凸版印刷機、複合材料設備及凹印版輥等6大類系列產品,產品銷售市場覆蓋除西藏以外的29個省、市、區。

西北林機廠是由國家林業部籌建的項目,總投資450萬元。1966年,林業部抽調部分生產管理、技術骨幹近百人來到渭南展開建廠工作。1972年建成投產。主要產品為:高把油鋸、風力滅火機、迷霧噴霧器、汽油機、挖坑機、草坪修剪機等林機產品。1987年,大興安嶺林場火災發生後,西北林機廠的風力滅火機發揮了重要作用。

渭南縣的“三線”建設

渭南在確保完成國家重點投資任務的同時,還聽從陝西省革委會的指示,組成民兵隊常年支援兄弟地區的大型基本建設。為了完成上級佈置的任務,渭南縣各公社在時間短、任務重的情況下,安排專人負責,抽調數萬名思想好、勞動好、以貧下中農為骨幹的優秀社員隊伍參加援建工作。援建隊伍積極克服困難,打地鋪、挖窯洞,為西韓鐵路、陽關鐵路、襄渝鐵路的接通,為蒲白、澄合、韓城煤礦的按期投產,付出了極大的犧牲。

總之,渭南地區的工、農、商、學、兵,在國家部署渭南“三線建設”的重點國防建設和民用建設項目上,全區各界人士能夠團結一致,以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利益為重,舍小家、顧大家,只要是建設需要,無論是在本區還是外地,渭南人民都是積極響應,義無反顧踴躍參與,為國家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渭南縣的“三線”建設

但是,當時由於出於國防考量,這些工廠的位置都處於偏僻山區內,小而分散,導致企業的後續發展進入瓶頸。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三線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往往無法跟上世界潮流,顯得過時落伍而難有發展。再加上山區時常爆發的山洪等自然災害,企業也往往損失慘重。特別是很多現代化程度極高的尖端技術,深山裡的條件顯然不適合其發展,由於遠離經濟文化中心的城市,布點過於分散,並在相對封閉的狀態下進行開發,所以這些鑲嵌在西部大地上的一個個現代工業基地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功能受到限制。

改革開放後,國內外形勢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根據形勢變化,三線建設也作出了相應調整。一些三線企業陸續遷往咸陽、寶雞等地,而技術密集型企業和軍工科技企業則移往西安等大城市。

渭南縣的“三線”建設

總的來說,三線建設給渭南的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做出了巨大貢獻。渭南的農業生產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工業生產、交通、通訊事業發展較快,科技、文教、衛生、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城鎮建設迅速發展,人民防空事業也得到較快發展。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